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阜外學院」12月29號(星期五)直播預告

12月29日 週五 12:00--12:40專家嘉賓介紹

夏黎明—武漢同濟醫院

心臟T1mapping技術及應用價值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放射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醫療主任, 同濟醫院名醫, 《放射學實踐》雜誌編輯部主任, 國際心血管磁共振學會中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磁共振成像裝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心胸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磁共振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影像學組委員, 湖北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常委, 《放射學實踐》雜誌常務副主編, 《中華放射學雜誌》、《中華解剖與臨床雜誌》、《臨床放射學雜誌》、《中國CT和MRI雜誌》、《磁共振成像》等編委。 2000年作為訪問學者訪問德國漢堡巴姆貝克。

視頻簡介:

1. CMR的診斷價值:形態、功能、組織特異性。

2. T1mapping技術:縱向馳豫時間定量成像技術, 能夠直接定量心肌組織的T1值, 評估心肌水腫、纖維化、澱樣變、鐵或脂質等成分。

3. 介紹了基於反轉恢復技術的T1mapping技術、基於飽和恢復的T1mapping技術及及不同T1mapping技術優缺點。

4. 闡述了T1mapping測量參數、正常和病理狀態下T1mapping各參數的變化、不同場強下初始T1值與ECV比較、場強對T1mapping的影響、T1值的變化與意義。

5. 病例分享:澱粉樣變性患者心肌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增強前後T1值變化等。

6. 小結:心臟T1技術反映心肌間隙大小、組織成分;不用對比劑反映心肌組織成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T1mapping技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值;精確度有待提高、其技術需要改進、價值需要大量應用評估。

吳連明—上海仁濟醫院

CMR定量成像新技術進展及臨床應用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 目前為國際心臟核磁共振協會中國區委員會青年委員。

他在國內外率先建立multi-echo T2 star技術在前列腺病變的應用及預測腫瘤的侵襲性, 並建立了心臟彌散成像判斷心肌纖維化的技術, 定量判斷心肌纖維化程度, 為各類心肌病的預後判斷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 並5次受邀在歐洲放射學大會(ECR)及北美放射年會(RSNA)發言。 目前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上海市衛計委青年專案、上海交大醫工交叉專案、仁濟醫院臨床培育基金各1項;入選2015年度上海市人才發展基金、上海市衛計委青年醫師培養資助計畫、上海交大“晨星計畫B類及C類基金”及上海交大醫學院優博培育基金等多項人才計畫;分別以第三完成人獲得上海醫學科技進步三等獎及教育部科技二等獎殊榮。
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38篇, 總計IF:120餘分, 並擔任多本醫學影像學領域SCI雜誌審稿專家。

視頻簡介:

1. 介紹了超高解析度T2 mapping成像(心肌水腫壞死、心肌微循環障礙觀察)、T1 mapping成像、ECVmapping成像(心肌細胞外間隙定量)、心肌彌散加權成像。

2. 講述了DWI對超急性心肌缺血的評估價值是否優於其他序列、DWI動態觀察1,3,7心肌梗死後心肌水腫變化、DWI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顯示價值、DWI對MVO及心內出血的顯示價值。

3. 講解了運用IVIM模型的多b值DWI圖像的ADC計算:IVIM(體素不相干運動)模型將DWI信號隨b值變化曲線擬合為雙指數衰減形式;在低b值時, DWI圖像信號主要來自快速彌散運動;b值高時, 則為較慢的彌散運動。

4. 闡述了DWI在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纖維化評估: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壓心肌病、系統性心肌病。

ADC可一定程度上替代T1map及ECV評估HCM患者心肌纖維化情況;HCM LGE+患者心肌纖維化損害明顯高於HCM LGE-患者。 ADC可一定程度上替代T1mapping及LGE評估SLE患者心肌損害的情況;ADC能夠潛在顯示T1mapping及LGE不能顯示的病灶, 炎症?早期纖維化?

觀看方式:

APP:

各大應用商店搜索“24小時醫學”APP進行下載。

PC:

阜外學院官方網址://fuwaihospital.24hmb.com/

24小時醫學官方網址://meetlive.24hmb.com/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 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 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 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