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原地區朝天椒春季育苗關鍵技術

中原地區朝天椒春季育苗關鍵技術

朝天椒, 又名小辣椒, 屬茄科多年生半木質性植物, 常作一年生栽培, 因果實簇生於枝端果實朝上長而得名, 是富含營養的佐料食品, 也是食品工業色素添加劑和美容製品的天然原料, 具有健胃、消炎、抗癌、祛寒的功效, 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地處中原地區的河南省清豐縣有“中國辣椒第一縣”、“中國辣椒百強縣”之稱, 年種植面積約在30萬畝, 年產鮮椒10萬t, 幹椒6萬t, 實現產值5.8億元, 是豫北地區最大的朝天椒無公害生產基地, 也是該地區區域性支柱產業。 由於近年來選擇品種不當、育苗技術不過關等問題,

導致產量和效益的下降已成制約朝天椒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根據筆者多年育苗經驗, 現將早春朝天椒育苗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旨在對試驗和生產的順利進行有一定的幫助。

1 確定育苗期

中原地區朝天椒育苗春茬在2月下至3月上旬, 麥茬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 品種選擇

(1)根據市場需求、土壤肥力條件、農民種植習慣等選用優良品種, 如新一代、子彈頭、日本三櫻系列等。

(2)選用的種子純度要高、品質要好。 辣椒是常異交自花授粉作物, 天然雜交率在10%左右, 購賣一次種子可連續使用幾年, 若長期不換種, 不提純復壯, 種子就會退化, 產量也就會大幅下降。 選用優良種子需注意兩個方面:①到正規單位(人)選用原種或經過提純復壯的種子,

並主動索取發票或品質保證卡;②若留種, 應在高產田中, 選擇植株健壯、果實豐滿、品性特徵典型的植株, 單獨收穫、晾曬, 作為下年度用種, 且要與其他品種隔離500 m以上。 所選用種子一定是新種子, 而且顏色亮黃、有光澤、無黴味、種子飽滿、臍部較大, 播種時需做發芽試驗。

3 育苗

健壯的秧苗是高產穩產的基礎和關鍵。 壯苗的標準:苗齡60 d左右, 株高20 cm左右, 展開葉12片以上;苗粗(橫徑)4 mm左右, 節間長1~2 cm;子葉不脫落, 葉片肥厚, 葉色濃綠, 有光澤;根系發達, 無病蟲害。

3.1 苗床準備

定植1畝朝天椒需苗床15 m2, 大蒜茬、油菜茬20 m2, 麥茬25 m2。 選擇背風向陽, 地勢高燥, 排灌條件良好, 2~3年內末種過茄果類蔬菜的的肥沃田塊作苗床。

3.2 苗床建造

苗床做成南北走向, 畦寬1.2~1.3 m, 長10 m, 取出15 cm深的土, 2/3用於配製營養土, 1/3用來在苗床四邊圍成10 cm高的小埂, 用2 m寬的農膜覆蓋, 採用小拱棚育苗方式。

3.3 營養土配製

苗床土由1份充分腐熟的雞糞或豬糞、3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肥沃園土2份, 過篩後混合均勻, 並1 m3苗床土中加入氮磷鉀三元素(各含15%)複合肥2 kg及硼、鋅肥各50 g。 若條件允許, 可將草炭和蛭石按2∶1比例配成基本營養土, 並每1 m3營養土加3 kg雞糞和1.5 kg複合肥。

苗床土要進行徹底消毒, 10~15 cm/m2厚的苗床土摻入50%的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0 g、80%敵百蟲可濕性粉3 g, 以防立枯、炭疽病、地下蟲等。 土肥藥充分拌勻後填回苗床, 攤平踏實。

3.4 種子消毒與浸種催芽

浸種之前先行種子消毒, 常用方法是溫湯浸種催芽法,

即用55℃~60℃溫開水浸泡種子, 不斷攪拌至 35℃~40℃浸 20~30 min。 浸種後將種子放在 28℃~30℃的恒溫箱中進行催芽, 一般約3 d後開始發芽, 當80%的種子“露白”時播種。

3.5 播種

播種前一天或當天, 苗床澆透水, 水滲後覆一層1~2 cm厚的細土, 將種子適量拌點幹細土後均勻撒播於床面, 播種量以每平方米10 g為宜, 然後覆蓋營養土0.5~0.8 cm, 再用噴壺噴一層薄水, 使苗床呈濕潤狀態。

3.6 苗床管理

3.6.1 出苗期(播後至出苗前) 該環節是出苗的關鍵, 應保溫保濕促全苗。 2月份氣溫較低時, 可將單膜覆蓋改為雙膜覆蓋。 上午日出後要及時揭開草苫, 夜間覆蓋草苫。 一般催芽的種子3 d可出苗, 僅浸種的需要7~8 d出苗。 在出苗前, 苗床溫度白天25℃~30℃, 夜間 5℃~20℃, 土溫 15℃~18℃, 70%種子破土時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烤苗, 並覆0.2~0.3 cm細濕土護根。

3.6.2 幼苗期(出土到第三片真葉長出) 該環節應保持較高的溫度, 利於出苗整齊, 即提溫排濕促壯苗。 白天溫度30℃左右, 夜溫18℃~20℃為宜。 當幼苗出齊, 可適當覆土, 填充苗出土時出現的裂縫, 減少澆水, 起到保濕和提高地溫的作用。 待子葉展開後, 為防止幼苗徒長, 要適當降低溫度, 白天降到26℃~28℃, 夜溫保持14℃~16℃, 保證子葉肥大, 生長健壯。 出苗後, 為了防止倒苗, 儘量不要直接澆灌冷水, 濕度不可過大, 夜溫不要過低。 如果發生較多的倒苗還應按藥品說明噴施防猝倒藥物。 幼苗期也可能遭受薊馬、蚜蟲、白粉虱等蟲害, 應該注意定期防治。

3.6.3 成苗期 (4片真葉至移栽) 該環節主要是降溫控濕煉壯苗。 此期宜採用只通風不揭膜、日揭夜蓋、逐漸撤膜相結合的方法, 進行低溫煉苗,使苗子所處溫度和大田相似。4片真葉後,夜間可不堵放風口。定植前7~15 d,每天逐漸加長放風時間,放風口由小到大,逐漸做到日揭夜蓋、晴揭陰覆,定植前5~7 d要全天揭掉薄膜煉苗。定植前10 d一般不澆水,以控為主,促使根系發育。移栽前一天在苗床內澆透水,以便起苗時多帶土,少傷根,澆水前1~2 d用阿克泰1 500~2 500倍液加惡黴靈3 000倍液噴淋苗床,每平萬米苗床澆藥液2~3 kg或用殺菌劑加殺蟲劑噴藥一次,做到帶藥移栽。

4 病蟲害防治

4.1 病害

朝天椒苗期病害主要為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等。主要通過控制育苗的溫度和濕度達到控病的效果。濕度過大,可以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和疫病等,溫度過高可以引起病毒病。發現病害及時採用多菌靈、烯醯嗎啉等灌施。

4.2 蟲害

整個苗期應定期防治蚜蟲、白粉虱、茶黃蟎和薊馬等蟲害。特別觀察新葉,及早發現蟲害。最好每隔10~15 d熏煙防治蚜蟲;如果發生茶黃蟎或薊馬,可採用斑潛淨或阿克泰等藥劑噴灑。定植前必須根據病蟲發生情況進行1次藥劑防治。

進行低溫煉苗,使苗子所處溫度和大田相似。4片真葉後,夜間可不堵放風口。定植前7~15 d,每天逐漸加長放風時間,放風口由小到大,逐漸做到日揭夜蓋、晴揭陰覆,定植前5~7 d要全天揭掉薄膜煉苗。定植前10 d一般不澆水,以控為主,促使根系發育。移栽前一天在苗床內澆透水,以便起苗時多帶土,少傷根,澆水前1~2 d用阿克泰1 500~2 500倍液加惡黴靈3 000倍液噴淋苗床,每平萬米苗床澆藥液2~3 kg或用殺菌劑加殺蟲劑噴藥一次,做到帶藥移栽。

4 病蟲害防治

4.1 病害

朝天椒苗期病害主要為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等。主要通過控制育苗的溫度和濕度達到控病的效果。濕度過大,可以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和疫病等,溫度過高可以引起病毒病。發現病害及時採用多菌靈、烯醯嗎啉等灌施。

4.2 蟲害

整個苗期應定期防治蚜蟲、白粉虱、茶黃蟎和薊馬等蟲害。特別觀察新葉,及早發現蟲害。最好每隔10~15 d熏煙防治蚜蟲;如果發生茶黃蟎或薊馬,可採用斑潛淨或阿克泰等藥劑噴灑。定植前必須根據病蟲發生情況進行1次藥劑防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