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浦江漂死豬,環保帶來的養豬業洗牌,是陣痛還是摧毀?

環保風暴起於2013年黃浦江上漂死豬事件, 在國內外影響巨大, 調查下發現, 浙江地區養殖密度大, 疫情發生導致豬大面積病死, 爆發了病死豬收購的黑色產業鏈, 推動了整個行業政策改變。

2013年11月11日頒佈了《畜禽糞汙治理條件》, 2014年1月1日開始執行, 在浙江開始大面積拆豬場, 全省三分之一產能被拆掉。 2014年出現深度虧損、加上環保拆豬場釋放產能, 2016年中國豬價沖到了天價, 市場缺豬。 之前浙江省存欄接近2000萬頭, 有120萬頭的能繁母豬, 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下降到了30萬能繁母豬, 差了70%。

郭興發是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人, 他的養豬場因為污水排放達不到“五水共治”的要求, 又沒有提檔升級的條件, 在當地美麗生態牧場建設中給關停了。 像他這樣被關停的生豬養殖戶就有370多家。

2016年4月21日, 農業部發佈生豬產業十三五規劃, 對生豬產能重新進行調整, 規劃綜合考慮了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消費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

將全國養殖區域分為重點發展區、約束發展區、潛力增長區、適度發展區, 從此南方水網地帶大拆豬場。 2017年5月, 華北地區開始大拆豬場。

專家提到, 環保風暴影響很大, 對豬週期也產生了影響, 使本不該當時出欄的肥豬被動湧向市場, 影響豬價走勢。 2017年5月份豬價大跌, 與預測相差太大, 就是2017年5月大拆豬場造成。

2018年1月1日起, 環保稅開始實施, 距今只剩三天, 每個污染當量繳納1.2-1.4元的環保稅, 並且將定價權利交給地方。 新的環保稅對生豬存欄500頭以上的徵收, 低於這個規模的沒有言明。 大型規模養豬環保瓶頸非常明顯, 有關網站曾經測算, 環保稅開始徵收後, 存欄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

每頭豬要增加3元錢的成本。

專家提到, 環保已經成為養豬業的准入門檻, 成為推動產業佈局、產業升級、豬週期變化的最重要影響因素。

在環保禁養這個背景之下, 飼料原料漲價迅猛更是給養豬人雪上加霜。 江西省贛州市水東飼料獸藥大市場, 是贛州市最大的經銷商聚集地。

方氏獸藥方老闆介紹, 最開始店家都是在外面國道上兩邊的, 2001年水東市場建成之後就搬進來了。 據悉, 這裡巔峰時期有100多家飼料獸藥經銷商聚集於此, 無比繁榮。 然而, 隨著環保清拆工作的推進, 周邊許多豬場被清退, 經銷商們的經營大受影響, 目前只剩60家左右。

“你看, 市場冷冷清清的。 ”見證過水東市場曾經的繁榮, 此時的方老闆感慨良多。

她表示, 現在豬場拆得多, 而沒拆的養殖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拆, 所以有些養殖戶也不敢進豬苗或擴大規模, 一部分客戶群體流失了, 她們的經營受到一定影響。 而記者在市場裡走訪的時候, 發現老闆們所說的“冷清”依舊車密如織, 當年的盛世可見一斑。

宏星飼料行羅老闆表示, 由於贛州依山傍水, 因此拆遷比較多。 但是由於這裡是贛江的源頭, 為了保護水資源, 豬場清拆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就像無抗養殖一樣, 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人類健康。

健談的羅老闆還表示, 應該關注的是清退的這部分養殖戶該如何安置。 她也相信政府正在研究, 豬場清拆也不會一刀切, 畢竟國內豬肉不可能全靠進口, 種田耕地也不可能全靠化肥,

需要種養結合, 產業升級才能健康發展。 但做什麼都需要有一個過程, 現在的環保清拆使得經銷商和養殖戶生存空間變小了, 但這只是養殖業發展的陣痛期, 一切都會變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