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數位化到智慧化,中航信全面深化航空信息服務

今天的中國航空業面臨多方面的壓力, 包括高鐵、水路等交通方式的競爭、燃油價格的不確定性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等。 在這一背景之下的中國航空公司要做大做強, 需要更加積極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來提升其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 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信)就是一個代表。

為中國航空公司提供航空信息技術服務、結算及清算、系統集成服務和資料網路服務的中航信, 是第一個在產業界應用電腦的公司, 從創建中國民航自己的分銷、結算、資訊服務系統, 到支撐中國民航在全球第一個率先實現百分之百的電子客票,

到推出旅客出行服務的手機用戶端, 到自主研發新一代的航空公司與客戶服務資訊系統, 在中國民用航空領域, 中航信逐漸成為服務與民航商務資訊的主力軍, 走在了數位化和智慧化的前列。

實際上, 今天的中航信不止是能定機票, 還能夠像預定機票一樣, 為旅客提供準確方便快捷的預定酒店、訂車等個性化、智慧化的服務。 而越來越智慧的服務離不開IT系統的支撐、離不開智慧的資料分析以及離不開智慧機場的建設。

封閉到開放, 打造支撐智慧業務的混合雲架構

中航信是中國航空旅遊業資訊科技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 也是全球第四大GDS旅遊分銷系統提供商,

擁有全球最大的BSP資料處理中心, 為國內航空公司和300餘家外國及地區航空公司提供電子旅遊分銷(ETD)。

2017年上半年, 中航信電子旅遊分銷(ETD)系統(包括航班控制系統服務(ICS)和分銷系統服務(CRS))處理的國內外航空公司的航班訂座量約2.809億人次, 其中結算清算系統進行了約4.10億宗交易, 通過BSP資料處理服務處理了約1.73億張BSP客票, 代理結算的客、貨、郵運收入、雜項費用及國際、國內清算費用達約45億美元, 電子支付交易額約人民幣321.7億元。

中航信早期的業務系統都建立在傳統大型機和小機上,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末, 隨著訂單的增加業務的變化, 基於大機平臺的IT系統逐步顯露出不足, 尤其是其在靈活性和性價比方面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業務需求的飛速變化。 與此同時, x86平臺逐步成熟, 其開放性、擴展性、可攜性、虛擬化等, 越來越契合中航信對於IT系統建設和其運營理念。

從2007年開始, 中航信逐步將應用系統向x86平臺遷移。 早期中航信只是希望利用自主程序把大機資料釋放到開放平臺,

來提升對不同業務資料庫的資料分析能力, 而後來則是完全基於x86來構建新的業務系統。 x86伺服器的使用範圍也從早期支持邊緣業務的虛擬化, 逐漸演進到支撐各種關鍵業務系統, 再到今天支撐中航信的雲平臺。 在這個過程中, 伺服器中搭載的處理器晶片性能一路提升, 從最早的單路發展到後來的雙路、四路。 如今在中航信資料中心越來越多搭載更高性能的至強E5 CPU和至強E7高端的伺服器正在成為計算的主力, 如華為2U RH2288 V2(E5-2600 V2)、4U四路機架RH5885 V2( E7-8800)、烽火FitServer R2200(E5-2600 V4)等。 這些高性能晶片加上伺服器廠商各具特色的智慧計算加速技術, 為中航信IT系統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 來保障中航信資訊系統各板塊業務的平穩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 採用分散式網路架構的中航信雲平臺, 是基於開放的OpenStack雲平臺搭建。 中航信雲平臺通過打通雲平臺管理網, 把對租戶虛擬機器的監控、日誌審計等流量導入OpenStack管理網路, 並納入統一的監控平臺, 為航信提供7*24小時的技術支援和故障排查服務, 保證網站群系統支撐業務穩定可靠。

經過多年的資訊化建設, 如今的中航信逐漸明確了自己的IT建設思路, 就是選擇開放的x86架構, 將應用逐步從大機、小機向x86遷移, 同時以業界成熟的開源技術方案為基礎, 結合中航信自身的技術優勢, 並輔以自主定制研發。 在中航信看來, 相比大型機和Unix小型機, 開放架構的x86伺服器在計算性能、IO頻寬和虛擬化性能方面已經可以匹敵, 再加上英特爾針對x86平臺的計算性能和能效進行軟硬體的調優, 又進一步提升了中航信IT平臺的虛擬化性能和資料庫性能。另外,更低的維保費用也讓中航信可以更多地投資于創新。而各種豐富的開源解決方案不僅讓中航信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同時也有助於中航信進行業務創新。

新的IT建設思路給中航信帶來了明顯的回報。根據中航信自己的統計,和大型機和小機主導的IT系統相比,x86平臺讓整個資料中心空間節省超過了50%,電力資源節省50%。同時新的系統部署完成上線時間也從以周為單位到以小時為單位。通過向基於x86平臺的IT架構遷移讓中航信收穫了更大的靈活性,更高的效率,最終反應到業務上實現了大幅提升中航信的收益管理水準。

開源架構支撐大資料分析向智慧化發展

民航局預測,2020年中國航空旅客量應該超過七億,年複合增長超過了10%。中航信一方面要面臨互聯網資料的多樣性的要求,包括海量資料的處理、非結構化資料的處理、高複雜性的資料處理;一方面面臨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技術方要求的快速回應的能力。

面對這些挑戰,傳統的資料分析系統根本沒法應付深層次高敏捷性的訪問。中航信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包括對自身運行、開發的人員,技術、管理的高要求,以及對於資料庫開源技術高要求,同時為助力中國航空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來提升其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大資料技術的智慧化成為中航信的應用方向。為此,中航信構建了自己的大資料分析平臺,這個平臺基於Hadoop+Spark+x86來實現,並確立了在物理架構上實現向支持分支機搆的多層資料倉庫演進;資料架構上實現向以“事”(交易)為中心向以“人”(旅客)為中心演進的總體目標。這是因為通過物理架構上實現向支持分支機搆的多層資料倉庫演進實現讓資料離計算更近;通過資料架構上創新,實現不同類型的資料利用不同的工具來實現資料快速安全的訪問。

在這樣的平臺上,中航信結合目大資料分析和資料深度挖掘,提供精准的數位化行銷大資料,包括準確預測分析客戶的出行習慣、座位需求、個性化等服務,説明航空公司通過資料做出業務決策。基於此,航空公司內部能夠通過資料分析一個航班裡面有多少人訂座但未完成付款,多少人訂座並支付成功,或者是否具有占壓行為,是否需要進行清理等進行分析,幫助航空公司第一時間掌握票務資訊;而對於用戶而言,在預定機票時就可以通過前面航段的資訊和歷史准點率,來選擇合適的航班。

今天,中航信利用大資料技術,旅客識別系統日均識別旅客200萬人次,幫助航空公司及時掌握高端旅客出行需求從而第一時間提供服務,大幅提高了個性化服務品質;而附加服務庫存管理系統協助航空公司自動化管理附加服務,每天處理付費座位、特殊餐食需求等申請1萬多單,提高了航空公司的服務效率和品質。

以混合雲、大資料為支撐,實現智慧化機場

為旅客提供從出行準備到抵達目的地全流程的完整資訊服務,特別是包括旅客在機場的服務體驗也是中航信提供的基礎服務之一。圍繞機場的智慧化建設也就成為中航信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基礎。這方面中航信積極推動智慧機場的建設,重點建設新一代民航旅客系統、民航共用雲服務平臺和通用航空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為民航提供有效的支撐。

中航信基於人工智慧、雲計算等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實現資料統一、完整、可用,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商業的整體的主動性和感知以及旅客個性化的商業服務等所有的需求。據中航信機場業務部副總經理王欣介紹,建設智慧機場大體分五大層級,包括智慧運營、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商業。

以智慧安全為例,中航信首先構建了完整的安保平臺,把門禁等一系列的安保監控平臺的搭建,包括人臉識別的技術等等技術來實現統一的資訊平臺監控。其中的人臉識別採用了基於英特爾至強Phi的高性能計算訓練平臺,通過大量的資料訓練出來,再結合基於邊緣計算Movidius平臺的智慧攝像頭把演算法引到前端智慧設備裡面,實現視頻圖像在攝像頭端進行預處理,再把需要的部分圖像上傳伺服器。這樣前端攝像頭和後端伺服器分別對視頻資料的處理,一方面實現頭像的快速準確的識別,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識別速度。

王欣介紹,中航信目前採用的人臉識別技術,當人們在通過安檢通道的時候進行智慧比對,直接讀取乘客身份證裡面的晶片,利用晶片裡面的頭像和本身的頭像進行比對,再經過精確的演算法,實現人臉的抓拍,實現頭像再比對。實現登機口0.1到0.2秒就可以核對一個旅客。

綜上所述,透過中航信在IT架構、大資料技術以及與智慧機場的建設實踐,可以看到中航信正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積極實現一個更開放、更智慧、更貼近“人”的互聯網服務。通過業界成熟的開源技術方案為基礎,結合中航信自身的技術優勢,提高了航空公司操作效率,提升了收益管理水準;通過大資料技術,為旅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通過智慧機場的建設,為旅客提供從出行準備到抵達目的地全流程的完整資訊服務。

又進一步提升了中航信IT平臺的虛擬化性能和資料庫性能。另外,更低的維保費用也讓中航信可以更多地投資于創新。而各種豐富的開源解決方案不僅讓中航信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同時也有助於中航信進行業務創新。

新的IT建設思路給中航信帶來了明顯的回報。根據中航信自己的統計,和大型機和小機主導的IT系統相比,x86平臺讓整個資料中心空間節省超過了50%,電力資源節省50%。同時新的系統部署完成上線時間也從以周為單位到以小時為單位。通過向基於x86平臺的IT架構遷移讓中航信收穫了更大的靈活性,更高的效率,最終反應到業務上實現了大幅提升中航信的收益管理水準。

開源架構支撐大資料分析向智慧化發展

民航局預測,2020年中國航空旅客量應該超過七億,年複合增長超過了10%。中航信一方面要面臨互聯網資料的多樣性的要求,包括海量資料的處理、非結構化資料的處理、高複雜性的資料處理;一方面面臨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技術方要求的快速回應的能力。

面對這些挑戰,傳統的資料分析系統根本沒法應付深層次高敏捷性的訪問。中航信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包括對自身運行、開發的人員,技術、管理的高要求,以及對於資料庫開源技術高要求,同時為助力中國航空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來提升其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大資料技術的智慧化成為中航信的應用方向。為此,中航信構建了自己的大資料分析平臺,這個平臺基於Hadoop+Spark+x86來實現,並確立了在物理架構上實現向支持分支機搆的多層資料倉庫演進;資料架構上實現向以“事”(交易)為中心向以“人”(旅客)為中心演進的總體目標。這是因為通過物理架構上實現向支持分支機搆的多層資料倉庫演進實現讓資料離計算更近;通過資料架構上創新,實現不同類型的資料利用不同的工具來實現資料快速安全的訪問。

在這樣的平臺上,中航信結合目大資料分析和資料深度挖掘,提供精准的數位化行銷大資料,包括準確預測分析客戶的出行習慣、座位需求、個性化等服務,説明航空公司通過資料做出業務決策。基於此,航空公司內部能夠通過資料分析一個航班裡面有多少人訂座但未完成付款,多少人訂座並支付成功,或者是否具有占壓行為,是否需要進行清理等進行分析,幫助航空公司第一時間掌握票務資訊;而對於用戶而言,在預定機票時就可以通過前面航段的資訊和歷史准點率,來選擇合適的航班。

今天,中航信利用大資料技術,旅客識別系統日均識別旅客200萬人次,幫助航空公司及時掌握高端旅客出行需求從而第一時間提供服務,大幅提高了個性化服務品質;而附加服務庫存管理系統協助航空公司自動化管理附加服務,每天處理付費座位、特殊餐食需求等申請1萬多單,提高了航空公司的服務效率和品質。

以混合雲、大資料為支撐,實現智慧化機場

為旅客提供從出行準備到抵達目的地全流程的完整資訊服務,特別是包括旅客在機場的服務體驗也是中航信提供的基礎服務之一。圍繞機場的智慧化建設也就成為中航信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基礎。這方面中航信積極推動智慧機場的建設,重點建設新一代民航旅客系統、民航共用雲服務平臺和通用航空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為民航提供有效的支撐。

中航信基於人工智慧、雲計算等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實現資料統一、完整、可用,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商業的整體的主動性和感知以及旅客個性化的商業服務等所有的需求。據中航信機場業務部副總經理王欣介紹,建設智慧機場大體分五大層級,包括智慧運營、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商業。

以智慧安全為例,中航信首先構建了完整的安保平臺,把門禁等一系列的安保監控平臺的搭建,包括人臉識別的技術等等技術來實現統一的資訊平臺監控。其中的人臉識別採用了基於英特爾至強Phi的高性能計算訓練平臺,通過大量的資料訓練出來,再結合基於邊緣計算Movidius平臺的智慧攝像頭把演算法引到前端智慧設備裡面,實現視頻圖像在攝像頭端進行預處理,再把需要的部分圖像上傳伺服器。這樣前端攝像頭和後端伺服器分別對視頻資料的處理,一方面實現頭像的快速準確的識別,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識別速度。

王欣介紹,中航信目前採用的人臉識別技術,當人們在通過安檢通道的時候進行智慧比對,直接讀取乘客身份證裡面的晶片,利用晶片裡面的頭像和本身的頭像進行比對,再經過精確的演算法,實現人臉的抓拍,實現頭像再比對。實現登機口0.1到0.2秒就可以核對一個旅客。

綜上所述,透過中航信在IT架構、大資料技術以及與智慧機場的建設實踐,可以看到中航信正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積極實現一個更開放、更智慧、更貼近“人”的互聯網服務。通過業界成熟的開源技術方案為基礎,結合中航信自身的技術優勢,提高了航空公司操作效率,提升了收益管理水準;通過大資料技術,為旅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通過智慧機場的建設,為旅客提供從出行準備到抵達目的地全流程的完整資訊服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