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盤點丨2017年互金行業大事記

2017年即將過去, 漲漲漲成為比特幣的主旋律, 合規則是網貸行業的主基調。 在這一年, 國家叫停了比特幣交易, 網貸行業進入深度洗牌期。 就在多家P2P平臺組團赴海外上市的同時, 國內幾大比特幣交易服務平臺也移師海外, 繼續為玩家提供服務.......

今天這篇文章, 我們就從事件、政策、行業等角度, 粗略盤點2017年互金行業發生過的那些有影響力的大事件, 以饗讀者。

瘋狂的比特幣

被禁止國內交易

2017年, 最in的技術交流是區塊鏈, 最時髦的溝通話題是比特幣。 且不說“一幣一別墅”這種炒幣神話天天在朋友圈上演, 就連小編的遠房親戚都從老家打來電話, 你知不知道布特幣?

雖然央行等七部委在今年9月發文, 叫停ICO代幣發行, 關閉比特幣交易服務平臺, 然而, 此前高歌猛進, 以比特幣為名, 進行各種ICO代幣的活動並沒有立刻停止。

為此, 每日金融專門撰文《比特幣價格破萬的背後:各種山寨幣推廣不遺餘力》,

提醒讀者注意, 切勿被比特幣價格的瘋漲沖昏了頭腦, 投身各種山寨幣交易。

P2P平臺組團上市

卻遭到口誅筆伐

2017年, 在行業整改的大背景下, 出現了P2P平臺集中上市的熱潮。 從4月28號信而富在紐交所掛牌, 到12月21日樂信集團赴納斯達克敲鐘,

今年共有7家P2P平臺登陸美股市場。 另外, 還有360、團貸網、麥子金服、你我金融等與P2P行業相關的企業曲線上市, 積極擁抱國內外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 趣店上市, 讓現金貸這個以前比較低調的行業, 徹底被公眾知曉。 經過媒體的推波助瀾, 現金貸發酵成為社會性話題。 按照主管部門的安排部署, 互金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延期至明年6月底, 明年上半年, 現金貸也將和校園貸、金交所、代幣平臺一樣, 被納入風險整治的範疇, 接受監管部門的嚴厲監管。

網貸平臺清盤跑路不斷

錢寶網之後還有誰?

網貸是一個江湖, 有人得意上市, 就有人失意離場。 年中紅嶺創投宣佈清盤, 慢性退出, 年末錢寶網負責人自首,

把善後的皮球踢給政府, 中間還夾雜著上百家平臺跑路、e租寶創始人丁甯被判無期徒刑等新聞。

然而, 不管是退出, 還是跑路, 都是離場。 資料顯示, 目前在運營的P2P平臺數量已不足2000家, 和行業頂峰時期的5000多家(也有說上萬家), 成了雲泥之別。 這也說明, 網貸行業已進入深度洗牌。 過了明年6月, 能留下來的P2P平臺, 估計還會更少。

隨著錢寶網負責人的自首, 錢寶網到底融了多少錢, 張小雷會被判多少年, 又成了吃瓜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不過, 錢寶網不一定是整改大限來臨之前倒下的最後一個大型平臺, 接下來還有誰?讓我們拭目以待。

多種模式被叫停

網貸創新還需努力

紅嶺創投的退出, 也是大額網貸平臺轉型艱難, 不符合政策指引的一種縮影。 可以說, 紅嶺創投的遭遇不是獨例。 伴隨著網貸監管的不斷趨嚴, 今年也有不少P2P模式因為違規, 而被主管部門叫停。 這其中, 校園貸、金交所業務的停止, 受到廣泛關注。

有模式被壓制, 自然也有新模式受推崇。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 一些專注汽車消費金融的公司, 玩起了老酒裝新瓶的把戲,此前發展得不溫不火的以租代購模式,又廣受推崇。而這種所謂的網貸創新,到底能不能被市場接受,目前還沒有答案。

網貸行業怎樣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如何把握政策邊際,都是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比如現金貸,主管部門目前是何態度,還不確切。現金貸行業何去何從,或許要等整改大限過後,才會有定數。

政策檔發不停

聽誰的?咋執行?

縱觀互金行業這一年,我們會發現,監管口號從年頭喊到年尾的同時,政策檔也是發發發,發個不停。這期間,不僅央行、銀監會、教育部等部委在發,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金融辦也在發,甚至一些實屬民間組織的互金協會、互金學會都在發。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下發的互金行業政策性法律法規,大大小小加起來超過30條,另外還專門成立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雖然政策多,決心大,卻沒看到哪一條政策有具體執行,沒發現哪家平臺因此被勒令關門。倒掉的平臺問題,大都出在自身,連被新政嚇死的都沒有。這也讓我們心生疑問:各種新政,到最後能被執行幾成?

2018年關鍵字預測

信聯、去剛兌、賦能實體經濟

遵照57號文的指示,年末已經有不少P2P平臺表態,堅決執行去剛兌,取消風險備付金。隨著互金風險整頓大限的臨近,相信國內所有P2P平臺都會用實際行動擁抱監管。去剛兌行動結束之後,國內的網貸投資環境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與此同時,此前呼聲很高的信聯也將在明年面世。信聯成立的目的,直指網貸行業的老大難問題,多頭借貸。和去剛兌的影響一樣,信聯平臺的運行,也將為網貸行業的發展環境,帶來極大的變化。

從財政部提前為2018年下達105億元普惠金融專項發展資金,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2018年金融行業脫虛入實的部署,可以看出,政府已將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要求放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2018年,互金行業面臨大考。互金行業風險整頓工作在6月底結束,建設普惠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將成為互金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我們相信,經過十年高速發展的互金行業,也會以2018年作為一個新起點,書寫下一段華麗的篇章。

玩起了老酒裝新瓶的把戲,此前發展得不溫不火的以租代購模式,又廣受推崇。而這種所謂的網貸創新,到底能不能被市場接受,目前還沒有答案。

網貸行業怎樣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如何把握政策邊際,都是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比如現金貸,主管部門目前是何態度,還不確切。現金貸行業何去何從,或許要等整改大限過後,才會有定數。

政策檔發不停

聽誰的?咋執行?

縱觀互金行業這一年,我們會發現,監管口號從年頭喊到年尾的同時,政策檔也是發發發,發個不停。這期間,不僅央行、銀監會、教育部等部委在發,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金融辦也在發,甚至一些實屬民間組織的互金協會、互金學會都在發。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下發的互金行業政策性法律法規,大大小小加起來超過30條,另外還專門成立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雖然政策多,決心大,卻沒看到哪一條政策有具體執行,沒發現哪家平臺因此被勒令關門。倒掉的平臺問題,大都出在自身,連被新政嚇死的都沒有。這也讓我們心生疑問:各種新政,到最後能被執行幾成?

2018年關鍵字預測

信聯、去剛兌、賦能實體經濟

遵照57號文的指示,年末已經有不少P2P平臺表態,堅決執行去剛兌,取消風險備付金。隨著互金風險整頓大限的臨近,相信國內所有P2P平臺都會用實際行動擁抱監管。去剛兌行動結束之後,國內的網貸投資環境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與此同時,此前呼聲很高的信聯也將在明年面世。信聯成立的目的,直指網貸行業的老大難問題,多頭借貸。和去剛兌的影響一樣,信聯平臺的運行,也將為網貸行業的發展環境,帶來極大的變化。

從財政部提前為2018年下達105億元普惠金融專項發展資金,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2018年金融行業脫虛入實的部署,可以看出,政府已將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要求放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2018年,互金行業面臨大考。互金行業風險整頓工作在6月底結束,建設普惠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將成為互金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我們相信,經過十年高速發展的互金行業,也會以2018年作為一個新起點,書寫下一段華麗的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