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順豐大當家”走上台前,王衛的野心仍在物流之外?

順豐又一個電商項目曝光, 支付寶竟然是主要管道。 順豐對商業版圖的癡迷, 或許來源王衛對順豐未來的危機感。

文/天下網商記者 陶旺波

順豐又一個商業項目曝光。 悄悄運作了快一年的生鮮電商業務“順豐大當家”走上台前, 並披露其去年GMV達到1.54億元。

而在4月6日, 順豐董事長王衛同樣從幕後走向台前, 在順豐順豐控股粘度股東會上回答股東提問, 明確表示在快遞業務之外, 更有興趣發展一些新的業務。

順豐大當家的曝光和王衛的露面, 一方面顯示出資本市場為曾經低調的順豐帶來了變化;另一方面也表明, 順豐擴張商業版圖的野心從未消退。

王衛表示, 在快遞乃至物流行業激烈競爭的格局中, 單純盯著物流並不是出路, 借助物流資源深入到行業中去, 順豐會有更大的空間。

順豐大當家曝光, 支付寶竟是主要管道

據億邦動力網報導,

在最近的一次商家溝通會上, 順豐大當家披露了一些資料, 讓外界一窺順豐這個神秘電商項目的真容。

背靠一個直接觸及到大量消費群的快遞巨頭, 順豐大當家的主要管道竟然是支付寶。

從商品類目上看, 順豐大當家經營的都是生鮮特產。 據順豐方面介紹,

順豐大當家致力於推薦新鮮美食, 通過親赴產地、嚴格甄選和順豐包郵的方式, 保證產品和售後。

順豐大當家隸屬深圳市順豐豐覓科技有限公司, 其官方介紹是順豐速運旗下一個專注做線上水果生鮮的公司, 總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 成立於2016年5月26日, 註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秉承順豐一貫的風格, 順豐大當家在沒有大規模宣傳和推廣的情況下起步, 也沒有公佈具體的營收資料, 但鑒於其剛剛起步和並不算高的GMV, 順豐大當家仍處於虧損之中的概率要更大。

翻看順豐耕耘商業項目的歷史, 順豐大當家可以說是個“晚輩”。

2010年8月, 順豐“E商圈”開始運營;2011年順豐又在深圳佈局便利店業務;2012年6月1日, “順豐優選”正式上線;2014年5月18日,

順豐嘿客正式在全國開業。

不過, 2015年9月, 順豐控股將順豐電商、順豐商業100%股權均以人民幣1元轉讓給大股東明德控股持股76%的順豐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 剝離資產的目的, 是為了避免持續虧損的商業板塊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拖累。

儘管專案屢屢陷入持續虧損、前景不明的困境, 但從順豐嘿客到順豐優選的線下門店, 再從順豐E商圈到順豐大當家的線上電商, 順豐對商業項目可謂癡迷。

屢敗屢戰, 對商業版圖的癡迷可能來自於危機感

王衛對於順豐未來佈局的想法, 或許可以解釋順豐的這種癡迷和執著。

在4月6日的公司股東年會上, 王衛表示, 順豐的目標並不是盯著世界物流老大, 而是今天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好,

要把這些不好的地方去完善, 同時更有興趣去發展一些新的業務。

“我做快遞做了20多年。 我發現很多領域, 很多產業, 進去之後, 還會很有意思。 我們進去之後發現, 其實物流可以幫助這個產業解決很多問題, 再結合我們擁有的科技手段, 就可以馬上幫助他們提升。 我們覺得做這些事情,很有意思。對順豐來講,也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說。

用物流解決產業問題,順豐的實踐已經覆蓋了醫藥、生鮮和零售等多個領域。

順豐早期佈局嘿店專案,就想借助物流終端的佈局,用O2O模式來打開社區商業的龐大市場。在順豐方面看來,便利店是線下零售的突破口,而物流終端可以與便利店結合。但門店選址差、產品定位模糊和體驗不便利等問題,最終導致順豐嘿店敗走麥城。

從快遞到商業,王衛劍走偏鋒的玩法也是基於他對順豐現實的考量。王衛在回應如何應對競爭時表示,順豐在市場細分中的定位跟菜鳥、蘇寧是不一樣的,順豐著力挖掘行業B2B端的深度,並非簡單的從事末端的派送。

這一點在順豐大當家的模式中也可以得到印證。按照順豐官方的介紹,順豐大當家採用的是B2B2C模式,順豐作為上游生產基地與下游B端電商客戶的紐帶,通過為上游生產基地拓寬銷售管道,為下游電商客戶豐富供貨資源,形成“橋樑式”銷售模式。

對於為何採取不同的定位,王衛解釋說,“因為菜鳥它本身強大,後臺擁有阿裡的整個戰略佈局,是定位很清楚,戰略佈局很有殺傷力,我認為沒有必要去跟它面對面的競爭。”

或許是為了避開正面競爭,王衛強調,中國的商業市場很大,要看如何去定位和規避,“我們的未來,是會走到很多行業裡面去,做深很多行業,而不是最後一公里的倉庫配送。”

不論順豐優選和順豐大當家短期內的成果如何,順豐表現了堅定佈局其它商業領域的決心。

從2013年到2015年三季度,順豐的商業板塊虧損了16.06億元,目前還看不出其虧損情況得到了扭轉。尤其是在成功上市之後,資本市場對王衛和他執掌的順豐會有多少耐心呢?

我們覺得做這些事情,很有意思。對順豐來講,也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說。

用物流解決產業問題,順豐的實踐已經覆蓋了醫藥、生鮮和零售等多個領域。

順豐早期佈局嘿店專案,就想借助物流終端的佈局,用O2O模式來打開社區商業的龐大市場。在順豐方面看來,便利店是線下零售的突破口,而物流終端可以與便利店結合。但門店選址差、產品定位模糊和體驗不便利等問題,最終導致順豐嘿店敗走麥城。

從快遞到商業,王衛劍走偏鋒的玩法也是基於他對順豐現實的考量。王衛在回應如何應對競爭時表示,順豐在市場細分中的定位跟菜鳥、蘇寧是不一樣的,順豐著力挖掘行業B2B端的深度,並非簡單的從事末端的派送。

這一點在順豐大當家的模式中也可以得到印證。按照順豐官方的介紹,順豐大當家採用的是B2B2C模式,順豐作為上游生產基地與下游B端電商客戶的紐帶,通過為上游生產基地拓寬銷售管道,為下游電商客戶豐富供貨資源,形成“橋樑式”銷售模式。

對於為何採取不同的定位,王衛解釋說,“因為菜鳥它本身強大,後臺擁有阿裡的整個戰略佈局,是定位很清楚,戰略佈局很有殺傷力,我認為沒有必要去跟它面對面的競爭。”

或許是為了避開正面競爭,王衛強調,中國的商業市場很大,要看如何去定位和規避,“我們的未來,是會走到很多行業裡面去,做深很多行業,而不是最後一公里的倉庫配送。”

不論順豐優選和順豐大當家短期內的成果如何,順豐表現了堅定佈局其它商業領域的決心。

從2013年到2015年三季度,順豐的商業板塊虧損了16.06億元,目前還看不出其虧損情況得到了扭轉。尤其是在成功上市之後,資本市場對王衛和他執掌的順豐會有多少耐心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