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命在寫真習作中日臻明亮

“寫”使小學生更密切地建立起與世界的聯繫, 讓學生去觀察, 去體驗, 去積累, 去習作, 去修繕, 擁有這樣的切身體驗, 學生的習作就會自然流淌、渾然天成, 學生的生命就會更加豐富飽滿、清純明亮。

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 我崇尚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名言。 細細品味, 這句話對習作教學同樣受用。 教師將“寫真”作為習作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 讓小學生易於動筆, 樂於表達, 形成習慣, 是小學習作教學的基本要求。 而這個過程, 又是一個寶貴的育人過程。

自然的表達, 也就是“寫真”, 是“真人”的重要品質。 而習作是學生擁有真實體驗後的自然表達。 引著小學生入情入境地體驗, 有了素材, 有想寫的欲望, 寫真的習作就會在筆端自然生成。 從幾句話到一段話, 從一段話到幾段話, 學生就會漸漸培養起“習寫身邊事、寫身邊人、寫身邊景和表心中的情”的寫作能力, 對於習作就不會“怵頭”。 慢慢地, 在其中所培養起來的, 是學生至真至誠的品性和習慣。 在寫真的習作訓練上,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採取“看、做、說、寫、改”五字訣。

一是“看”, 與世界相親, 擁有真實的體驗。 觀察是積累習作素材的第一步, 讓學生寫觀察日記, 培養學生做個有心人, 善於觀察和長期觀察的習慣, 讓他們留意生活中的人、事、景、物,

捕捉觀察到的靈感, 及時記錄在日記上, 為寫出新意之作積累“有米之炊”。 教材文本提供了大量的文章範例, 如葉聖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 豐子愷先生的《白鵝》都是長期觀察的結晶, 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品讀體味, 領會作者長期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的方法。 教師指導寫景寫物的文章, 要提前幾周或更長的時間指導小學生觀察、記錄。 有了充裕的時間提前量, 小學生在觀察時能夠抓取景物特徵, 實事求是地寫出景物特點, 不虛構、不抄襲, 從而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

二是“做”, 融入世界, 擁有真實的經歷。 做即實踐, 體驗。 實踐出真知, 習作亦如此。 教學中凡是寫事之作, 都應讓小學生去體驗, 這樣才能寫出有切身感受的真實之作。

教師要講究寫作的針對性, 學校裡組織了活動, 教師就讓小學生寫活動;學生去參加義務勞動, 教師就讓他們記敘勞動的過程。 為了讓小學生提出學校建設的合理化建議, 教師就讓學生去採訪同學、老師, 將採訪到的觀點匯總概括, 形成棱角分明的建議書。 小學生將採訪經過與體驗形成內容具體生動的文章, 先做後寫, 有話要說, 有事可寫。 在指導小學生寫美麗的校園時, 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按順序參觀校園, 邊走邊觀察, 邊觀察邊交流, 參觀之後再寫作便易如反掌, 真情實感的習作就會溢於筆端。

三是“說”, 與他人對話, 擁有真實的情感交流。 有了“看”的積累與“做”的體驗, 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小學生去交流分享所見和所做。

教師可以利用每天下午10分鐘的時間開展“見聞錄”活動, 讓小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 談談自己的新奇發現。 教師是學生的忠實聽眾, 給小學生點評, 也可藉以瞭解小學生生活與心理表現, 為創造性地開展習作教學, 形成小學語文教師習作指導能力。 先說後寫, 降低了習作的難度, 學生、師生共同交流, 相互促進, 教學相長。

講自己的收穫, 也要傾聽別人的收穫。 通過聆聽其他同學的講述, 評價自己與他人的發現與體驗, 小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和他人的不足, 明確改進的思路。

四是“寫”, 沉入生命過程, 擁有真實的成文過程。 “寫”使小學生更密切地建立起與世界的聯繫, 寫作的過程, 是反思的過程, 是沉入生命的過程。

要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更要注重對語言與內容的訓練。 “寫什麼”至關重要, 對於“怎樣寫”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融會貫通。 進行寫的訓練首先要讓學生寫樂寫之事, 自主擬題, 自由習作。 可以進行經常性的小練筆活動, 幫助小學生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教師結合本學區“高效閱讀”課題的要求, 與學生一道深入閱讀、交流感受, 加強閱讀積累, 摘記好詞佳句, 書寫讀書感悟, 讓學生在長期的讀寫訓練中學以致用、循序漸進、不斷提高。 “多讀多寫文自工”, 小學生通過長期的習作訓練, 可以逐漸完善自己的作文圖式, 在立意構思、佈局謀篇等方面, 成為寫真的習作高手。

五是“改”, 使生命體驗不斷深化, 優化寫真的習作。小學生的習作多數是半成品,可能是他們內心深處的一次小驚喜、小感動、小創意、小夢想,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肯定他們的已有基礎,指出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努力完善那些尚未成型的部分。教師一方面要在指導學生初寫時適時發現習作的問題,點撥成金;另一方面是進行同題二次作文訓練,讓小學生根據教師的評改意見,進行第二次作文,在尊重原意基礎上,反復修改,提高寫作水準。小學生寫“我的家庭”,可能會選擇一位家庭成員,可能會選擇家庭的變化尤其是大事對自己的影響。每個孩子的家庭圖式是不一樣的,語文教師在修改習作時,要明確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家庭特色或者個性鮮明的家庭成員,從選材的視角完善小學生的立意構思,幫助小學生克服千文一面的窘境。

真誠是寶貴的品格,真實是習作的生命,讓學生去觀察,去體驗,去積累,去習作,去修繕,擁有這樣的切身體驗,學生的習作就會自然流淌、渾然天成,學生的生命就會更加豐富飽滿、清純明亮。(作者 呂清慧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鳳城街道東風小學)

優化寫真的習作。小學生的習作多數是半成品,可能是他們內心深處的一次小驚喜、小感動、小創意、小夢想,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肯定他們的已有基礎,指出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努力完善那些尚未成型的部分。教師一方面要在指導學生初寫時適時發現習作的問題,點撥成金;另一方面是進行同題二次作文訓練,讓小學生根據教師的評改意見,進行第二次作文,在尊重原意基礎上,反復修改,提高寫作水準。小學生寫“我的家庭”,可能會選擇一位家庭成員,可能會選擇家庭的變化尤其是大事對自己的影響。每個孩子的家庭圖式是不一樣的,語文教師在修改習作時,要明確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家庭特色或者個性鮮明的家庭成員,從選材的視角完善小學生的立意構思,幫助小學生克服千文一面的窘境。

真誠是寶貴的品格,真實是習作的生命,讓學生去觀察,去體驗,去積累,去習作,去修繕,擁有這樣的切身體驗,學生的習作就會自然流淌、渾然天成,學生的生命就會更加豐富飽滿、清純明亮。(作者 呂清慧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鳳城街道東風小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