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擔當是謀事成事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 廣大紀檢幹部要敢於擔當、敢於監督、敢於負責。 擔當是什麼?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擔”的解釋是“以背曰負, 以肩曰擔”, 即“擔負”的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中, “擔當”釋義為擔負、承擔。 擔當擔什麼?就是肩負重任。 橋的價值在於承載, 人的價值在於擔當。 擔當是謀事成事之道, 理解把握越深透, 踐行才能越自覺。

敢於擔當是一種政治責任。 權力就是責任, 責任就要擔當。 監督執紀問責是黨章賦予紀檢幹部的神聖使命與政治責任, 這決定了紀檢幹部要敢於擔當。 一是直面問題敢於擔當, 遇到矛盾不怕事,

碰到問題不回避, 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 面對歪風邪氣堅決鬥爭。 紀檢幹部肩負著從嚴管黨治党的重任, 要以真管真嚴、敢管敢嚴的態度, 保持抓鐵有痕的落實韌勁, 錘煉失責必問的制度剛性, 喚起廣大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 二是以敢問責倒逼擔當。 既要敢問責沒有擔當的黨組織和領導幹部, 也要敢問責不敢擔當、不敢問責的紀檢幹部, 以強有力問責倒逼黨員幹部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三是為敢於擔當者擔當。 對那些勇於幹事創業, 不是主觀故意謀取私利, 而是出於公心為了創新發展但出現失誤的幹部, 要敢於實事求是, 辨明是非、厘清責任, 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讓探路人專心謀事, 讓開拓者奮勇前行。

善於擔當是一種履職能力。 善於擔當是一種謀略, 更是一種能力。 一要有大局意識。 “不謀萬世者, 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 不足謀一域。 ”紀檢幹部只有識大體、顧大局, 正確把握和處理局部與整體、個人與組織、感情與原則、公務與私事、當前與長遠的關係, 胸懷大局, 審時度勢, 權衡利弊, 才能更好地謀劃和推進監督執紀工作。 二要有善作善成的本領。 紀檢幹部要站在時代前列, 按照“三轉”要求, 優化知識結構, 豐富實踐閱歷, 內強過硬本領, 外塑“鐵軍”形象, 以埋頭苦幹的執著、義無反顧的勇氣、如履薄冰的謹慎, 善思善學, 善作善成, 做到精准監督、精確執紀、精細問責。 三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

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 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 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 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 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 紀檢幹部要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 咬定奪取壓倒性勝利這個目標, 持續用力, 久久為功。

甘於擔當是一種精神境界。 打鐵必須自身硬。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崇高事業和神聖職責, 要求紀檢幹部從容淡定, 遵規守紀, 甘於擔當。 一要時常保持“靜氣”。 紀檢幹部要有純潔的黨性, 抗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保持內心的平靜, 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做高尚精神的追求者。 二要時常祛除“俗氣”。 要敢於自我革命, 時常洗滌思想, 擦拭靈魂, 提升境界,

不為名利所惑, 不為得失所累, 不為濁流污染, 不為團團夥夥所困。 要從生活細節入手, 時刻檢視自身, 切實加強對親屬、子女和身邊人員的提醒和約束, 防微杜漸, 拒腐防變。 三要時刻身懷“淨氣”。 作為黨規黨紀的維護者, 只有自身乾淨, 方能理直氣壯地監督他人, 以實際行動捍衛紀檢幹部良好形象。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新要求。 對紀檢幹部來說, 新部署就是號令, 意味著新的使命與責任。 我們要有大處著眼的方位感, 有小處著手的實幹勁, 敢於擔當, 善於擔當, 甘於擔當, 善始善終, 善謀善斷, 善作善成, 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神聖職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