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電力鷹的“不將就”

行業, 對於每個人來說, 都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選擇。 如何進行行業選擇, 有些人是出於興趣, 更多人是出於經濟和發展的考慮。 不巧的是, 經濟和行業的走勢, 永遠都讓人難以捉摸。 就是這諸多的因素, 促成了當下許多電力人的時代性焦慮。

不自覺得把電氣和電腦拿來比較。 還記得08年高考報志願的時候, 電氣雖然不至於萬人搶, 但也是個香餑餑。 電算機呢, 當時最流行的說法是, 是個學校就開電腦專業、學電腦的人已經滿大街都是了。 可誰又能預見, 不到十年, 電腦風聲水起, 而電氣卻日漸乏力。

這樣的形勢終歸會尷尬一些人。

混跡電力圈有一定年頭的人, 面臨的尷尬頂多就是輝煌不再, 但好歹前些年的“黃金盛世”早已讓他們盆滿缽滿。 真正為難的, 是剛剛進入、正在進入和即將進入電力圈的年輕人。 剛進入電力圈的人, 無助, 無奈。 即將進入電力圈的人, 躊躇, 迷茫。 高考填志願那一刹, 是我們選專業;而走上這條路之後, 慢慢的, 好像就只剩下被選擇的份兒了。

這樣的情緒我也經歷過一段時間。 2015年碩士畢業, 面臨工作的選擇。 當時對自己有幾個很清晰的認知:一、我不是單純求安穩混日子熬時間的人;二、我“身家清白”, 沒什麼背景和乾爹可以依靠;三、那種剛工作就能看到退休的生活讓我害怕。 最後, 我放棄了國網, 選擇了一家業內聲望很高的電力設計院。

在電力, 沒背景基本等於沒仕途, 我不爭權力, 好歹要爭口氣, 安心積累與學習, 起碼有機會成長為技術大拿。

實際上, 這才是一個夢魘的開始。 電力設計行業越發不景氣, 讓我擔心待下去是否會朝不保夕。 大量無技術含量的工作, 仿佛連我想要急速成長煉就一身鎧甲的機會都在一點點地剝奪。 更恐怖的是, 即使遇到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卻因與所學方向差距過大, 完全不順手。

說到這裡, 很多電力人都會有共鳴——不順心, 不得志。 誰都無法改變電氣行業如今的局面, 但好在選擇權在我們手上。 太多的人選擇了“將就”, 卻又心有不甘, 所以知乎上的 “噴子”比比皆是。 我是選擇“不將就”的少數派,

最終跳出了國企, 未轉行, 但也是另一個環境重新開始。

我並不是勸導所有不想將就的人都要選擇跳槽這條路, 畢竟但凡改變都需要有代價的。 相比於“將就”的不作為, “不將就”是立場和態度, 而有所為才是唯一的出路。

有所為, 可以是轉行, 可以是跳槽, 也可以是在原來工作崗位上狹縫中求希望, 等等。 在各種選項中, 只要你的心是定的, 往前走總會有不同的光景。 同時, 在生活中卻總存在著這樣的情況, 很多人高呼奮鬥口號, 卻在原地徘徊。 當下的時代, 太多的可能性, 太多的機會, 但任何機會都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我沒必要立太鮮明的旗幟, 不提倡破釜沉舟, 也不反對騎驢找馬, 但反感空喊口號的喧囂。

電力行業的體制色彩太強,

跳槽的情況和互聯網行業很是不同, 從體制內跳槽註定是一張單程票, 出去了就基本別想回頭, 這也是很多人對工作再不滿, 卻不敢跳槽的原因。 從原單位離職後, 也有幾個同批入職的朋友陸陸續續離職,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個規律, 真正離職的往往平常不作喧囂, 而暗自鋪好了路的, 他們的心是定的。 而生活中總在諮詢“電氣專業有什麼出路?”“你去哪兒了, 有什麼推薦?”“你是從哪兒找到的新工作?”諸如此類問題的人, 往往走不了, 他們往往會成為國企這鍋溫水裡的青蛙。 其實這就是一種“將就”, 當你選擇將就著生活, 又哪來的底氣要求生活給你驚喜。

我是從央企出來的, 我很少對老東家進行評判, 並不是說我無怨言,

而是太清楚這種抱怨毫無意義。 我不喜歡跟“將就”的人多解釋離職後的去向, 並不是說我清高, 而是你我本就不是同道中人, 我的選擇不適合你。 說這麼多, 主要是為了表明這樣的一種立場, 在不妥協的路上, 你需要將“不想將就”變成“不將就”, 少去空“想”, 多些實幹。

我的碩士室友, 不想從事電力行業, 一早潛心金融, 畢業也成功轉行金融, 每年他的年終獎都會讓我“懷疑人生”, 但光環背後是他無數個學習金融到自習室熄燈的夜晚。

我一個朋友, 在設計院苦熬數日後, 也終於不看好設計前景, 同時也明白了對科研的渴望, 申請了某高校的博士, 直到快入學的時候, 遞交了辭職申請, 一個帥氣的轉身, 然後走人。

像前面提到的, 我之前的工作像夢魘一樣,為了找一個合適的出口,光是招聘資訊就看了成百上千條,研究所有招聘資訊間的相關性,比應屆時更認真地探索行業的可能性和多樣性,最後也算是“五百次回眸換來了一次相遇”。如果你以為找工作只是在搜索欄中輸入“電氣”“電氣工程師”等通用字眼,那你真的可能只是來玩玩的。

“不將就”源自於你內心深處尚存的“上進心”。上進心,心向上方更高遠的天地,保持前進的動力,懷有良好的心態。“上”、“進”、“心”三個字恰恰暗示了我們需要的方向、方法和態度。

“上”: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要理清當前的狀態哪裡讓你不爽。你想要成長,就要放棄安穩的狀態;想要安逸,就別嫌生活太過平淡;想要刺激,就別沉迷於四平八穩的環境。看看天,知道志向在哪;看看地,找找路的方向。

“進”:知道想要什麼,也得問問自己怎麼得到。要讓自己勇敢的邁出去,前進才是最終目的。沒有“進”的“上”只會是原地踏步。太多的人心懷高遠,卻不見成長,只是他們從未真正下功夫。你想跳槽,卻不去研究市場行情;你想轉行,卻不往心儀的方向深入。對於你的夢想,我也只能說“Keep dreaming”。前進的路往往是你光著腳一步步走出來的,痛的真切,才是成長。

“心”:在複雜的行業、經濟、工作環境中,良好的心態極其重要。如果你總是心懷感激,你的一生就是感激的一生;如果你總是心懷抱怨,你的一生就是充滿牢騷的一生;如果你總是心懷奮鬥,你將成長為一個威武雄壯的鬥士。少些抱怨,多些堅韌;少些猶豫,多些篤定。心態才是你的擺渡人,沮喪的時候加個油,懈怠的時候提個醒。心智平衡著生活的萬象,也平衡著我們前進的步調。

你我都是電力人,我們太清楚當下行情的不理想。但我們也僅只是一個個體,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往往抱怨著行業的不景氣,卻在摧殘著自己的生活品質。行業不景氣,但自己依舊可以活得精彩。少抱怨,多行動,只要你的心是定的,每一種付出都會是好因果。始終懷揣“不將就”,踏實篤行。至於大行業如何,我們管不了,也背負不了,但你自己的未來,卻只在你自己手中。

所以,你更願意選擇踏實的規劃一下,還是繼續抱怨呢?

作者,文刀

我之前的工作像夢魘一樣,為了找一個合適的出口,光是招聘資訊就看了成百上千條,研究所有招聘資訊間的相關性,比應屆時更認真地探索行業的可能性和多樣性,最後也算是“五百次回眸換來了一次相遇”。如果你以為找工作只是在搜索欄中輸入“電氣”“電氣工程師”等通用字眼,那你真的可能只是來玩玩的。

“不將就”源自於你內心深處尚存的“上進心”。上進心,心向上方更高遠的天地,保持前進的動力,懷有良好的心態。“上”、“進”、“心”三個字恰恰暗示了我們需要的方向、方法和態度。

“上”: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要理清當前的狀態哪裡讓你不爽。你想要成長,就要放棄安穩的狀態;想要安逸,就別嫌生活太過平淡;想要刺激,就別沉迷於四平八穩的環境。看看天,知道志向在哪;看看地,找找路的方向。

“進”:知道想要什麼,也得問問自己怎麼得到。要讓自己勇敢的邁出去,前進才是最終目的。沒有“進”的“上”只會是原地踏步。太多的人心懷高遠,卻不見成長,只是他們從未真正下功夫。你想跳槽,卻不去研究市場行情;你想轉行,卻不往心儀的方向深入。對於你的夢想,我也只能說“Keep dreaming”。前進的路往往是你光著腳一步步走出來的,痛的真切,才是成長。

“心”:在複雜的行業、經濟、工作環境中,良好的心態極其重要。如果你總是心懷感激,你的一生就是感激的一生;如果你總是心懷抱怨,你的一生就是充滿牢騷的一生;如果你總是心懷奮鬥,你將成長為一個威武雄壯的鬥士。少些抱怨,多些堅韌;少些猶豫,多些篤定。心態才是你的擺渡人,沮喪的時候加個油,懈怠的時候提個醒。心智平衡著生活的萬象,也平衡著我們前進的步調。

你我都是電力人,我們太清楚當下行情的不理想。但我們也僅只是一個個體,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往往抱怨著行業的不景氣,卻在摧殘著自己的生活品質。行業不景氣,但自己依舊可以活得精彩。少抱怨,多行動,只要你的心是定的,每一種付出都會是好因果。始終懷揣“不將就”,踏實篤行。至於大行業如何,我們管不了,也背負不了,但你自己的未來,卻只在你自己手中。

所以,你更願意選擇踏實的規劃一下,還是繼續抱怨呢?

作者,文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