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論據運用存在的問題及搶分策略

葉聖陶先生認為, 發議論的人於表示判斷之外, 還要“說出所以得到這判斷的依據與路徑來”。 而這判斷的依據與路徑, 就是我們所謂的論據。

論據就是闡述或論證論點的依據, 作者闡述自己觀點的理由。 論據是為論述論點服務的, 因此它必須和論點有內在的統一性。 如果論據與論點不一致, 不但論述不了論點, 而且會妨礙文章思路的連貫性, 破壞文章結構的完整性。 那麼議論文中的論據又有怎樣的特點呢?

一、論據的特點

首先, 論據要真實。 論據一定要把事實的內部外部剖析得清楚, 認識得明白,

事例的因果含蘊推闡得正確, 審核得得當, 不然就不配做議論的依據。 也因此, 虛構的事實是不能夠作為議論文的論據的。

其次, 論據要準確、可靠。 準確、可靠是論據的最基本要求, 不準確、不可靠的論據必然會影響到論證的品質。 論據不準確, 是一種硬傷。 就是準確的例證, 也要精選那些最為突出、最為鮮明、最具雄辯性的點去論證我們的觀點。

再次, 論據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論據運用時要注意它是不是有代表性, 是不是孤立的。 如果不具備典型性, 不具備代表性, 就屬於孫紹振教授所說的“孤證”, 論述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礎。

議論文的論據從性質上看, 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具體的、個別的;一種是普遍的、概述性的。 孫紹振認為:“按議論文最嚴格的要求,

那就是特殊的事例與普遍概括的結合, 力求在時間上、空間上有最大的涵蓋面。 ”因此在運用論證的時候, 一定要綜合運用這兩種類型的論據。

但是我們同學在運用論據的時候, 會出現很多問題, 主要表現在所用論據本身的問題, 和運用論據時存在的問題兩大方面。

二、所用論據本身的問題及搶分策略

一)所用論據本身的問題

我們同學在引用論據的時候, 論據本身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論據素材陳舊;論據不典型, 沒有代表性;論據是虛構的, 沒有說服力等。

1.論據素材陳舊

我們同學在選用素材的時候, 由於積累不豐厚, 加上考場作文的緊張氣氛, 往往想不到比較新穎的例子, 就只能選擇比較陳舊的素材來作為自己的論據。

我們先來看一段文字:

司馬遷從42歲時開始寫《史記》, 60歲完成, 但他20歲後就開始收集史料, 實地採訪。 如果司馬遷沒有幾十年如一日提高生命的密度, 怎麼會有“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這部偉大著作的誕生呢?

……

王羲之, 東晉有名的書法家。 他的成功在於每天努力堅持練字, 而每次練完後就在家邊一口池塘裡洗筆, 日復一日, 池塘竟成了“墨池”, 而他也成為了一代有名的書法家。 王羲之闡釋的只有:珍惜時間, 努力, 努力, 再努力, 提高生命的密度, 成功才有了可能。

……

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夜以繼日地工作。 每天早上九點鐘, 他就到大英博物館去, 一直工作到晚上七點鐘才回家, 晚飯後, 又繼續工作,

一直到深夜, 常常是通宵達旦。 十分疲倦時就在沙發上睡一兩個小時, 然後又繼續工作。 即使在室內休息來回走動, 腦子裡還在思索。 正因為馬克思注意提高生命的密度, 才有偉大《資本論》的問世。

這是一篇名為《提高生命密度, 豐富生命內涵》的高考標杆卷作文中所運用的事例論據, 文章運用了三個事例論據, 分別涉及司馬遷、王羲之和馬克思這三個人物, 雖然這三個事實論據與所論述的觀點是比較一致的, 但選用的素材非常陳舊, 人皆盡知, 而且也被人用濫了, 沒有任何新鮮感, 難免會降低文章的品味。 關鍵是在敘述的時候, 小作者是非常詳細地去敘述, 而不是用概述的語言, 削弱了文章的論述的力度。

2.論據不經典,

沒有代表性

議論文的論據要有典型性, 至少能代表一種類型的社會現象。 而我們很多同學在選用論據的時候, 沒有注意到這方面的要求, 一般如果會選擇發生在自己、同學、父母等身上的事作論據。 而這些事又沒有典型性, 不具代表性。

一個高三生每天焦頭爛額地與題海作戰, 成績名列前茅。 在其他人看來, 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他的學習很成功, 可是, 他有一個缺點——他沒有理想, 他只知道死做題, 在不做題的其餘時間裡他會感到前途迷茫, 他充實不了自己, 只能通過湮滅在題海中來掩蓋自己對前途的迷惑, 他也不主動參加各種活動釋放自己, 他的心目中只有“高分”、“狀元”與“金榜題名”, 他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 這時,我們難道還會把他當作成功的人嗎?

一個連目標都沒有的人,一個被學習擺弄的“做題機器”,他的心靈似乎處於空洞的狀態,他似乎生活得很充實,可他只有外殼,空洞的外殼,他沒有思想沒有信仰,看到這樣的人我們會不寒而慄,社會怎麼會接納一個連思想都沒有的人!他就像一台壞了的機器,時時刻刻在來回擺動,可它是沒有目的的擺動,做的都是無用功!

這是一個高一的孩子寫的《擁有信仰是成功的重要條件》的一段。客觀地說,這位小作者運用論據論述分析的時候,還是做得非常好,特別是後面的論證過程,做得很好。但運用的論據沒有典型性、不具代表性,如果我們稍作修改,將一個高三生,改為某類學生,就不同了。我們可以表述為:有一類學生每天都只是在題海作戰……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們沒有理想……他們心中只有“高分”……

這樣修改後,論據就從“點”上升到“面”的層面上來,這種類型的人是有的,而且不只一個兩個,而是一類。這樣論據就有代表性了。

3.論據是虛構的,沒有說服力

我們同學在運用論據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有一定的觀點,但苦於找不到相應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於是有不少同學就想出一個奇招:編。也就是編造虛構的故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人無完人,因此我們可以憑藉更多的汗水去獲得更多的收穫,正如我們司空見慣的例子:A是一個聰明的孩子,B是一個被大家欺負的笨小孩。A讀書時上課不用心,B則是努力學習到深夜。後來,A一落千丈而B考入了重點大學。這個例子在我們周圍時有發生,在偉大人物身上也不例外。因而,我們可以自信地說:“世界是公平的,我不比別人差。”

我們且不說這個論據能不能論證“我們可以憑藉更多的汗水獲得更多”,或者“世界是公平”的觀點,且不說前文和後文的觀點是否一致,甚至不去追究這個論據是否有邏輯。很明顯的一點是,這個論據是編造的,沒有任何說服力,論據不可靠,怎麼能用來佐證你的觀點的正確性?

當然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虛構的任何內容都不能用來佐證我們的觀點。如果我們同學引用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虛構的人物、事件等來論述我們的觀點是可以的。

當然,以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作為論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作品應該是比較典型的。同時,在運用這些論據時,一定要圍繞所論述的觀點進行必要的分析。

二)搶分策略

針對論據素材陳舊;論據不典型,沒有代表性;論據是虛構的,沒有說服力,我們提出提出以下搶分策略:儘量選擇比較新穎的素材作為論據;在選擇論據時,要選擇有代表性、有普適性的素材,能說明某一類人、或某一類型現象的論據;選擇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人物、事件等。

當然,有同學說既然虛構的論據一定不能用,沒有說服力,那如果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論據,能不能用自己、或親朋身上發生的事為論據。對這一點,我們的觀點是慎用。如果是有典型意義,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存在的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方式的,可以用來做論據;但用的時候,也要點明某類人遇到什麼問題會有怎樣的反應或選擇等。如果是單個的案例,沒有普適性和代表性,就不能用。

針對素材陳舊的問題,我們在提出要運用新穎的素材的同時,還可以利用舊素材翻出新意。

如何解決素材陳舊問題

陳舊的素材,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我們不主張對任何事物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一分為二地辯證看待。

論據能新穎,有時代氣息當然好,但也並不是說陳舊的素材不可用,而是在運用的時候要講求策略。我們可以用以下方式來解決:同類並列;舊素材,新角度。

1.同類並列

議論文是要通過分析讓人們認同你的觀點和見解的,那麼在運用論據分析的時候,論據一定要有廣度和代表性。如果我們要論證某一觀點,能舉出多個與觀點一致的事例來佐證我們觀點的正確性,那麼就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針對陳舊的素材,我們可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陳舊素材按一定的標準並列,形成一個排比句,來增強文章的論述力度。

如下面的文字:

王羲之放下對風格的顧慮,最終獨樹一幟,成為一代書法大家;王石放下對資產的顧慮,實現了從實業家到旅行家的轉變;華萊士放下對收視率的顧慮,成為美國新聞界教父級人物。放下顧慮,才能撐起一次次成功的翅膀。

王羲之和王石可能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在用他們做事例論據的時候,就不能太多的筆墨去寫他們做過哪些事,有什麼樣的成就,由此能得出什麼結論等,而應如上面的文字一樣,抓住與中心觀點一致的地方——放下顧慮,簡單地論述。

這樣一方面顯得我們的文字非常幹練,另一方面多個事例並列,說明不是單個的事例,而是有普適性、有代表性的,這樣,觀點也能得到更好的說明,論述也更有說服力。

同類並列的關鍵是要找出不同素材的相同點,然後在句式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選擇相同的句式,以排比的方式呈現,這樣就能增強文章的氣勢。

不單單是舊素材可以通過同類並列的方式呈現,其他比較新穎的素材,如果能找到幾個能說明同一觀點的論據,同樣可以簡潔的語言同類並列,使文章更加簡練,說理更加有力度。

2.舊素材,新角度

舊素材,大多數同學看到的是人們都能看到的,或者是表面上的含義。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做論據進行論述,必定是比較俗套的,沒有多大新意。而如果我們能從陳舊的素材中發見人家都沒有看到的問題,則舊素材能翻出新見解,老樹發出新芽,同樣是可以運用的。如一篇名為《廉藺嫌隙誰之過》的考場作文。

藺相如大智大勇,胸懷寬廣,廉頗知錯能改、率直魯莽;藺相如鮮花一朵,廉頗綠葉一片,廉頗的狹隘自私映襯藺相如胸懷若穀。何以造成這樣一個結果,廉頗藺相如嫌隙誰之過?

成就藺相如位居廉頗之上的是“澠池之會”,“澠池之會”誰的功勞大?澠池會上,藺相如智勇雙全不卑不亢廷叱秦王,保全了趙王的面子,擊碎秦王脅迫趙王割地的美夢,挫敗了秦國想在外交上挾持趙國的陰謀,抑制了秦國的囂張氣焰,功在趙國,享譽天下。但藺相如功大,廉頗功更大。第一,廉頗在送趙王出境時提出了寧肯立太子為王也要維護趙國領土完整的策略,這個被趙王首肯的策略可謂藺相如在澠池會上行事的指導思想。廉頗是政策的制定者,藺相如是政策的執行者。第二,藺相如廷叱秦王,“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其根本原因是“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而統率趙國軍隊的正是“以勇氣聞于諸侯”的“趙之良將”廉頗。秦趙澠池之會,人們看到的是在前臺表演的藺相如,忽視了在後臺策劃和導演的廉頗。藺相如靠勇氣表演,廉頗憑“經驗”導演,分工不同,功勞相同。

可以說廉頗藺相如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一直以來藺相如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恩怨的形象深入人心,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卻眼光獨到,從廉頗的角度出發分析,廉頗憑經驗、技術設計的策略比藺相如的功勞更大,但卻不被人們所首肯或發現。這樣的分析又與文章的觀點契合。可以說,小作者從舊素材中看出新意來,是取勝的關鍵。

當然,要注意的是,運用陳舊的素材為論據證明觀點的時候,不能詳細地敘述素材中人物的生平經歷,而要是緊扣自己的觀點,找出人物與其契合之處,以極為簡潔的語言概述出來,而關鍵在於分析,分析要突出自己見解的獨到和與眾不同來。如下面的文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放下了自己不屑的金錢、地位,過上了“帶月荷鋤歸”的生活。好一個“悠然見南山”!其實他見到的不僅是南山,南山不過是生命真諦的托詞罷了,他見到的是對歸園田居的讚美,他見到的是對隱居生活的珍惜。陶淵明永遠都有一個隱士的頭銜,那是他用畢生換來的讚譽,那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隱者淵明,不再擁有榮華富貴。唯一值得他珍惜的,便是眼前一簇幽幽古風的菊。菊花再開時,是否能給予人一些思考:是該去追隨那一抹浮華,還是該珍惜眼前的水村山郭?陶淵明選擇了後者,也選擇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這篇文章的觀點是:珍惜擁有,知足常樂。小作者在運用素材的時候,沒有特意規避陳舊的素材。因為陶淵明、司馬遷、蘇軾等都基本上是被人嚼爛了的人物,因此在運用他們的事例時,是比較危險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圍繞觀點,將幾個人的事例用簡潔的語言並列在一起,還有就是如小作者一樣只分析人物與觀點有交集的地方,而且在運用的時候,幾乎都是分析他選擇的生活與觀點相一致的地方,而不敘述人物的生平經歷。

這時,我們難道還會把他當作成功的人嗎?

一個連目標都沒有的人,一個被學習擺弄的“做題機器”,他的心靈似乎處於空洞的狀態,他似乎生活得很充實,可他只有外殼,空洞的外殼,他沒有思想沒有信仰,看到這樣的人我們會不寒而慄,社會怎麼會接納一個連思想都沒有的人!他就像一台壞了的機器,時時刻刻在來回擺動,可它是沒有目的的擺動,做的都是無用功!

這是一個高一的孩子寫的《擁有信仰是成功的重要條件》的一段。客觀地說,這位小作者運用論據論述分析的時候,還是做得非常好,特別是後面的論證過程,做得很好。但運用的論據沒有典型性、不具代表性,如果我們稍作修改,將一個高三生,改為某類學生,就不同了。我們可以表述為:有一類學生每天都只是在題海作戰……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們沒有理想……他們心中只有“高分”……

這樣修改後,論據就從“點”上升到“面”的層面上來,這種類型的人是有的,而且不只一個兩個,而是一類。這樣論據就有代表性了。

3.論據是虛構的,沒有說服力

我們同學在運用論據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有一定的觀點,但苦於找不到相應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於是有不少同學就想出一個奇招:編。也就是編造虛構的故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人無完人,因此我們可以憑藉更多的汗水去獲得更多的收穫,正如我們司空見慣的例子:A是一個聰明的孩子,B是一個被大家欺負的笨小孩。A讀書時上課不用心,B則是努力學習到深夜。後來,A一落千丈而B考入了重點大學。這個例子在我們周圍時有發生,在偉大人物身上也不例外。因而,我們可以自信地說:“世界是公平的,我不比別人差。”

我們且不說這個論據能不能論證“我們可以憑藉更多的汗水獲得更多”,或者“世界是公平”的觀點,且不說前文和後文的觀點是否一致,甚至不去追究這個論據是否有邏輯。很明顯的一點是,這個論據是編造的,沒有任何說服力,論據不可靠,怎麼能用來佐證你的觀點的正確性?

當然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虛構的任何內容都不能用來佐證我們的觀點。如果我們同學引用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虛構的人物、事件等來論述我們的觀點是可以的。

當然,以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作為論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作品應該是比較典型的。同時,在運用這些論據時,一定要圍繞所論述的觀點進行必要的分析。

二)搶分策略

針對論據素材陳舊;論據不典型,沒有代表性;論據是虛構的,沒有說服力,我們提出提出以下搶分策略:儘量選擇比較新穎的素材作為論據;在選擇論據時,要選擇有代表性、有普適性的素材,能說明某一類人、或某一類型現象的論據;選擇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人物、事件等。

當然,有同學說既然虛構的論據一定不能用,沒有說服力,那如果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論據,能不能用自己、或親朋身上發生的事為論據。對這一點,我們的觀點是慎用。如果是有典型意義,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存在的問題,或解決問題的方式的,可以用來做論據;但用的時候,也要點明某類人遇到什麼問題會有怎樣的反應或選擇等。如果是單個的案例,沒有普適性和代表性,就不能用。

針對素材陳舊的問題,我們在提出要運用新穎的素材的同時,還可以利用舊素材翻出新意。

如何解決素材陳舊問題

陳舊的素材,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我們不主張對任何事物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一分為二地辯證看待。

論據能新穎,有時代氣息當然好,但也並不是說陳舊的素材不可用,而是在運用的時候要講求策略。我們可以用以下方式來解決:同類並列;舊素材,新角度。

1.同類並列

議論文是要通過分析讓人們認同你的觀點和見解的,那麼在運用論據分析的時候,論據一定要有廣度和代表性。如果我們要論證某一觀點,能舉出多個與觀點一致的事例來佐證我們觀點的正確性,那麼就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針對陳舊的素材,我們可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陳舊素材按一定的標準並列,形成一個排比句,來增強文章的論述力度。

如下面的文字:

王羲之放下對風格的顧慮,最終獨樹一幟,成為一代書法大家;王石放下對資產的顧慮,實現了從實業家到旅行家的轉變;華萊士放下對收視率的顧慮,成為美國新聞界教父級人物。放下顧慮,才能撐起一次次成功的翅膀。

王羲之和王石可能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在用他們做事例論據的時候,就不能太多的筆墨去寫他們做過哪些事,有什麼樣的成就,由此能得出什麼結論等,而應如上面的文字一樣,抓住與中心觀點一致的地方——放下顧慮,簡單地論述。

這樣一方面顯得我們的文字非常幹練,另一方面多個事例並列,說明不是單個的事例,而是有普適性、有代表性的,這樣,觀點也能得到更好的說明,論述也更有說服力。

同類並列的關鍵是要找出不同素材的相同點,然後在句式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選擇相同的句式,以排比的方式呈現,這樣就能增強文章的氣勢。

不單單是舊素材可以通過同類並列的方式呈現,其他比較新穎的素材,如果能找到幾個能說明同一觀點的論據,同樣可以簡潔的語言同類並列,使文章更加簡練,說理更加有力度。

2.舊素材,新角度

舊素材,大多數同學看到的是人們都能看到的,或者是表面上的含義。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做論據進行論述,必定是比較俗套的,沒有多大新意。而如果我們能從陳舊的素材中發見人家都沒有看到的問題,則舊素材能翻出新見解,老樹發出新芽,同樣是可以運用的。如一篇名為《廉藺嫌隙誰之過》的考場作文。

藺相如大智大勇,胸懷寬廣,廉頗知錯能改、率直魯莽;藺相如鮮花一朵,廉頗綠葉一片,廉頗的狹隘自私映襯藺相如胸懷若穀。何以造成這樣一個結果,廉頗藺相如嫌隙誰之過?

成就藺相如位居廉頗之上的是“澠池之會”,“澠池之會”誰的功勞大?澠池會上,藺相如智勇雙全不卑不亢廷叱秦王,保全了趙王的面子,擊碎秦王脅迫趙王割地的美夢,挫敗了秦國想在外交上挾持趙國的陰謀,抑制了秦國的囂張氣焰,功在趙國,享譽天下。但藺相如功大,廉頗功更大。第一,廉頗在送趙王出境時提出了寧肯立太子為王也要維護趙國領土完整的策略,這個被趙王首肯的策略可謂藺相如在澠池會上行事的指導思想。廉頗是政策的制定者,藺相如是政策的執行者。第二,藺相如廷叱秦王,“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其根本原因是“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而統率趙國軍隊的正是“以勇氣聞于諸侯”的“趙之良將”廉頗。秦趙澠池之會,人們看到的是在前臺表演的藺相如,忽視了在後臺策劃和導演的廉頗。藺相如靠勇氣表演,廉頗憑“經驗”導演,分工不同,功勞相同。

可以說廉頗藺相如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一直以來藺相如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恩怨的形象深入人心,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卻眼光獨到,從廉頗的角度出發分析,廉頗憑經驗、技術設計的策略比藺相如的功勞更大,但卻不被人們所首肯或發現。這樣的分析又與文章的觀點契合。可以說,小作者從舊素材中看出新意來,是取勝的關鍵。

當然,要注意的是,運用陳舊的素材為論據證明觀點的時候,不能詳細地敘述素材中人物的生平經歷,而要是緊扣自己的觀點,找出人物與其契合之處,以極為簡潔的語言概述出來,而關鍵在於分析,分析要突出自己見解的獨到和與眾不同來。如下面的文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放下了自己不屑的金錢、地位,過上了“帶月荷鋤歸”的生活。好一個“悠然見南山”!其實他見到的不僅是南山,南山不過是生命真諦的托詞罷了,他見到的是對歸園田居的讚美,他見到的是對隱居生活的珍惜。陶淵明永遠都有一個隱士的頭銜,那是他用畢生換來的讚譽,那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隱者淵明,不再擁有榮華富貴。唯一值得他珍惜的,便是眼前一簇幽幽古風的菊。菊花再開時,是否能給予人一些思考:是該去追隨那一抹浮華,還是該珍惜眼前的水村山郭?陶淵明選擇了後者,也選擇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這篇文章的觀點是:珍惜擁有,知足常樂。小作者在運用素材的時候,沒有特意規避陳舊的素材。因為陶淵明、司馬遷、蘇軾等都基本上是被人嚼爛了的人物,因此在運用他們的事例時,是比較危險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圍繞觀點,將幾個人的事例用簡潔的語言並列在一起,還有就是如小作者一樣只分析人物與觀點有交集的地方,而且在運用的時候,幾乎都是分析他選擇的生活與觀點相一致的地方,而不敘述人物的生平經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