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洋市鎮的停歐花橋

洋市鎮的停歐花橋。

有人問我是哪個村的?我響亮地回荅:樟市漕溪的!如果又問漕溪又是哪裡的?我又響亮地回答:從洋市停歐開支出來的!

桂陽洋市停歐村, 是個建村八百餘年的江南古村, 文忠公歐陽修的後裔。 人傑地靈, 民風純樸, 家風嚴謹。 今天來寫寫停歐的花橋。

花橋原本是侗族的一種藝術建築, 其橋身全都用杉木橫穿直套, 卯眼相接, 不用一根鐵釘和鐵部件, 結構極為合理。 橋身上還建有一個長廊式的建築, 把橋身完全遮蓋起來。 長廊上有供過路人休息的長凳。 因為人們可以在橋上避風躲雨, 所以“花橋”也被人們稱為“風雨橋”或“長廊風雨橋”。

解放以前, 在桂陽舂陵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的眾多支流或小溪上也建有許許多多的“花橋”。 其建築風格跟侗族花橋大同小異, 建築結構都是加工成長方形的大理石或青磚以石灰漿勾縫砌橋墩, 再用一尺直徑以上的柏木做橋樑覆蓋1.5寸厚的柏木橋板, 橋的兩邊用柏木或杉木建成護欄描紅畫鳳。 據老輩人講, 當時洋市、雷坪一帶, 最有名的花橋就屬雷坪林裡觀邊上嚴家花橋和洋市仁和峒的歐家花橋了。 可惜林裡觀的花橋在1989年的5·9洪災中毀於一旦,

現存於樟市、洋市、雷坪一帶舂陵江沿岸, 屬於柏木結構的花橋已經不到10座了。

這裡一個面積約莫足球場大小的田疇上至今橫亙著3座保存較為完好的花橋, 形成了一個花橋群落。 這一現象在桂陽乃至湘南地區都極為罕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