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海入地”交通建設立體化

2017年是本市城市建設極其不平凡的一年。

我國北方海域第一條大型沉管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始建設, 以及地鐵建設的逐漸鋪開……本市已經“下海入地”借道紓解交通壓力, 開始立體化城市交通建設, 以“疏通”著這座城市的“動靜脈”, 讓這座城市更加活絡起來;新建3座汙水處理廠, 提標改造7座原有汙水處理廠, 讓本市的水環境日益清潔, 讓河流、大海更加湛藍;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讓城市末端處理更加精細、生態……白雲雁水健身公園開放運行, 小傅家莊公園完成生態恢復改造, 植物園改造工程完成近半,

南山山體公園等5座城市山體公園的空間發展形態大體上呈“C”狀, 由於被大連灣分隔, 南北方向通道少, 老市區進出交通“瓶頸”問題突出。

根據大連市的城市總體規劃, 為了加強大連灣南北兩岸的聯繫、拓展大連市城市發展空間, 大連市提出建設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 專案建設期靜態總投資163.1億元, 建成後將為大連市增加一條縱貫南北的快速通道, 對於推動大連灣兩岸一體化, 打造環渤海、黃海沿海經濟圈具有重要意義。

大連灣海底隧道專案是大連市第一條大型跨海隧道專案, 同時也是繼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後, 我國北方海域的第一條大型沉管隧道工程。 5月24日, 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名單,

成為遼寧省首個入選的PPP項目。

大連灣海底隧道及光明路延伸工程——大連市的超級工程, 其主線全長12.1公里。 建設標準為城市快速路, 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 雙向6車道, 建設工期50個月, 使用年限100年。

疏港路變雙向八車道 上下班的車程變短了

“這回好了, 拓寬後的疏港路暢通多了, 以前上下班需要1個多小時的車程, 現在只用20多分鐘, 就能回到家……”昨天, 家住錦繡的王先生面帶微笑地這樣說。 隨著機動車數量的激增, 位於主城區路網中部的重要“一橫”疏港路歷經3年的緊張施工, 今年10月28日終於恢復交通, 全線通車了。

2013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市城建局啟動疏港路拓寬改造工程前期工作,

拓寬改造工程由市政和鐵路兩部分組成, 2014年10月鐵路部分正式開工, 2015年7月市政部分正式開工。

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疏港路拓寬改造工程的建設, 將疏港路由原來的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8車道, 將道路通行能力增容一倍, 滿足未來交通發展要求, 保證交通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 提高路段車輛運行速度, 真正實現疏港路快速通道功能。 完善城市快速路網結構, 並通過沿線節點如綠波立交、東聯路立交、香爐礁立交與起、終點處的現狀路網, 充分發揮新疏港路工程的交通輻射作用。 與擬建項目相交或聯繫密切的市內道路主要有西北路、西南路、東快路、菜市橋、上海路、民主廣場以及終點港灣廣場、大連灣海底隧道及東港商務區路網。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李社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