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義大利中部必去的世界遺產(三)

義大利是目前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總數高達53項。 在領略了南部充滿歷史韻味的別致風情後, 請放慢腳步, 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義大利中部~

往期閱讀:

10

永恆之城 羅馬

羅馬, 義大利的首都,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羅馬歷史中心, 享受治外法權的羅馬教廷建築和繆拉聖保羅弗利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歷史中心, 奧勒良城牆(mura aureliane)(台伯河左側)和賈尼克蘭西城牆(mura gianicolensi)(台伯河右)之內,

包含了2萬5千個景點和考古遺跡。

相傳羅馬於西元前753年由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兄弟建成, 兄弟兩人均是由母狼哺育長大, 因此這也成為了城市的標誌。 此外另一個標誌則是鬥獸場。 然而歷史也成就了羅馬:羅馬共和國的首個國都, 帝國政治與文化中心, 此外在第四世紀, 還是基督世界的首都。

世界遺產地點於1990年擴展到烏爾班八世城牆(mura di Urbano VIII), 包括了一些重要的歷史古跡, 其中包括古羅馬議事廣場(Fori Imperiali)。 不遠處, 在阿文提諾山上也有兩處古跡, 是羅馬氏族娛樂的場所, 它們分別是:最宏偉的公共浴池, 卡拉卡拉浴場(Le terme di Caracalla)和馬克沁斯競技場(Circo Massimo), 這裡曾是站車競技的地方。

沿著台伯河一路向北, 可以看到奧古斯都陵墓(Mausoleo di Augusto)。 另一個著名的墳墓則是阿德里亞諾陵墓(Mausoleo di Adriano), 這裡也是聖天使堡(Castel san’ Angelo)的起源地, 後經過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改變, 由走廊連接到羅馬城內的國家——梵蒂岡。

在羅馬的歷史中心, 還有萬神殿。 西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 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 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 其他著名的景點有紀念碑柱:圖拉真柱(Colonna Traiana)為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所立, 以紀念圖拉真勝利征服達西亞。 馬可奧裡略圓柱則是為了紀念羅馬皇帝瑪律庫斯•奧列裡烏斯而建造的。

羅馬還有很多廣場和令人難忘的景象:鮮花廣場(Campo dei Fiori)的中心有布魯諾的雕塑, 納沃納廣場上有貝尼尼的名作四河噴泉, 西班牙廣場和它長長的階梯, 人民廣場以及其上的兩座姊妹教堂, 威尼斯廣場和雄偉的國會大廈, 銀塔廣場(Largo di Torre Argentina)和其他古羅馬廟宇, 眾多瑰寶數不勝數。

除了羅馬歷史中心,許多屬於羅馬教廷的宗教建築以及公共建築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目錄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很多都是羅馬市內最美麗的教堂,是真正的藝術傑作:聖瑪利亞大教堂,拉特朗聖若望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這些都體現了基督世界的美學和建築學造詣。

除了羅馬的歷史中心和三大教堂,在文化遺產名錄中還包括了很多其他建築景點,全部由梵蒂岡擁有。

11

哈德良別墅

哈德良別墅(Villa Adriana)在西元125年由古羅馬皇帝哈德良興建。哈德良是個勇猛的軍人,也是偉大的藝術家、建築家、詩人和不倦的旅行家。哈德良別墅的景致看起來好像是這位曾遊歷帝國各地的皇帝想在自己的住宅中重現令他印象深刻的風光和建築。哈德良深受希臘藝術魅力的影響,別墅中的很多建築物都是受希臘建築形式的啟發而設計的。1999年,哈德良別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哈德良別墅為研究西方古典園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昔日的宏偉建築,如今已成為一片廢墟。廢墟與花草樹木相互掩映與交融是哈德良別墅的特徵。古羅馬時代,人們希望住宅與自然風光相結合,房屋與花園相連。用希臘女像柱裝飾的卡諾波是反映這種願望的典型建築。

古羅馬帝國晚期,哈德良別墅曾遭到掠劫,如今,別墅中的藝術品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12

埃斯特別墅

埃斯特別墅(Villa d'Este)位於拉齊奧大區的蒂沃利(Tivoli),這座小城在古代被稱為蒂布林,坐落在亞平寧山脈的蒂布林蒂尼山上。

埃斯特別墅是伊波利托·埃斯特大主教建造的,他是費拉拉的阿爾方索二世的兒子。公園1550年,他被任命為蒂沃利的執政官。於是,這位大主教將鎮上一座本篤會修士的古老修道院同毗鄰的中世紀的聖瑪利亞大教堂連為一體,建起了輝煌的埃斯特別墅。

埃斯特大主教生長在王宮中,很有藝術天賦,極講究優雅,身邊都是些藝術家和文人。他按照16世紀羅馬大家族的習慣,拆除整整一個居民區,在半山坡建起了花園。花園裡的雕塑是從附近的阿德里亞諾別墅裡運來的,很多工程專家參與建造了這裡的噴泉、瀑布和小人工湖。通過兩條管道從阿涅內河和裡韋拉河引來河水為這些複雜的噴泉提供了水源。現在,所有噴泉使用的仍是當初的供水系統。19世紀,很多著名藝術家曾在此居住,包括李斯特。

穿過15世紀本篤會修道院的庭院,進入中央大廳可以欣賞到名家壁畫。中央大廳外有幾條小路,兩旁長滿了參天大樹。沿著小路走下去就能看見噴泉,噴泉的裝飾都是古羅馬著名建築物的微縮景觀。最神奇的噴泉是管風琴噴泉,可謂是水利工程的奇跡——水的噴射可模擬出巨型管風琴的美妙樂聲。在花園的平臺上可以觀賞羅馬平原的鄉間美景。

2001年,埃斯特別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13

切爾維特利和塔奎尼亞大墓地

切爾維特利和塔奎尼亞大墓地(Le necropoli di Cerveteri e Tarquinia)於200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前羅馬時代唯一的城鎮文明,是古伊特魯裡亞文明的唯一見證。墓穴內的壁畫完全重現了當時伊斯特魯裡亞式家庭面貌,為人們展示該文明消失的日常生活層面的遺跡。這些古墓和墳堆再現了當時各種房屋構造,完全按照伊特魯裡亞住宅建造,成為了世界上唯展示該文明建築的遺跡。

拉齊奧大區北部的兩個墓地完全還原了伊特魯裡亞城市體系,並且是義大利境內最早發現的墓地遺址之一。切爾維特利(Cerveteri)的班迪塔恰(Banditaccia)墓地,從西元前九世紀發展,直到西元七世紀按照良好規劃的計畫逐漸擴大。塔奎尼亞(Tarquinia)的蒙特洛奇(Monterozzi)墓地也有著類似的歷史。

貴族的彩繪葬墓,以及最簡單的那些墳墓都見證了伊特魯利亞人日常生活、喪葬習俗、神秘文化和藝術才能。

伊特魯裡亞人曾居住在義大利中西部,位於托斯卡納和拉齊奧大區之間。從西元前9世紀起源,至西元前六世紀達到頂峰。之後于羅馬文明聞名的衝擊之下消失,但也與羅馬文明部分融合。對於這個文明的起源,史學家們還沒有明確的結論。肯定的是在歐洲和亞洲不存在與其具有相同種族特徵和社會特徵的文明。

切爾維特利(Cerveteri)的墓地:兩個墓地的墳墓從時間和埋葬系統都有著不同的特徵。切爾維特利(Cerveteri)廣闊的考古遺址中,墳墓數以千計。這些墳墓按照城市體系建設,如同城市中的道路,廣場和居民區,墳墓構造因歷史年代和家庭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塔奎尼亞(Tarquinia)的墓地:以其彩繪的嵌入岩石的墳墓而聞名。這些墓地可以通過斜坡或樓梯抵達。大部分都是為一堆夫婦合築的墳墓。最早的彩繪墳墓建於西元七世紀。

未完待續

除了羅馬歷史中心,許多屬於羅馬教廷的宗教建築以及公共建築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目錄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很多都是羅馬市內最美麗的教堂,是真正的藝術傑作:聖瑪利亞大教堂,拉特朗聖若望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這些都體現了基督世界的美學和建築學造詣。

除了羅馬的歷史中心和三大教堂,在文化遺產名錄中還包括了很多其他建築景點,全部由梵蒂岡擁有。

11

哈德良別墅

哈德良別墅(Villa Adriana)在西元125年由古羅馬皇帝哈德良興建。哈德良是個勇猛的軍人,也是偉大的藝術家、建築家、詩人和不倦的旅行家。哈德良別墅的景致看起來好像是這位曾遊歷帝國各地的皇帝想在自己的住宅中重現令他印象深刻的風光和建築。哈德良深受希臘藝術魅力的影響,別墅中的很多建築物都是受希臘建築形式的啟發而設計的。1999年,哈德良別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哈德良別墅為研究西方古典園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昔日的宏偉建築,如今已成為一片廢墟。廢墟與花草樹木相互掩映與交融是哈德良別墅的特徵。古羅馬時代,人們希望住宅與自然風光相結合,房屋與花園相連。用希臘女像柱裝飾的卡諾波是反映這種願望的典型建築。

古羅馬帝國晚期,哈德良別墅曾遭到掠劫,如今,別墅中的藝術品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12

埃斯特別墅

埃斯特別墅(Villa d'Este)位於拉齊奧大區的蒂沃利(Tivoli),這座小城在古代被稱為蒂布林,坐落在亞平寧山脈的蒂布林蒂尼山上。

埃斯特別墅是伊波利托·埃斯特大主教建造的,他是費拉拉的阿爾方索二世的兒子。公園1550年,他被任命為蒂沃利的執政官。於是,這位大主教將鎮上一座本篤會修士的古老修道院同毗鄰的中世紀的聖瑪利亞大教堂連為一體,建起了輝煌的埃斯特別墅。

埃斯特大主教生長在王宮中,很有藝術天賦,極講究優雅,身邊都是些藝術家和文人。他按照16世紀羅馬大家族的習慣,拆除整整一個居民區,在半山坡建起了花園。花園裡的雕塑是從附近的阿德里亞諾別墅裡運來的,很多工程專家參與建造了這裡的噴泉、瀑布和小人工湖。通過兩條管道從阿涅內河和裡韋拉河引來河水為這些複雜的噴泉提供了水源。現在,所有噴泉使用的仍是當初的供水系統。19世紀,很多著名藝術家曾在此居住,包括李斯特。

穿過15世紀本篤會修道院的庭院,進入中央大廳可以欣賞到名家壁畫。中央大廳外有幾條小路,兩旁長滿了參天大樹。沿著小路走下去就能看見噴泉,噴泉的裝飾都是古羅馬著名建築物的微縮景觀。最神奇的噴泉是管風琴噴泉,可謂是水利工程的奇跡——水的噴射可模擬出巨型管風琴的美妙樂聲。在花園的平臺上可以觀賞羅馬平原的鄉間美景。

2001年,埃斯特別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13

切爾維特利和塔奎尼亞大墓地

切爾維特利和塔奎尼亞大墓地(Le necropoli di Cerveteri e Tarquinia)於200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前羅馬時代唯一的城鎮文明,是古伊特魯裡亞文明的唯一見證。墓穴內的壁畫完全重現了當時伊斯特魯裡亞式家庭面貌,為人們展示該文明消失的日常生活層面的遺跡。這些古墓和墳堆再現了當時各種房屋構造,完全按照伊特魯裡亞住宅建造,成為了世界上唯展示該文明建築的遺跡。

拉齊奧大區北部的兩個墓地完全還原了伊特魯裡亞城市體系,並且是義大利境內最早發現的墓地遺址之一。切爾維特利(Cerveteri)的班迪塔恰(Banditaccia)墓地,從西元前九世紀發展,直到西元七世紀按照良好規劃的計畫逐漸擴大。塔奎尼亞(Tarquinia)的蒙特洛奇(Monterozzi)墓地也有著類似的歷史。

貴族的彩繪葬墓,以及最簡單的那些墳墓都見證了伊特魯利亞人日常生活、喪葬習俗、神秘文化和藝術才能。

伊特魯裡亞人曾居住在義大利中西部,位於托斯卡納和拉齊奧大區之間。從西元前9世紀起源,至西元前六世紀達到頂峰。之後于羅馬文明聞名的衝擊之下消失,但也與羅馬文明部分融合。對於這個文明的起源,史學家們還沒有明確的結論。肯定的是在歐洲和亞洲不存在與其具有相同種族特徵和社會特徵的文明。

切爾維特利(Cerveteri)的墓地:兩個墓地的墳墓從時間和埋葬系統都有著不同的特徵。切爾維特利(Cerveteri)廣闊的考古遺址中,墳墓數以千計。這些墳墓按照城市體系建設,如同城市中的道路,廣場和居民區,墳墓構造因歷史年代和家庭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塔奎尼亞(Tarquinia)的墓地:以其彩繪的嵌入岩石的墳墓而聞名。這些墓地可以通過斜坡或樓梯抵達。大部分都是為一堆夫婦合築的墳墓。最早的彩繪墳墓建於西元七世紀。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