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全市首家區域醫療聯盟成立

簽約儀式現場

婁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有才、漣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童春秀為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盟、漣源市北部醫共體揭牌

婁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有才出席活動並宣佈醫療聯盟、醫共體正式啟動

婁底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羅琳發表講話

婁底新新網訊 12月26日,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盟”暨漣源市“北部醫共體”成立簽約儀式在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舉行。 由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牽頭, 聯合“漣源市北部區域醫療共同體”漣源市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七星街鎮中心衛生院、渡頭塘鎮衛生院、橋頭河礦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的婁底首家區域醫療聯盟正式成立, 標誌著我市又一項重要醫改措施落地。 婁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有才出席活動並宣佈醫療聯盟、醫共體正式啟動, 婁底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寶忠主持儀式, 婁底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羅琳,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范自力, 漣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童春秀,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醫療聯盟理事長易軍波, 漣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陽煌輝, 漣源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曠慶賢等領導出席活動。

據瞭解, 今年6月, 由婁底市衛生計生委組織協助, 漣源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積極籌畫牽頭, 成立了以“責任共擔、資源分享、共同發展”為宗旨的“漣源市北部區域醫療共同體”, 通過整合、優化、提升, 達到小病不出鄉, 大病不出市的目標, 打造人民群眾滿意、政府放心的區域性共同體。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此次醫療聯盟的牽頭單位, 積極回應健康中國的偉大號召, 牽手“漣源市北部區域醫療共同體”的兄弟醫院整合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以傳、幫、帶方式, 全面提高基層醫院專業技術人員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醫療聯盟簽訂總體框架協定, 並以《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漣源市北部醫共體醫療聯盟雙向轉診工作方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漣源市北部醫共體醫療聯盟遠端診療平臺建設方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漣源市北部醫共體醫療聯盟人才共用方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漣源市北部醫共體醫療聯盟應急救援快速通道建設方案》四個子方案為具體落實措施, 建立以雙向轉診為脊樑, 以遠端診療為紐帶, 以人才共用為支撐, 以應急救援為特色的既聯體又連心的醫聯體模式, 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

羅琳在儀式中強調,醫聯體建設是形成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優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轉變服務模式的重要推力、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基礎,各合作方要秉承“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的原則,從章程制定、對口幫扶、共建科室、遠端協作等方面實現醫療機構“聯體”、資訊平臺“聯通”、服務資源“聯網”,打造成“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著力建立三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1+1+1師徒幫帶機制,加強基層全科醫生的配備、培訓工作,探索實行醫保基金總額預付制,將醫保基金從“醫院收入”變成“醫院成本”;對上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做到病人不動專家動,實現患者“少付費、少跑路”的目標,對下聯鄉村,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橫向搞協作,提高醫聯體內就診率。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范自力發表講話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范自力表示,此次聯盟是讓“國家隊”醫院通過醫聯體、醫共體,讓基層普通百姓,能夠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的醫療技術服務,減輕痛苦,減少負擔,是“讓資訊跑、智慧跑、醫生少跑、病人不跑”的“共用名稱醫”服務新模式的最好體現。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醫療聯盟理事長易軍波與漣源市北部醫共體理事長、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斌簽訂協定

漣源市北部醫共體成員單位:漣源市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七星街鎮中心衛生院、渡頭塘鎮衛生院、橋頭河礦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協定。

簽約儀式上,漣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童春秀代表漣源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致歡迎辭,婁底市第一民醫院院長、醫療聯盟理事長易軍波彙報了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盟籌建情況;漣源市北部醫共體理事長、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斌彙報漣源市北部醫共體籌建情況。

簽約儀式當天,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派出了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急診科、B超室、放射科等9位專家,來到橋頭河中心衛生院開展義診。早上8點開始,從查房、門診坐診到B超室與放射科協助檢查,專家們事無巨細,耐心地給每位看病群眾答疑解惑,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家三級綜合醫院專家優質服務;下午專家們組織該院醫生進行醫療知識授課,將各自豐富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基層醫療工作者,全面促進全市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羅琳在儀式中強調,醫聯體建設是形成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優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轉變服務模式的重要推力、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基礎,各合作方要秉承“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的原則,從章程制定、對口幫扶、共建科室、遠端協作等方面實現醫療機構“聯體”、資訊平臺“聯通”、服務資源“聯網”,打造成“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著力建立三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1+1+1師徒幫帶機制,加強基層全科醫生的配備、培訓工作,探索實行醫保基金總額預付制,將醫保基金從“醫院收入”變成“醫院成本”;對上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做到病人不動專家動,實現患者“少付費、少跑路”的目標,對下聯鄉村,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橫向搞協作,提高醫聯體內就診率。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范自力發表講話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院長范自力表示,此次聯盟是讓“國家隊”醫院通過醫聯體、醫共體,讓基層普通百姓,能夠真真切切地享受到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的醫療技術服務,減輕痛苦,減少負擔,是“讓資訊跑、智慧跑、醫生少跑、病人不跑”的“共用名稱醫”服務新模式的最好體現。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醫療聯盟理事長易軍波與漣源市北部醫共體理事長、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斌簽訂協定

漣源市北部醫共體成員單位:漣源市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七星街鎮中心衛生院、渡頭塘鎮衛生院、橋頭河礦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協定。

簽約儀式上,漣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童春秀代表漣源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致歡迎辭,婁底市第一民醫院院長、醫療聯盟理事長易軍波彙報了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盟籌建情況;漣源市北部醫共體理事長、橋頭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斌彙報漣源市北部醫共體籌建情況。

簽約儀式當天,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派出了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急診科、B超室、放射科等9位專家,來到橋頭河中心衛生院開展義診。早上8點開始,從查房、門診坐診到B超室與放射科協助檢查,專家們事無巨細,耐心地給每位看病群眾答疑解惑,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家三級綜合醫院專家優質服務;下午專家們組織該院醫生進行醫療知識授課,將各自豐富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基層醫療工作者,全面促進全市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