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高度關注中國075型兩栖攻擊艦,難道是因為西北風級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俄媒稱, 中國造船廠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已開始建造最大型直升機船塢登陸艦, 即兩栖攻擊艦。

據俄羅斯《軍事信使》週報網站4月6日援引香港《南華早報》報導, 中國海軍消息人士稱, 該艦按照075型設計圖建造, 將在2020年入列海軍。 預計, 中國軍方將利用該艦巡邏東海和南海。

報導稱, 中國國防部近幾年積極發展海軍, 鞏固中國在太平洋北部的軍事存在。 在這一計畫的框架內, 中國動工建造新護衛艦和001型航母, 並設計了新的航母。 075型兩栖攻擊艦的建造同樣在該計畫框架內進行。

中國075兩栖攻擊艦

報導稱, 該艦長250米, 寬30米, 排水量為4萬噸, 將成為現有兩栖攻擊艦中最大的型號之一。 它與美國黃蜂級兩栖攻擊艦的規模大致相當(排水量4.05萬噸), 而法國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為2.13萬噸。 075型兩栖攻擊艦可同時搭載30架各種類型的直升機。

075型兩栖攻擊艦的最大航速可達23節。

首艘計畫在2019年下水。 這種級別的軍艦可部分浸水, 以便登陸艇可從塢艙駛出, 將軍人和軍事技術裝備投射到岸上。 新直升機航母的試驗將進行約一年時間。

071型登陸艦

近年來, 在亞太地區, 建造兩栖攻擊艦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

除中國和澳大利亞以外, 美國海軍早在2007年便開始建造新一代的“美國”級兩栖攻擊艦, 計畫用以代替現役的“黃蜂”級和“塔拉瓦”級兩栖攻擊艦;韓國海軍於2005年裝備了首艘國產兩栖攻擊艦“獨島”號;俄羅斯海軍於2007年起與法國協商購買三艘“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 計畫部署於太平洋艦隊, 在法國宣佈拒絕向俄羅斯交付完成建造的“西北風”級後俄羅斯決定自行設計建造兩栖攻擊艦;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在積極謀求從美國引進一艘“塔拉瓦”級兩栖攻擊艦, 此外日本自行建造的“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母艦具備兩栖攻擊艦的部分垂直登陸能力;印度和馬來西亞正在尋求購買兩栖攻擊艦。

從目前披露的資訊來看, 中國的兩栖攻擊艦在規格上要超過“坎培拉”級。

“坎培拉”級艦長221.4米, 滿載排水量25790噸, 型深27.5米, 吃水6米, 最大航速21節, 續航力9000海裡/15節, 最多可同時搭載1000武裝士兵和150輛主戰坦克等車輛。 “坎培拉”級的塢阱具備運送LCAC氣墊登陸艇的能力, 其航空甲板可同時起降6架S-70“黑鷹”級別的直升機, 機庫和甲板最多可共搭載18架直升機。 雖然075型的具體設計細節尚不公開, 但從該艦使用功率為12000千瓦的16PC2-6B柴油機作為輔助動力系統來看, 其噸位應該大於“坎培拉”級達到4.5萬噸左右。 從同樣噸位級別的“黃蜂”級兩栖攻擊艦的性能指標推測, 075型的體積將略大於“坎培拉”級, 其搭載的直升機數量和士兵數量約為“坎培拉”級的1.5倍或更高。 這也就意味著, 在不考慮續航能力的前提下,
075型將具有比“坎培拉”更為優越的作戰能力。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但從航空能力方面來看, 075型恐怕較之“坎培拉”級具有劣勢。 “坎培拉”級在設計上繼承了其設計原型、西班牙海軍“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的設計, 雖然體積和噸位略小, 但保持了源自“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的滑躍甲板、而從其升降機尺寸來看, 該艦的升降機也可以運載中型戰鬥機級別的固定翼飛機。毫無疑問,該艦事實上具有改裝成輕型航母的潛力,若澳大利亞海軍獲得AV-8B或F-35B一類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則很快就可以將該艦發展成准輕型航母(因航速較慢仍然不能具備與輕型航母相同的作戰能力)。而075型雖然可以憑藉更大的尺寸和噸位具備更多的載機數量,然而由於中國沒有國產垂直起降戰鬥機,故075型不會搭載固定翼戰鬥機。不過考慮到戰時075型必然將在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海上特混編隊中執行作戰任務,故這種“缺陷”也並不明顯。

在談到中國國產兩栖攻擊艦時,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軍事專家李傑表示,雖然兩栖攻擊艦相對於航母而言制空能力較差,但因其多用途性和較低的造價,以及出動時帶來的政治敏感度較低,故兩栖攻擊艦可以與航母相互促進,兩者的發展並行不悖。而在兩栖攻擊艦的運用上,這一艦種既可以組成編隊到周邊海域活動,也可以獨立行動執行多種軍事任務以及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從李傑的觀點,不難看出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亞太各國海軍對發展兩栖攻擊艦如此熱衷的原因。而具體到中國海軍而言,由於在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潛在的軍事衝突中,兩栖攻擊艦所能提供的立體登陸能力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兩栖族戰艦艇中的“高標配置”,兩栖攻擊艦這個艦種將有效彌補中國海軍兩栖作戰能力不足的短板。

澳大利亞接收首艘“坎培拉”級兩栖攻擊艦

無論是075型還是“坎培拉”級,都是設計十分出色的兩栖作戰艦艇。兩者在設計上因中澳海軍的不同需求而各有千秋,但在兩栖作戰任務上的能力具有一致性。作為亞太“兩栖攻擊艦熱”的一個縮影,075型和“坎培拉”級將會在各自的體系中大放異彩。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該艦的升降機也可以運載中型戰鬥機級別的固定翼飛機。毫無疑問,該艦事實上具有改裝成輕型航母的潛力,若澳大利亞海軍獲得AV-8B或F-35B一類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則很快就可以將該艦發展成准輕型航母(因航速較慢仍然不能具備與輕型航母相同的作戰能力)。而075型雖然可以憑藉更大的尺寸和噸位具備更多的載機數量,然而由於中國沒有國產垂直起降戰鬥機,故075型不會搭載固定翼戰鬥機。不過考慮到戰時075型必然將在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海上特混編隊中執行作戰任務,故這種“缺陷”也並不明顯。

在談到中國國產兩栖攻擊艦時,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軍事專家李傑表示,雖然兩栖攻擊艦相對於航母而言制空能力較差,但因其多用途性和較低的造價,以及出動時帶來的政治敏感度較低,故兩栖攻擊艦可以與航母相互促進,兩者的發展並行不悖。而在兩栖攻擊艦的運用上,這一艦種既可以組成編隊到周邊海域活動,也可以獨立行動執行多種軍事任務以及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從李傑的觀點,不難看出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亞太各國海軍對發展兩栖攻擊艦如此熱衷的原因。而具體到中國海軍而言,由於在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潛在的軍事衝突中,兩栖攻擊艦所能提供的立體登陸能力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兩栖族戰艦艇中的“高標配置”,兩栖攻擊艦這個艦種將有效彌補中國海軍兩栖作戰能力不足的短板。

澳大利亞接收首艘“坎培拉”級兩栖攻擊艦

無論是075型還是“坎培拉”級,都是設計十分出色的兩栖作戰艦艇。兩者在設計上因中澳海軍的不同需求而各有千秋,但在兩栖作戰任務上的能力具有一致性。作為亞太“兩栖攻擊艦熱”的一個縮影,075型和“坎培拉”級將會在各自的體系中大放異彩。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