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歡聖誕討厭春節?才不是崇洋媚外 反正這鍋,我們不背!

耶誕節, 大街小巷喜氣洋洋, 滿眼望去都是紅白兩色的裝扮。 要不是商店櫥窗噴的是雪花和是聖誕老人的笑臉, 這要是給換成了“福”字和財神爺, 我准能把這日子當成春節。

但話又說回來了, 為啥耶誕節這麼討人喜歡, 春節卻在“白領&學生最討厭的節日排行榜”高居第一名?甚至有人吐槽, “要不是看在春節有七天假的份上, 春節?愛誰誰樂意誰去過吧!”

中國明明沒多少基督徒,

耶誕節卻大行其道;幾千年歷史的春節, 卻成了年輕人討厭的物件——這是為啥?

這還真不是崇洋媚外, 說白了, 年輕人愛過聖誕不愛過年, 還不都是親戚惹得禍?

——大學考哪兒啦?成績咋樣啊?畢業在哪兒工作?薪水是多少啊?有對象了沒?準備結婚沒?房子買了沒?孩子生了沒?

講真, 一年到頭見不了倆回的, 何必那麼關心別人的家長里短呢?我樂意跟您分享的, 自然會說出來;我沒說出來的, 您也被跟著打聽, 忒煩!

光問問還算是好的, 畢竟也許人家只是假裝關心這麼一問, 沒打算知道答案;奈何過年的時候要見的親戚太多, 難免會遇到“問題親戚plus”, 人不僅問你咋樣, 還舉著自家親戚家鄰居家拐彎抹角聽來的不知誰家孩子的例子, 跟你比較說你不好——好不好這日子您又不能幫著過, 還不都是得我自己扛, 您又何必給我添堵呢?

這樣的親戚見兩個, 呵, 過年的好心情全都say byebye了。

難怪有錢有能力的, 過年直接把一家老小打包帶走國外旅行, 沒辦法, 敬而遠之, 就是對某一小撮親戚最好的應對方式。

再說回聖誕,為什麼我們喜歡聖誕?

聖誕好就好在,在國內沒啥歷史,也沒多少基督教信徒要求過正正經經的耶誕節,於是,就像是每一種初來乍到的洋玩意兒一般,到了中國就得本土化改良。既然沒什麼條條框框約束著,那還不是想咋整就咋整?

更重要的是,過節嘛,重點不是過什麼節,而是和誰過節。

比起討厭的親戚,我們更喜歡和有共同話題的同齡人一起過節,就像梁靜茹《分手快樂》那句歌詞,“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我們擅長把所有的洋節改造成“情人節”——

2月14日,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本尊在此,過!

3月8日,婦女節多難聽?改名女王節,還能再收一波禮物,過!

4月1日,愚人節?表白不成也不尷尬,當然過!

萬聖節,鬼節?這定位我們有中元節了;兒童節?六月一日小兔崽子們已經過了呢!留給我們吧!得,萬聖節熱鬧的還是學生和年輕白領,過!

感恩節,闔家團圓?這定位我們已經有春節了,得改改。改啥?“感恩有你一路相伴,餘生請多指教”——得,換個意思,還是情人節,過!

……

正因為沒有歷史傳統的包袱,我們才能輕輕鬆松嘻嘻哈哈地把每一個洋節,改造成我們樂意過的樣子,耶誕節,自然不能例外啦!

話不多說,耶誕節,你們收到禮物了嗎?沒禮物的,平安果收到了嗎?

沒有也沒關係,運運體育即將推出精彩雙旦活動,精彩好禮,馬上就到!

保持關注喲!

再說回聖誕,為什麼我們喜歡聖誕?

聖誕好就好在,在國內沒啥歷史,也沒多少基督教信徒要求過正正經經的耶誕節,於是,就像是每一種初來乍到的洋玩意兒一般,到了中國就得本土化改良。既然沒什麼條條框框約束著,那還不是想咋整就咋整?

更重要的是,過節嘛,重點不是過什麼節,而是和誰過節。

比起討厭的親戚,我們更喜歡和有共同話題的同齡人一起過節,就像梁靜茹《分手快樂》那句歌詞,“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我們擅長把所有的洋節改造成“情人節”——

2月14日,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本尊在此,過!

3月8日,婦女節多難聽?改名女王節,還能再收一波禮物,過!

4月1日,愚人節?表白不成也不尷尬,當然過!

萬聖節,鬼節?這定位我們有中元節了;兒童節?六月一日小兔崽子們已經過了呢!留給我們吧!得,萬聖節熱鬧的還是學生和年輕白領,過!

感恩節,闔家團圓?這定位我們已經有春節了,得改改。改啥?“感恩有你一路相伴,餘生請多指教”——得,換個意思,還是情人節,過!

……

正因為沒有歷史傳統的包袱,我們才能輕輕鬆松嘻嘻哈哈地把每一個洋節,改造成我們樂意過的樣子,耶誕節,自然不能例外啦!

話不多說,耶誕節,你們收到禮物了嗎?沒禮物的,平安果收到了嗎?

沒有也沒關係,運運體育即將推出精彩雙旦活動,精彩好禮,馬上就到!

保持關注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