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豪連夜包機赴泰只為買3條魚,揭秘你不知道的昆明鬥魚江湖

“獅王鬥魚張開尾鰭, 向對方誇示, 顯得非常活躍。 ”12月15日, 鬥魚愛好者陳霄霆的家中, 三四個人圍著一個小魚缸, 魚缸裡有兩條鬥魚正在對峙。

圍觀的齊成宇搖頭歎道:“獅王鬥魚還是太年輕, 一上來把套路都施展得差不多了。 ”話音剛落, 獅王鬥魚一個俯衝, 咬住黑將軍的上嘴唇, 不料身強體壯的黑將軍不但巧妙化解還順勢咬住對方胸鰭。 10多秒後, 獅王鬥魚拖著殘破的胸鰭向後逃竄, 陳霄霆將網兜伸入魚缸, 阻止了黑將軍的追擊。

“這就是鬥魚的樂趣, 不到最後一刻, 永遠不知道結果。 ”雖然輸了, 齊成宇依舊很開心, 掏出一袋手工魚食遞給對手。 這就是目前在昆明新興的一項運動——鬥魚。

事實上, 鬥魚並非只是兩條魚打鬥那麼簡單, 從選購到訓練, 從伙食到心理, 都有很深的學問。

選購

戰鬥值高的搏擊鬥魚售價不菲

陳霄霆的職業是大學教師, 飼養鬥魚已有3年。 12月16日上午, 他來到園博花鳥市場的一家水族館, 這是個專營泰國鬥魚的店鋪。 “泰斗分觀賞型和搏擊型兩種, 兩者從選購到飼養都天差地別, 門口的是觀賞型的, 看上去很好看, 但打起架來不行。 ”陳霄霆對本報記者說。

記者發現, 門口的鬥魚遊起來很慢,

但搏擊鬥魚遊速很快, 湊近一看, 整個魚體滿是肌肉, 嘴巴很大, 牙齒也很鋒利, 視覺衝擊感很強。

”每個玻璃缸裡都放著一片腐爛的葉子, 水質非常渾濁。 “這種水能養魚嗎?”面對記者的提問, 蘇正剛笑道:“這種葉子叫欖仁葉, 鬥魚喜歡酸性水質, 這種葉子漚出來的水更適合它們生長。 ”據他介紹, 觀賞鬥魚最好的是15元一條, 搏擊鬥魚最差的也要35元一條, “像魚缸裡的, 每條要賣到200多元, 好魚當然要用好水啦!”

觀賞鬥魚

陳霄霆將魚撈入可樂瓶後拿在手裡猛烈搖晃起來。 “一般的魚晃個十幾次就暈了, 能歷經上百次搖晃不暈不倒, 還保持泳姿的才是上品。 ”果不其然, 才被晃了20多次這條魚就支撐不住, 翻了白肚皮。

搏擊類鬥魚

“在我一個中端玩家看來, 昆明市場上的泰斗品質不行, 我和周圍的魚友已經很久沒在本地買魚了。 ”陳霄霆說, “廣州也有很多人玩搏擊鬥魚, 那邊的魚不但品種多, 戰鬥力也比昆明的要好。 ”

瘋狂

土豪玩家連夜包機赴泰買鬥魚

龍虎成是昆明某知名鬥魚群的群主, 由於家境殷實, 又酷愛鬥魚, 隔三差五就打“飛的”出國買魚。 “國內鬥魚基本都是雜交3代以上, 血統不純, 基因不行。 再加上兩地氣候、水質差異, 戰鬥力上始終差點意思。 ”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去年8月份他和一些魚友包機去泰國買魚, “當時加溫棒壞了, 水溫飆升到70多度,回家一看所有的魚都快熟了。”傷心之餘,他決定連夜包一架飛機前往泰國。“一開始還想指不定多貴呢,一打聽才要15萬,我們有近十個人,就包了一架飛機過去了,結果還不錯,買到了三條小極品。”

泰國鬥魚比賽

在泰國,飼養鬥魚已有上千年歷史,就跟國內鬥雞、鬥牛一樣,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符號。

在泰國,通常是幾代人經營一個漁場,每個魚塘裡只養一種鬥魚,最大程度地保證血統純正。

此外,當地計價方式也很特別,“兩條500元的鬥魚PK,勝出的那條價格就是1000元,因為打輸的那條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得給點‘養傷錢’。”龍虎成說,但再高也不會超過2000元,“畢竟泰斗的壽命只有三年,能打的時間只有兩年左右。”

泰國鬥魚比賽

龍虎成表示,目前泰國鬥魚除了東南亞國家,最大的消費國就是中國,“開始是廣東人玩,然後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玩的人也多了起來,現在擴大到全國。”“朱拉漁場”負責人頌猜說,7個魚塘出魚100萬尾左右,每年銷售額有200萬,五成左右的利潤。

訓練

常備十餘條“沙包魚”當陪練

把鬥魚買回家來還不算完事,還得經常訓練。陳霄霆的客廳裡有一個數米長的檯子,擺著十多個魚缸。“常見方式是給鬥魚照鏡子,魚兒不能辨別鏡子裡是誰,會向鏡子做誇示性動作。”說著他拿起一面鏡子貼在魚缸壁上,缸裡的魚頓時向鏡中的自己發起攻擊。

陳霄霆家的部分鬥魚

第二種是用一根圓木棍輕點魚尾,使魚做到迅速而且準確無誤的回身咬木棍。接下來輕拍魚體兩側使魚做甩頭攻擊,同樣要求的是要準確無誤的咬中木棍。極大地提升其攻擊力和耐力。

陳霄霆家的部分鬥魚

第三種則是實戰訓練。陳霄霆說:“一條優秀的鬥魚一生中可能會打死無數條‘沙包魚’。”沙包魚是戰鬥力稍差一些的鬥魚,說白了就是陪練,“我的十多缸魚裡只有兩條主魚,其他的都是沙包,打死打傷隨時更換。”

要想主魚的戰鬥力強,沙包魚也不能太弱,陳霄霆的每條沙包魚都不低於300元,“基本兩個月就換一批。

陳霄霆家的部分鬥魚

為了增強鬥魚體質,鬥魚的伙食必須自己做。他每個週末都會去市場買些上好的牛肉、雞蛋、河蝦和胡蘿蔔,剁碎後做成肉糜當做魚食。

由於泰斗是熱帶魚,冬天需要加熱棒,“我用的是800瓦的加熱棒,每個月的電費400多,單就飼養而言,每個月開銷在1500元左右。”“我覺得有一門愛好不容易,也就沒考慮太多,只要生活還能過得去,我想我會一直玩下去。”

打鬥

聰明的鬥魚打輸了有的會抑鬱

每個月陳霄霆都會和魚友們小聚,聊聊最近淘換到什麼好魚,或者是一些養魚的經驗和心得,但最終都會以一場PK收尾。

陳霄霆的魚友們

談笑間,兩條魚被放入實戰魚缸,張開魚鰭相互對峙,“好像古時候的士兵拿著長矛,隨時準備刺向敵人。”

經過一番比鬥,田魏的魚敗下陣來,向後逃去,“這是泰斗認輸的標誌,要立即阻止另一條魚追擊,不然它會把鬥敗的魚活活咬死。”

由於愛魚輸了,田魏將一袋手工魚食遞給何勁嵩,“我們的賭注一般不涉及金錢,大多是魚食、沙包魚之類的。”為了避免疲勞,任何一條魚,一天內都不能連續參加兩場打鬥。打輸的魚回去後得改善伙食,增加營養,“同時鬥魚是種很聰明的魚,會鬧情緒,甚至有點‘玻璃心’,一旦輸了會抑鬱很長時間。”

龍虎成說,每個季度泰國都會舉辦搏擊鬥魚比賽,獎金最高能達到幾十萬。“一旦在比賽中獲得冠軍,這魚的價格就像火箭一樣猛漲,飼主也會跟著出名。”正是這份殊榮和豐厚回報,吸引著眾多鬥魚愛好者不計成本地培養好魚。

泰國鬥魚比賽

近年來,昆明魚友出國比賽的例子越來越多。

市場

業內稱昆明鬥魚產業鏈已超過千萬元

幾天下來,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內的園博、景星、春苑三大花鳥市場,從2014年至今,園博花鳥市場的泰斗專賣店從2家增加到8家,其他店鋪主營別的魚種同時兼售鬥魚,景星、春苑市場情況大同小異。據景星花鳥市場辦公室負責人孫立介紹,從2013年初至今,銷售鬥魚商戶數量明顯增加,“品類也越來越高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整個昆明市場泰斗年銷售額在700萬左右,位居觀賞魚第一,排名第二的錦鯉僅在500萬元。”他介紹,昆明市民玩觀賞類的鬥魚比較多,“搏擊鬥魚是這幾年才逐漸興起的。大概占了總體銷售額的五分之二。

中國鬥魚

“不久前朋友圈被一條《泰國鬥魚身披泰國旗顏色 拍出萬元天價》的新聞刷屏了,許多朋友說小小的一個鬥魚居然能這麼值錢。”昆明雲錦觀賞魚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門市負責人黃孟笑道,搏擊鬥魚目前帶火了周邊的一批產業。

黃孟說,目前在昆明已經形成以鬥魚為主產業鏈,“加上鬥魚銷售額,總產值保守估計在1500萬元左右。”

釋疑解惑

“國鬥”為何沒有“泰斗”善戰?

眾所周知,泰斗原來是一種野生魚類,野生鬥魚體色單一,種類也沒那麼豐富。幾百年前,人們發現了它們好鬥的習性,便有意識地將其培養選育,使其大放異彩。

究其根源,“中國鬥魚”(下稱國鬥)人工飼養時間短,“任何一項動物競技類運動都需要時間作為積澱,相比鬥雞、鬥牛幾百年的歷史,國鬥人工飼養的時間不過三十年,歷史底蘊不足。”

“目前從事養殖國鬥的人少,懂得飼養、優選、優育的人才更少。”他以金魚為例,起初也只是鯽魚,經過人類有意識地選擇後,立馬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中國的國魚。“國鬥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多,愛好者也少,極大限制了發展。”

第三個是銷售工序不規範,無論國鬥和泰斗,習性都很善鬥,然而泰斗銷售時都是分開裝的,國鬥經常是一群裝在水很淺的大盆裡讓顧客挑選,很多魚身上都帶傷,品相不好自然賣不出去。

最後就是文化和環境的因素,中國自古崇尚以和為貴,對培養動物打鬥多少會覺得不適應。

程華斌呼籲相關部門重視國鬥市場,有意識地加大投資,積極宣傳,引導更多水產養殖人才和愛好者進入該領域,“另外,還要規範漁場的運輸管理,杜絕攜帶寄生蟲的‘野貨’進入市場,多管齊下,讓國鬥成為下一個金魚,早日出口創匯。”

水溫飆升到70多度,回家一看所有的魚都快熟了。”傷心之餘,他決定連夜包一架飛機前往泰國。“一開始還想指不定多貴呢,一打聽才要15萬,我們有近十個人,就包了一架飛機過去了,結果還不錯,買到了三條小極品。”

泰國鬥魚比賽

在泰國,飼養鬥魚已有上千年歷史,就跟國內鬥雞、鬥牛一樣,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符號。

在泰國,通常是幾代人經營一個漁場,每個魚塘裡只養一種鬥魚,最大程度地保證血統純正。

此外,當地計價方式也很特別,“兩條500元的鬥魚PK,勝出的那條價格就是1000元,因為打輸的那條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得給點‘養傷錢’。”龍虎成說,但再高也不會超過2000元,“畢竟泰斗的壽命只有三年,能打的時間只有兩年左右。”

泰國鬥魚比賽

龍虎成表示,目前泰國鬥魚除了東南亞國家,最大的消費國就是中國,“開始是廣東人玩,然後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玩的人也多了起來,現在擴大到全國。”“朱拉漁場”負責人頌猜說,7個魚塘出魚100萬尾左右,每年銷售額有200萬,五成左右的利潤。

訓練

常備十餘條“沙包魚”當陪練

把鬥魚買回家來還不算完事,還得經常訓練。陳霄霆的客廳裡有一個數米長的檯子,擺著十多個魚缸。“常見方式是給鬥魚照鏡子,魚兒不能辨別鏡子裡是誰,會向鏡子做誇示性動作。”說著他拿起一面鏡子貼在魚缸壁上,缸裡的魚頓時向鏡中的自己發起攻擊。

陳霄霆家的部分鬥魚

第二種是用一根圓木棍輕點魚尾,使魚做到迅速而且準確無誤的回身咬木棍。接下來輕拍魚體兩側使魚做甩頭攻擊,同樣要求的是要準確無誤的咬中木棍。極大地提升其攻擊力和耐力。

陳霄霆家的部分鬥魚

第三種則是實戰訓練。陳霄霆說:“一條優秀的鬥魚一生中可能會打死無數條‘沙包魚’。”沙包魚是戰鬥力稍差一些的鬥魚,說白了就是陪練,“我的十多缸魚裡只有兩條主魚,其他的都是沙包,打死打傷隨時更換。”

要想主魚的戰鬥力強,沙包魚也不能太弱,陳霄霆的每條沙包魚都不低於300元,“基本兩個月就換一批。

陳霄霆家的部分鬥魚

為了增強鬥魚體質,鬥魚的伙食必須自己做。他每個週末都會去市場買些上好的牛肉、雞蛋、河蝦和胡蘿蔔,剁碎後做成肉糜當做魚食。

由於泰斗是熱帶魚,冬天需要加熱棒,“我用的是800瓦的加熱棒,每個月的電費400多,單就飼養而言,每個月開銷在1500元左右。”“我覺得有一門愛好不容易,也就沒考慮太多,只要生活還能過得去,我想我會一直玩下去。”

打鬥

聰明的鬥魚打輸了有的會抑鬱

每個月陳霄霆都會和魚友們小聚,聊聊最近淘換到什麼好魚,或者是一些養魚的經驗和心得,但最終都會以一場PK收尾。

陳霄霆的魚友們

談笑間,兩條魚被放入實戰魚缸,張開魚鰭相互對峙,“好像古時候的士兵拿著長矛,隨時準備刺向敵人。”

經過一番比鬥,田魏的魚敗下陣來,向後逃去,“這是泰斗認輸的標誌,要立即阻止另一條魚追擊,不然它會把鬥敗的魚活活咬死。”

由於愛魚輸了,田魏將一袋手工魚食遞給何勁嵩,“我們的賭注一般不涉及金錢,大多是魚食、沙包魚之類的。”為了避免疲勞,任何一條魚,一天內都不能連續參加兩場打鬥。打輸的魚回去後得改善伙食,增加營養,“同時鬥魚是種很聰明的魚,會鬧情緒,甚至有點‘玻璃心’,一旦輸了會抑鬱很長時間。”

龍虎成說,每個季度泰國都會舉辦搏擊鬥魚比賽,獎金最高能達到幾十萬。“一旦在比賽中獲得冠軍,這魚的價格就像火箭一樣猛漲,飼主也會跟著出名。”正是這份殊榮和豐厚回報,吸引著眾多鬥魚愛好者不計成本地培養好魚。

泰國鬥魚比賽

近年來,昆明魚友出國比賽的例子越來越多。

市場

業內稱昆明鬥魚產業鏈已超過千萬元

幾天下來,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內的園博、景星、春苑三大花鳥市場,從2014年至今,園博花鳥市場的泰斗專賣店從2家增加到8家,其他店鋪主營別的魚種同時兼售鬥魚,景星、春苑市場情況大同小異。據景星花鳥市場辦公室負責人孫立介紹,從2013年初至今,銷售鬥魚商戶數量明顯增加,“品類也越來越高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整個昆明市場泰斗年銷售額在700萬左右,位居觀賞魚第一,排名第二的錦鯉僅在500萬元。”他介紹,昆明市民玩觀賞類的鬥魚比較多,“搏擊鬥魚是這幾年才逐漸興起的。大概占了總體銷售額的五分之二。

中國鬥魚

“不久前朋友圈被一條《泰國鬥魚身披泰國旗顏色 拍出萬元天價》的新聞刷屏了,許多朋友說小小的一個鬥魚居然能這麼值錢。”昆明雲錦觀賞魚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門市負責人黃孟笑道,搏擊鬥魚目前帶火了周邊的一批產業。

黃孟說,目前在昆明已經形成以鬥魚為主產業鏈,“加上鬥魚銷售額,總產值保守估計在1500萬元左右。”

釋疑解惑

“國鬥”為何沒有“泰斗”善戰?

眾所周知,泰斗原來是一種野生魚類,野生鬥魚體色單一,種類也沒那麼豐富。幾百年前,人們發現了它們好鬥的習性,便有意識地將其培養選育,使其大放異彩。

究其根源,“中國鬥魚”(下稱國鬥)人工飼養時間短,“任何一項動物競技類運動都需要時間作為積澱,相比鬥雞、鬥牛幾百年的歷史,國鬥人工飼養的時間不過三十年,歷史底蘊不足。”

“目前從事養殖國鬥的人少,懂得飼養、優選、優育的人才更少。”他以金魚為例,起初也只是鯽魚,經過人類有意識地選擇後,立馬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中國的國魚。“國鬥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多,愛好者也少,極大限制了發展。”

第三個是銷售工序不規範,無論國鬥和泰斗,習性都很善鬥,然而泰斗銷售時都是分開裝的,國鬥經常是一群裝在水很淺的大盆裡讓顧客挑選,很多魚身上都帶傷,品相不好自然賣不出去。

最後就是文化和環境的因素,中國自古崇尚以和為貴,對培養動物打鬥多少會覺得不適應。

程華斌呼籲相關部門重視國鬥市場,有意識地加大投資,積極宣傳,引導更多水產養殖人才和愛好者進入該領域,“另外,還要規範漁場的運輸管理,杜絕攜帶寄生蟲的‘野貨’進入市場,多管齊下,讓國鬥成為下一個金魚,早日出口創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