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境時評丨保衛藍天容不得“鬆口氣、歇歇腳”(新華社)

今年冬天北方地區天藍的日子明顯多了, 但這幾天河南、山西、陝西等地空氣品質又達重度污染。 這是一個響亮的提醒:要打贏藍天保衛戰, 萬不可有“鬆口氣、歇歇腳”的心態。

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 各地在大氣污染減排方面下了真功夫, 採取整治涉氣的“散亂汙”企業、推進清潔取暖、推動大宗物料運輸方式從公路轉向鐵路、暫停土石方施工等一系列標本兼治的措施。 加上天幫忙, 與去年相比, 除東北地區10月因秸稈焚燒出現重霾天氣外, 北方其他地區幾乎沒有發生過長時間大範圍的重霾天。

治理霧霾是個系統工程, 取得藍天保衛戰最終勝利,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要看到階段性的效果距離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的目標尚遠。 霧霾具有反復性的特點, 會不會捲土重來很大程度上仍要看天說話。 有專家提醒, 有可能出現的暖冬會對未來三個月空氣品質形成挑戰。

行百里者半九十。 打贏藍天保衛戰, 要杜絕“鬆口氣、歇歇腳”心態, 保持一股勁幹到底。 各地各部門要乘勢而上, 在進一步調整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為主的運輸結構上持續發力。

要向“黑色增長”說不, 繼續淘汰落後產能, 為遵紀守法、達標排放的先進企業騰出市場空間和資源環境空間;堅持在保障民生基本需求前提下積極推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工程,

抓好煤炭替代與清潔化利用;有關部門和地方還要努力提高鐵路運輸比例, 同時, 鼓勵發展清潔貨運車隊, 有效管控重型柴油車污染排放。

只有用更科學、更精准方法持續減少污染物排放, 真正使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 才能做到即使天氣不給力, 也不會發生嚴重霧霾, 讓藍天白雲留得住, 真正解決群眾的“心肺之患”。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