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同程和藝龍合併,中國線上旅遊市場進入“三國殺”時代

終於, 線上旅遊市場也進入了資本並購、強強對決的時代。

12 月 29 日下午, 同程旅遊旗下的同城網路與藝龍旅行網宣佈, 雙方將正式合併,

成立新公司“同程藝龍”。 之後, 雙方將整合再大交通、酒店等資源方面的優勢, 打造全新的旅行服務平臺。

從業務範圍來看, 同程網路主營機票、酒店、火車票、汽車票等業務, 而藝龍旅行網則在 OTA 行業內深耕多年, 擁有豐富的酒店資源。 根據已公佈的資料,

合併後的新公司將擁有將近兩億消費會員, 單 2017 年便服務超過五億人次, 合併交易額超過千億人民幣。

據悉, 新公司將對雙方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勢互補。 其中, 同程在微信錢包中所擁有的機票火車票入口, 藝龍在微信錢包中所擁有的酒店入口, 都將合併成為“同程藝龍”在微信端的流量入口, 為新公司在產品創新、新業務拓展方面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 攜程旅行網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同程旅遊聯合創始人兼 CEO 吳志祥, 將擔任新公司“同程藝龍”的聯席董事長;而同程網路總裁馬和平及藝龍旅行網 CEO 江浩, 將擔任新公司的聯席 CEO。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次合併, 並不是簡單的強強聯合, 它更帶來了國內 OTA 市場的一次全新版圖重構。

儘管近幾年時有負面新聞出現, 但要說起國內 OTA 市場的老大, 攜程總是會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1999 年, 被稱為“攜程四君子”的梁建章、季琦、沈南鵬和範敏, 僅憑 10 頁商業計畫書便拿到了 IDG 的 50 萬美元天使輪投資;此後在短短的 4 年時間內,

他們將攜程打造成為中國 OTA 領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之後, 攜程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期, 差不多拿下了中國 OTA 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

但隨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藝龍、去哪兒等對手憑藉自己在垂直領域的優勢(比如去哪兒的搜索比價、藝龍的酒店預訂等),

開始對攜程的龍頭地位發起猛攻。

到 2011 年的時候, 攜程的市場份額已從四年前的 56% 下跌至 41%。

不過梁建章的回歸給攜程重新注入一針強心劑。 在投入鉅資與藝龍展開線上酒店價格戰之後, 藝龍最終敗下陣來。 2015 年, 攜程聯手騰訊和鉑濤集團, 收購了藝龍 37.6% 的股權, 成為後者最大的股東。

但抓住了移動互聯網風口的“黑馬”——去哪兒,顯然是攜程更大的威脅。同樣打起了價格戰,還發起了數次“口水戰”,最終在百度的撮合下,2015 年,攜程通過股權置換拿下去哪兒網 45% 的股份。

(圖片來自:財新)

再加上這次與藝龍合併的同程,至此,攜程差不多是重回了國內 OTA 市場的“霸主”地位。

(圖片來自:中商情報網)

不過,正如當年藝龍和去哪兒給攜程帶來的威脅一樣,風雲變幻之間,總有後浪不停地狂奔而來。

而這一次的對手,可能更難對付。他們有阿裡撐腰的飛豬旅行,還有野心勃勃的新美大系;在巨頭之外,還有那些看上去小、但實際上也很美的民宿和短租平臺。

不過說到底,一切走到最後都是巨頭之間的爭奪。攜程的背後,站著騰訊和百度,而力推飛豬的阿裡,也絕對不會放過這一塊美味的大蛋糕。除了這一股消費升級熱潮所能帶來的實質性收入之外,把 OTA 融入到自己的流量平臺、乃至更大的業務生態體系之中,或許才是他們更遠大的目標。

但抓住了移動互聯網風口的“黑馬”——去哪兒,顯然是攜程更大的威脅。同樣打起了價格戰,還發起了數次“口水戰”,最終在百度的撮合下,2015 年,攜程通過股權置換拿下去哪兒網 45% 的股份。

(圖片來自:財新)

再加上這次與藝龍合併的同程,至此,攜程差不多是重回了國內 OTA 市場的“霸主”地位。

(圖片來自:中商情報網)

不過,正如當年藝龍和去哪兒給攜程帶來的威脅一樣,風雲變幻之間,總有後浪不停地狂奔而來。

而這一次的對手,可能更難對付。他們有阿裡撐腰的飛豬旅行,還有野心勃勃的新美大系;在巨頭之外,還有那些看上去小、但實際上也很美的民宿和短租平臺。

不過說到底,一切走到最後都是巨頭之間的爭奪。攜程的背後,站著騰訊和百度,而力推飛豬的阿裡,也絕對不會放過這一塊美味的大蛋糕。除了這一股消費升級熱潮所能帶來的實質性收入之外,把 OTA 融入到自己的流量平臺、乃至更大的業務生態體系之中,或許才是他們更遠大的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