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正當防衛的判定

簡介:正當防衛, 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 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屬於正當防衛, 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 第二十條規定, 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 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屬於正當防衛, 不負刑事責任。

無限正當防衛, 是指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而採取防衛行為, 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 不屬於防衛過當,

仍然屬於正當防衛, 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符合條件:一.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 必須是不法侵害;

二. 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三. 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 簡稱自衛), 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 屬於正當防衛, 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採取防衛行為, 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 不屬於防衛過當, 仍然屬於正當防衛, 不負刑事責任。 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特徵:

1、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目的正當性是指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行為的防衛性是指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 同不法侵害作鬥爭的行為。 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 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 是一種正義行為, 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目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具有密切的聯繫。

首先, 目的的正當性制約著行為的防衛性。 其次, 行為的防衛性體現著目的的正當性, 是目的正當性的客觀表現。

2、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防衛意圖, 是指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 而決意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狀態。 正當防衛在客觀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財產的損害, 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觀。 但是, 正當防衛與犯罪具有本質的區別, 我們只有看到正當防衛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國家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本質, 才能真正把握住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

3、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而且客觀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性質。 因此, 正當防衛沒有法益侵害性, 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社會政治評價;正當防衛不具備犯罪構成, 沒有刑事違法性, 因此, 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法律評價。 在這個意義上說, 正當防衛是排除社會危害性和阻止刑事違法性的統一。

來源丨山西農業大學法律愛好者協會 張鈞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