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你記得“活點地圖”嗎?利用手機信號,杭州製成了一張經濟地圖

如果你看過《哈利·波特》, 那麼一定記得神奇的“活點地圖”。 在魔法世界裡, 只要打開這張地圖, 就能看到所有人現在在哪裡, 還能看到他們移動的軌跡。 昨天, 杭州也發佈了一張類似的地圖——杭州經濟地圖。

從這張地圖上, 能看到杭州人每天上下班通勤的大致軌跡:早上七點, 一個個小圓點從城市的四面八方逐漸彙集到阿裡巴巴西溪園區、錢江新城和四季青等地,下午五點開始再逐漸散去……比“活點地圖”更神奇的是, 這張地圖上, 還能看到杭州各大商圈的人員流量、年齡分佈;外來旅客的所屬地、在杭州的遊覽軌跡等等。

這張地圖是由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杭州移動及杭州城市大資料運營公司聯合發佈的, 是用移動手機信號資料經過專業分析得來的視覺化結果。 目前暫時只向政府部門開放, 以供決策。

全國首家資料資源開發協會

在杭州成立

正如同移動手機信號可以得知每個人的所在位置、年齡、姓名一樣, 支付寶和銀行一定最瞭解你的消費習慣, 交通部門最瞭解你的違章情況……如果把這些方方面面的資訊資料全部彙集到一起, 對這張地圖進行細化升級, 是不是對這個城市會有更深層次的瞭解與分析, 是不是會更加便民利民?

為了實現政府和企業間的資料互聯互通, 推動杭州市“城市資料大腦”生態體系建設,

昨天, 杭州資料資源開發協會在杭州成立了。

這是全國首家注重資料資源開發的公益性社會組織。 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阿裡雲、華為、新華三、杭州城市大資料運營公司共同發起成立, 目前已有100多家會員單位, 涉及各行各業。 未來, 彙集金融、互聯網、交通等各方面的資料後, 像杭州經濟地圖這樣的成果, 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協會秘書長許峰介紹, 2018年協會將配合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組建杭州“城市資料大腦”多領域專家決策委員會, 籌備和舉辦中國資料資源開發大賽, 並配合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編制和發佈杭州市資料資源白皮書, 組織召開“中國大資料科學家論壇”, 建立國內大資料技術領域內共用共融的專業化交流平臺。

現場同時還舉行了城市大資料運營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和城市大資料運營CityDO(Dity Data Operation)品牌發佈。 簽約儀式上, CityDO分別與杭州銀行、阿裡雲, 中國移動、國家發改委互聯網大資料分析中心、浙江綜合交通大資料中心有限公司、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簽約, 關於金融資料、交通資料等的開發運用, 已經開始進行。

大資料被開發應用

會不會侵犯到我的隱私?

一面在開發, 另一面也伴隨著擔心。 自大資料逐漸被重視利用之後, 不少人也開始擔憂, 這樣會不會侵犯到我的隱私?

杭州資料資源開發協會會長單位, 杭州城市大資料運營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明說, 這點大可放心, 首先, 個人資料的使用需獲得使用者授權才能獲取。

而且, 協會將在政府指導和法律框架之下, 整合資料, 推動資料作為資源運用開發, 讓資料更好地服務社會。

今後城市資料大腦會跟地鐵、醫院一樣

成為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資料未來將取代石油, 成為最重要的基礎性資源。 2014年, 馬雲提出:人類已經從IT(Internet Technology互聯網技術)時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資料技術)時代。

昨天, 杭州大資料資源管理局局長鄭榮新也參加了會議。

什麼是“資料資源”?鄭榮新做了個形象比喻:“‘資料資源’不等同於‘大資料’。 大資料就像圖書館, 無論你使用與否, 它就靜靜地躺在那裡;而資料資源是把‘資料’當成一種資源, 像土地一樣, 開發利用。 ”

資料資源有多大開發價值, 鄭榮新用“顛覆性”來形容:它顛覆了我們想像,

提供了一個認識事物、認識杭州這座城市的全新視角。

今年雙十一剛開始12分18秒, 第一個包裹就送到了位於上海嘉定的買家門口。

為什麼會這麼快?鄭榮新笑著說, 其實早在1個月前, 每個城市大致要買的東西, 已經運抵當地, 雙十一開始後, 要做的只是派件。 天貓怎麼知道誰會買什麼東西?靠的就是大資料分析。 “一個人如果搜索一件物品7次, 那他肯定會買下來。 ”

杭州的生活中心在哪兒?十年前是武林商圈, 輻射範圍500公里, 商場打折, 溫州人都會坐車趕來。 現在通過對移動資料分析, 發現杭州生活圈已分裂為南北兩個, 以天目山路為分界線, 城北城西的居民平常會到城西銀泰、萬達等地購物, 濱江的居民則更多到錢江新城萬象城、來福士、濱江寶龍城市廣場等地, 城北、城西、城南居民已很少到市中心的武林——湖濱商圈來逛街。

目前,杭州正在打造的城市資料大腦,已在交通上試水,取得斐然成績。

在鄭榮新看來,今後,城市資料大腦會跟地鐵、醫院一樣,成為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讓“資料”説明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把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市民良性互動的智慧城市。

譬如,政府決策,以前是問專家學者,也就是所謂的“精英決策”;今後會問資料,資料會告訴我們事情“本貌”,提供解決方案。我們還可以利用資料對方案進行推演,看到決策實施後10年、20年,甚至50年後的發展狀況,驗證當前決策是否合理。

今後,城市每一件物品上都安裝一個感測器,通過物聯網,城市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被感知,並不間斷傳回資料,實現即時監測。煤氣洩漏了,會自動報警,著火了,會自動啟動滅火裝置,火災傷亡事故會大大減少。

城北、城西、城南居民已很少到市中心的武林——湖濱商圈來逛街。

目前,杭州正在打造的城市資料大腦,已在交通上試水,取得斐然成績。

在鄭榮新看來,今後,城市資料大腦會跟地鐵、醫院一樣,成為城市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讓“資料”説明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把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市民良性互動的智慧城市。

譬如,政府決策,以前是問專家學者,也就是所謂的“精英決策”;今後會問資料,資料會告訴我們事情“本貌”,提供解決方案。我們還可以利用資料對方案進行推演,看到決策實施後10年、20年,甚至50年後的發展狀況,驗證當前決策是否合理。

今後,城市每一件物品上都安裝一個感測器,通過物聯網,城市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被感知,並不間斷傳回資料,實現即時監測。煤氣洩漏了,會自動報警,著火了,會自動啟動滅火裝置,火災傷亡事故會大大減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