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新研究成果!告訴你為啥琥珀和蜜蠟有透明和不透明之分?

琥珀是上千萬年前樹脂的化石, 同為樹脂, 經過石化的過程, 呢麼為什麼會有透明和不透明之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今天要講的內容。 這次要說的知識點就是為標題的疑問提供一種可能性很大的解答。 為什麼說是可能性很大的解答而不是最終答案呢?原因是基於現象的研究, 無法準確的推斷出具體的成因。 要解開蜜蠟相關的疑問, 還有待相關人士更深入的研究。

我們具體來看下中國地質大學幾位權威專家新發表的研究報告——運用現代測試技術和數理統計知識來定量分析蜜蠟中氣泡與品質的關係,

報告內容我後面會詳細展開。 因為文章內容有講到蜜蠟品質, 我想有必要回顧一下蜜蠟的價值分級標準。

這套標準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顏色, 密度, 純度來評判蜜蠟的價值高低, 每個方面又分三個等級:1星級、或2星級和或3星級, 1星級價值最低為低等級, 2星級價值比較高為中等級, 3星價值最高為高等級。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個研究報告《運用現代測試技術和數理統計知識來定量分析蜜蠟中氣泡與品質的關係》的內容。

一、研究樣品選擇

該研究分別選取了6塊透明度和質地細膩程度不一的樣品, 均為來自波羅的海的天然蜜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號金絞蜜樣品, 整體結構均勻但透明程度從透明到不透明過渡, 可以很好地用於觀察氣泡與透明度之間的關係;

另外6號樣品結構細膩不透明, 品質近於目前在市場上的克價很高的“瓷白蜜蠟”, 也屬於重點研究物件。

二、觀察氣泡

由於蜜蠟內部氣泡非常小, 絕大部分達到肉眼不可見的程度, 在研究中幾位元專家採用了掃描電子顯微鏡將蜜蠟樣品放大到800倍,

以便統計和分析其中氣泡的特徵。

a.透明區域;

b.透明-半透明區域;

c.微透明區域;

d.不透明白色流紋區域。

三、資料統計

專家們對蜜蠟樣品的掃描電鏡圖像上氣泡直徑和單位面積數量進行測量和統計,

發現其中一些有趣的現象。

蜜蠟樣品中氣泡直徑為微米級(1毫米=1000微米), 多數在0.1至15微米之間。 金絞蜜、白花蜜樣品中每平方毫米內氣泡總數可達五千多個, 而質地細膩的白蜜樣品中每平方毫米內氣泡總數可達977萬個。

a.白色不透明流紋與周圍微透明區域清楚的界線;

b.白色流紋區的氣泡特徵。

為了將結果定量化, 使用氣泡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來表徵氣泡的密集程度。 可以得到:

當氣泡面積比例小於5%時, 琥珀呈透明-半透明;

當氣泡面積比例為5~13%時, 琥珀呈微透明;

當氣泡面積比例超過23%, 琥珀呈不透明;

結構細膩的瓷白狀蜜蠟樣品中氣泡面積比例可達48%。

友情提示:這裡的面積比是指在800倍電鏡下氣泡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

而非肉眼條件下看到的。

四、研究結論

1、氣泡密集程度與蜜蠟不透明度之間呈正相關關係, 即氣泡的數量越多, 直徑越大, 蜜蠟越不透明, 可以將其作為蜜蠟定量評價體系的一項重要因素。 但氣泡越大, 蜜蠟的質地卻越顯粗糙。 因此高品質蜜蠟必須同時具備氣泡密集、直徑小這兩個條件, 如“瓷白蜜蠟”。

2、依據蜜蠟中氣泡的形態、大小、分佈等特徵認為,氣泡的形成與琥珀自身攜帶的萜烯類、琥珀酸等其它揮發份有關。賦存在樹脂中的揮發成分隨樹脂一起被掩埋在地下,致使結構中氣泡的形態和分佈隨溫度、壓力、圍岩類型等地質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小編私語:波羅的海地區進入第三紀以來其地質條件複雜多變,被掩埋的樹脂化石隨著地質作用時間的增加,揮發成分趨於不斷逸逃,但當琥珀處於一個壓力較大並且是一個圈閉的地質環境下,如賦存波羅的海琥珀的圍岩主要為藍泥層時,氣泡就被封存在琥珀體內而形成蜜蠟,並且趨於向直徑更小、數量更多的方向演變。

2、依據蜜蠟中氣泡的形態、大小、分佈等特徵認為,氣泡的形成與琥珀自身攜帶的萜烯類、琥珀酸等其它揮發份有關。賦存在樹脂中的揮發成分隨樹脂一起被掩埋在地下,致使結構中氣泡的形態和分佈隨溫度、壓力、圍岩類型等地質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小編私語:波羅的海地區進入第三紀以來其地質條件複雜多變,被掩埋的樹脂化石隨著地質作用時間的增加,揮發成分趨於不斷逸逃,但當琥珀處於一個壓力較大並且是一個圈閉的地質環境下,如賦存波羅的海琥珀的圍岩主要為藍泥層時,氣泡就被封存在琥珀體內而形成蜜蠟,並且趨於向直徑更小、數量更多的方向演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