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下豬場謹防”脫肛現象”的發生

近日, 本人瞭解到很多養豬專業戶和部分豬場">養豬場出現了“脫肛現象”。

我們經常所說的“脫肛”就是豬的直腸脫垂, 是由於直腸受到壓力後, 從肛門翻出造成的。

脫腔在豬的任何年齡, 任何季節均可發生, 以商品豬(5—100kg)體重多見, 多以冬季出現, 脫肛小可影響生長發育, 大可導致豬只死亡。

症狀:以外觀症狀判斷是否脫肛, 主要是豬的大腸末端、肛門裡側的部分脫出到肛門外, 輕度的不會出現異常現象, 較重的脫出部分表現水腫、潰爛、出血, 嚴重的會出現大腸全部脫出。

發病率:不同年齡的豬都有可能發生直腸脫垂。

據報導1.5~3個月齡的豬發病率最高, 一般情況下發病率約0.5%~1%。 但天氣從寒冷到潮濕變化時發病率提高, 有時可高達10%。

發病原因:豬的直腸被固定在一個複雜的網狀結構中, 所以正常情況下不會因排便而脫出, 但由於一些疾病或物理等因素使這個支撐結構變弱或過度受壓時, 就會發生脫垂。 有些豬在排大便時, 部分直腸粘膜可發生一過性脫出;有時豬在咳嗽時, 也會發生這種現象。 可以推測這種豬在有某些誘發因素時, 極有可能發生完全性脫垂。 引起直腸脫垂的原因很複雜, 總體上有如下幾個因素:

1、飼料因素:飼料中某些成分變性或黴變、突然更換飼料、飼料中粗纖維過少(如缺乏麩皮、大麥等)或飼料中粗飼料過多、飼料中高水準的鈣(如有用蛋雞料喂豬,

導致鈣在尿道中形成結石引起阻塞)等都可能引起直腸脫出。

2、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導致的嚴重炎症, 刺激直腸發生脫垂。 高的直腸脫垂發病率, 可能與豬瘟有關。 有些疾病引起的便秘也可繼發直腸脫垂。 咳嗽可引起腹壓增高, 因而發生直腸脫垂。 但很少由於腹瀉造成直腸脫垂的。

3、物理因素:飼養密度大, 豬舍寒冷, 豬群紮堆, 如果豬發生咳嗽, 則極易發病。 在坡度較大的定位欄中飼養或拴系在坡上, 母豬分娩、高密度運輸時, 都可造成腹壓增大, 而發生直腸脫出。

4、遺傳因素:可以肯定直腸脫垂與遺傳有關, 曾發現一頭與約克夏公豬配種的母豬所產仔豬的直腸脫垂發病率比—般豬高出3.3倍。

近親交配, 可使遺傳缺陷表現出來, 發病幾率增大。

控制錯設:

1·飼喂合格的全價料, 建議常年添加優質脫黴劑。

2·防止驚嚇, 減少應激, 在轉群時要輕提輕放, 同時在冬季注意保暖, 並防止近親交配。

3·對已脫出的豬只, 要及時隔離並進行荷包式縫合, 在縫合時首先用消毒藥水把針、線、剪刀、手術用具和手臂以及肛門所脫出的部分進行清洗消毒, 對水腫的要用手輕擠把水腫的地方擠消, 如果潰爛應剝去爛肉清洗乾淨, 然後輕輕送入肛門內, 然後縫合, 最主要的是手術完後用地米和青黴素進行後海穴注射, 用量酌情連用2—3次, 效果極佳, 3—5天內即恢復正常。

重點推薦治療方法:往往治療豬脫肛, 多數人採取縫住肛門法, 以防止直腸移出,

治癒率較低, 且時間長了, 副作用大, 如豬排便不暢, 食欲不振, 病情加重等。 筆者在長期養豬實踐中, 摸索出了一種快速治癒豬脫肛的新方法, 收效很好, 現將其操作及藥物配製方法介紹如下:

1、將豬後軀固定, 用生理鹽水洗淨脫出肛腸, 撒布消炎粉。

2、將已製成的藥柱卷點燃後吹滅明火, 以煙炙熏脫出的肛腸表面, 刺激局部神經血管, 促使脫出腸管收縮, 自動復原, 且以後不會再脫出, 而病豬努責現象亦隨之停止。

3、藥柱卷配製方法:取枯艾葉50-100克, 石菖蒲25-50克, 冰片粉少許, 三者交替混放, 用粗紙卷成圓柱形, 用漿糊粘住, 烤幹即成。

此法簡便易行, 成本低廉, 養豬戶可自己動手治療。 但是, 我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保健獸醫, 還是希望各豬場老闆能夠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儘量不讓自己的豬出現“脫肛現象”。 一旦出現肯定會有損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