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周看昭通(12.19—12.25)

脫貧攻堅

1.昭通職業教育脫貧顯成效 2017年實現招生3.2萬人。

昭通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傾斜、機制創新等措施, 深入實施“六個一批”工程, 即:市內中職學校就學一批、東西教育協作就學一批、強化聯合辦學就學一批、市外職業學校就學一批、市內外技工院校就學一批、加強短期培訓就學一批。 推動職業教育取得突破性發展, 職業教育脫貧效應初步凸顯。 2017年, 昭通市中考實際報考人數84016名, 普通高中計畫招生47000名, 剩餘37016名, 已實現職業學校招生就學32449人, 通過“兩後生”技能培訓就業1538人。 大力推行“一頭在內, 兩頭在外”辦學模式,

引導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職業學校轉變觀念, 加大與省內外優質職業院校合作辦學力度, 僅2016年就新增合作辦學職業院校20餘所, 有效增強了職業教育辦學實力。

2. 雲南大山裡的“背篼圖書館”。

背篼, 一種傳承了數千年的普通農耕工具, 如今背負起大山裡留守兒童的希望與夢想。 小小背篼為不通公路的留守兒童送去了實實在在的溫暖, 改善了幹群關係。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用這種方式給貧困山村送去知識, 送去文明新風, 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如今, 越來越多的單位、志願者加入背篼的隊伍, 山裡群眾的熱情還讓流動的“背篼圖書館”變成了固定的圖書室、政策宣講隊。 今年5月,

大關縣委政府還出臺以“背篼圖書館”推進扶貧扶志、扶智工作的方案, 動員各界關愛留守兒童。 到今年12月, 全縣已經建成固定的“背篼圖書室”11個。

3.昭通彝良新營村:眾人拾柴火焰高 引來山泉潤鄉親。

昭通彝良海子鎮新營村距離縣城35公里, 地處高二半山區, 致富能力差, 屬鎮彝威革命老區範圍境內。 全村總人口902戶、3964人, 分佈于23個村民小組, 有建檔立卡206戶826人, 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屬國家級重點貧困村。 在開展精准識別工作中, 通過深入調研, 針對大田、小灣、瓦廠等村民小組嚴重缺水導致種植養殖產業發展滯後狀況, 昭交集團彝良分公司駐村扶貧工作隊、村“三委”積極與縣內公益組織和企業協調對接, 籌得愛心捐資11.975萬元, 建設2.3公里的溝渠引水灌溉工程和3個5立方米的蓄水塔。

建設過程中, 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三委”幹部多次做群眾思想工作, 號召群眾不等靠要, 發揮主動性, 投工投勞參與建設, 得到群眾的積極回應, 投勞折資4萬元, 總投資16.23萬元, 最終順利完成溝渠引水灌溉工程建設。

4.賈軍祿:脫貧路上打了一場翻身仗。

賈軍祿一家是翠華鎮興隆村雙堰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 家有人口四人, 住在三間土坯瓦房裡。 4年前還是一貧如洗的他, 通過發展天麻種植, 收入一年高過一年。 今年, 賈軍祿僅天麻種植一項, 家庭收入就超過10萬元, 憑藉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在脫貧路上打了一場翻身仗。 第十七屆老年人體育運動會在永善開幕。

12月24日,

昭通市十一縣(區)第十七屆老年人體育運動會在永善縣隆重開幕。 舉辦老年人體育運動會, 是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一次生動實踐, 是對全市老年人體育工作的一次大檢閱。 據瞭解, 此次運動會將持續至12月27日, 來自全市11縣(區)的500多名運動員將在4天時間裡參加門球、地擲球、乒乓球、中國象棋、橋牌、氣排球六大專案比賽, 各比賽項目均設金、銀、銅獎各4名。

10.雲南昭通永善法院蟬聯“國家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近日, 從中央文明辦傳來喜訊, 永善縣人民法院經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複查合格, 榮獲保留“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並取得複查合格證書。 這是永善法院自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以來, 再次獲得這一最高殊榮。

“全國文明單位”是對一個單位文明創建工作的最高肯定和最高榮譽。 中央文明委規定, 全國文明單位評選, 命名實行屆期制。 三年一屆, 自發文命名當年起連續三年享有榮譽稱號, 屆滿後零基礎啟動, 合格的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不合格的則取消該稱號。

供稿單位:昭通市新聞宣傳中心 匯總:蔣 睿 審核:胡華玉

責任編輯:馬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