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女母子一場,總要彼此牽掛

臺灣作家龍應台在《目送》裡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

龍應台的這段話引起無數家長的共鳴, 所以, 現在很流行一句話:“父女母子一場, 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 ”

是的, 做父母的用心血養育兒女長大成人, 孩子成年後必將脫離父母成為獨立的個體。 即使他們沒有遠走高飛, 他們在精神和生活上也該脫離父母的庇護,

獨自去承擔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

(孩子第一天上小學和孩子第一天上大學時, 母子的不同態度寫照)

做父母的, 也要學會放手, 不要對孩子的升學、工作、擇偶、生子, 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起居飲食過度“關心”, 因為這樣的話, 孩子要麼會被父母養成沒有獨立意識和能力的“巨嬰”,

要麼對父母的“關愛”產生逆反, 對父母避之唯恐不及。

不過, “父女母子一場, 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 ”聽上去有些感傷和無奈。 其實, 對於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 我的理解是, 孩子就是父母放飛的風箏, 不管飛得多高, 飛得有多遠, 飛向了哪裡, 彼此的心都互相掛念。

從最初的孕育到呱呱墜地, 幼小的生命是父母心目中的珍寶, 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們一天天長大, 父母見證著孩子成長的奇跡, 辛勤操勞同時也收穫著巨大的幸福。

可是, 總有一天, 孩子會長大, 他們要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 難道說彼此的距離只能漸行漸遠嗎?我看未必。

我是媽媽的女兒, 我又是兩個女兒的媽媽, 我這個年紀正是“上有老, 下有小”的中年階段。

我的大女兒在們美國麻薩諸塞州讀大學, 離我們家有1千多公里遠。 在大學裡, 不管她學習和生活有多緊張忙碌, 每週她都會跟媽媽爸爸, 還有妹妹有最少一次半個小時以上的通話, 平時也會在微信上給我們留言、發照片。

這樣我們可以瞭解她在校園裡的學習和生活。 當她遇到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時, 也會向我請教求助, 我們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

當然, 在女兒上大學之初, 我和所有的媽媽一樣, 每天都在對孩子的思念牽掛中度過, 恨不得時刻知道孩子在做什麼,

一天沒有孩子的音訊就會坐立不安。 可是, 我從那時起就盡力克制自己, 不能太”粘“孩子了。 我覺得自己做得比較好的一點就是, 和孩子通話時, 幾乎每一次都是我主動提出結束的。

大學期間, 女兒先後多次去其他國家, 她去過約旦、英國、加拿大……不管她去了哪裡, 每天都要與父母保護聯繫, 哪怕是微信上的幾句留言, 也能讓我們心安。

我是教師, 最近幾年每年暑假, 我都帶著孩子一路奔波回國, 回家去看望父母。

雖然我到美國近二十年了, 大女兒又在外地讀書, 可是我與父母, 與女兒心理上、感情上的距離並不遠, 常常聽到親人的聲音, 感覺親人就在身邊。

所以我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像放風箏, 不管你飛的多高多遠, 只要生命還在,親情還在,我們就永遠相互牽念。

(頭條號“遠方老師在美國”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只要生命還在,親情還在,我們就永遠相互牽念。

(頭條號“遠方老師在美國”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