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又是一年“3·15”,這些消費問題你一定要知道!

明日是第35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今天上午, 市工商局、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召開2017年3.15消費維權新聞發佈會, 通報2016年度消費維權情況, 公佈2016年度十大消費維權案例, 發佈2017年十大消費警示提示。

2016年, 全市工商系統12315申投訴系統共接收消費者訴求15364件, 辦結15202件,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7.78萬元。

商品類投訴量

前十名

家用電器

交通工具

服裝鞋帽

通訊產品

裝修建材

家居用品

農用資料

日用百貨

房屋

首飾

服務類投訴量

前十名

生活服務

文化娛樂服務

餐飲住宿服務

通信服務

銷售服務

互聯網服務

修理維護服務

社會服務

公用事業服務

裝飾裝修服務

家用電器類投訴量連續多年位居前列

2016年家用電器類投訴量增幅排第二。

涉及空調、冰箱購買後即出現品質問題、售後服務不到位等問題的投訴居多。

交通工具類投訴仍是全年投訴熱點

2016年交通工具類投訴367件, 在2016年的商品類投訴中總量排名第二。

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

●4S店不能按約定日期交車, 不退還訂金、押金;

●商家未按約定贈送贈品或贈送的贈品與承諾不符, 強制搭售汽車裝飾;

●部分4S店售後服務存在保養服務不透明、維修價格不明示等問題, 部分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水準不高,

車輛長時間維修不好;

●強制搭售車輛保險。

服務類投訴以預付式消費糾紛為主

預付式消費涉及美容美髮、餐飲住宿、健身娛樂、汽車消費、教育培訓等多個行業領域。

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

●辦理預付式消費卡後, 經營場所突然關閉或經營主體變更,

導致消費者的預付卡無法繼續使用, 也找不到商家退卡, 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在銷售時做出的承諾不予兌現, 降低服務品質或者限制消費範圍, 在服務過程中強制向消費者搭售其他商品或服務;

●利用不合理格式條款限制預付卡使用期限, 甚至不允許消費者退卡。

2017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網路誠信、消費無憂

消費者若網購到假冒偽劣商品, 應及時向交易平臺申訴, 提供聊天記錄、快遞單號、商品照片等資訊, 無法通過交易平臺解決的, 也可向工商部門和消委組織投訴。

不要走開!

這些消費問題, 你一定要擦亮雙眼

網路購物“六要素”

❶ 選擇網購要謹慎。 消費者要選擇合法的購物網站;選擇有協力廠商交易平臺且經營規模較大、專業性強、經營規範、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較好的專業購物網站。

❷ 真假辨別要審核。 對網站及網店真實性要進行查驗核實。

❸ 購物事項要看清。 購物前要仔細查看有關購物的相關事項, 做到貨比三家。

❹ 貨物圖片要留心。 網店上掛出貨物圖片不一定是真實貨物的圖片, 即使是真實的圖片, 其圖片與實物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

❺ 交易憑證要保存。 妥善保留交易記錄, 索取購物憑證, 便於作為今後維權依據。

❻ 消費維權要主動。 一旦發生消費糾紛, 消費者可憑藉相關證據,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❶ 不要輕易加陌生“微商”為好友。 在遇到有陌生好友添加請求時, 應確認並核實其真實身份, 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

❷ 警惕虛假宣傳和產品品質風險。核實“微商”個人資訊和聯繫方式等真實情況,多瞭解產品原料、產地和外包裝等產品資訊,價格過低的商品要謹慎購買。

❸ 選擇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如支付寶進行交易,確保交易安全。

❹ 現在利用“微商”進行網路傳銷、非法集資、詐騙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消費者要理性區分,多問、多看、多留心眼。

❺ 注意保留消費證據,如聊天記錄、賣家資訊和支付憑證等。若發現“微商”售假摻假,可以撥打12315電話或公安部門電話進行舉報。

老年人消費“八提醒”

❶ 有病切忌亂投醫。

❷ 免費承諾別輕信。

❸ 虛假廣告要辨別。

❹ 專家忽悠不上當。

❺ 無效退款難實現。

❻ 養生講座不購物。

❼“政策補貼”不可信。

❽ 保健品藥品要區分。

購買電動自行車“五注意”

❶ 檢查整車外觀。

❷檢查整車裝配品質。

❸ 檢查功能、運轉情況。

❹購買前需瞭解電動自行車的保修期及具體的保修內容,並與商家協商好保修事宜,並備註到保修卡上,以免產生消費糾紛。

❺收貨時,注意將發票、合格證、說明書、三包卡、充電器等收集齊備,並妥善保管。

購買農資“四留心”

❶ 要留心查看產品。要仔細查看產品的包裝、標識、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如果購買的是新品種,要仔細看說明,注意適用和使用要求,防止使用不當,造成損失。

❷要留心查驗經營者的證照。即查看是否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相關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等。

❸要留心索要購物憑證。經營者有義務為消費者提供購物憑證,並將購物的日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主要項目填寫清楚,簽名、蓋章交予消費者。

❹要留心保存樣品。農民消費者在使用農資產品時,最好要留存少量的樣品。如果該產品存在品質問題,便於消費者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獲得維權證據。

買車遇搭售保險可拒絕

❶無論是貸款買車還是全款購車,消費者在購買車輛保險時,均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

❷在簽訂購車合同時,如果發現合同中出現“消費者買車時須在銷售商合作的保險公司購買車輛保險”等類似條款時,應予以拒絕。

❸消費者在購買車輛保險前,要仔細查看相應的保險條款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分清“定金”與“訂金”

●“定金”在法律意義上具有擔保作用,金額一般不超過總價款的20%。如果消費者違約則無權要求商家返還定金;如果商家違約,則必須依法雙倍返還。在商家要求交納定金時,消費者要慎重,不要輕易交納。

●“訂金”具有預付款作用,當合同不能履行約定時,除不可抗力外,應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過錯承擔違約責任。消費者如果取消預訂,商家應當退還。如涉及違約,雙方可通過協商調解的方式解決。

分期付款消費需慎重

❶不要忽視“分期”合約的存在,及時履行“分期付款”合約,以免造成無意的違約,影響個人信用。

❷ 對“分期”後最終需要償還的總金額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被商家所強調的單期還款金額所迷惑。

❸ 要仔細閱讀合約內容,弄清提供分期服務的主體,看清合約中自身的權益和義務再簽字確認。

❹ 要對合約終止、相關售後問題進行約定,避免出現商品已經退貨,但是還要償還分期款的困境。

乾洗衣物“四要點”

❶ 不要到小店洗衣,儘量選擇場地規模大、設施完備、證照齊全、洗衣品質可靠的正規乾洗店。

❷ 不能貪圖便宜。有些乾洗店其實是水洗後拿到店裡燙的,買台舊乾洗機放店裡做做擺設;有的洗衣店為節約成本,洗衣過程簡單或只對衣物進行局部清洗,且洗衣時分類不嚴,消毒不夠,導致衣物出現交叉污染。

❸ 不能將各種衣物都送去乾洗,內衣、羽絨服等衣服最好別乾洗。

❹ 在送洗衣物時,務必將自己的品牌、顏色、款式等交代清楚,認真填寫洗衣單。在取件時一定要當場對照查驗清楚。

謹防金融詐騙“三要”“三不要”

❶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短信或者非正常管道的電話銀行服務;

❷ 不要輕信各類中獎、費用返還的短信內容;

❸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銀行卡或網上銀行用戶名、密碼。

❹ 要提高安全意識,比如在設置密碼時避免選用生日、電話號碼等容易猜測的數位或字母組合,不在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銀行等。

❺ 要登錄正確的網站、通過銀行的專用電話或到銀行的營業網點進行查詢諮詢;

❻ 遇到詐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

❷ 警惕虛假宣傳和產品品質風險。核實“微商”個人資訊和聯繫方式等真實情況,多瞭解產品原料、產地和外包裝等產品資訊,價格過低的商品要謹慎購買。

❸ 選擇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如支付寶進行交易,確保交易安全。

❹ 現在利用“微商”進行網路傳銷、非法集資、詐騙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消費者要理性區分,多問、多看、多留心眼。

❺ 注意保留消費證據,如聊天記錄、賣家資訊和支付憑證等。若發現“微商”售假摻假,可以撥打12315電話或公安部門電話進行舉報。

老年人消費“八提醒”

❶ 有病切忌亂投醫。

❷ 免費承諾別輕信。

❸ 虛假廣告要辨別。

❹ 專家忽悠不上當。

❺ 無效退款難實現。

❻ 養生講座不購物。

❼“政策補貼”不可信。

❽ 保健品藥品要區分。

購買電動自行車“五注意”

❶ 檢查整車外觀。

❷檢查整車裝配品質。

❸ 檢查功能、運轉情況。

❹購買前需瞭解電動自行車的保修期及具體的保修內容,並與商家協商好保修事宜,並備註到保修卡上,以免產生消費糾紛。

❺收貨時,注意將發票、合格證、說明書、三包卡、充電器等收集齊備,並妥善保管。

購買農資“四留心”

❶ 要留心查看產品。要仔細查看產品的包裝、標識、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如果購買的是新品種,要仔細看說明,注意適用和使用要求,防止使用不當,造成損失。

❷要留心查驗經營者的證照。即查看是否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相關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等。

❸要留心索要購物憑證。經營者有義務為消費者提供購物憑證,並將購物的日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主要項目填寫清楚,簽名、蓋章交予消費者。

❹要留心保存樣品。農民消費者在使用農資產品時,最好要留存少量的樣品。如果該產品存在品質問題,便於消費者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獲得維權證據。

買車遇搭售保險可拒絕

❶無論是貸款買車還是全款購車,消費者在購買車輛保險時,均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

❷在簽訂購車合同時,如果發現合同中出現“消費者買車時須在銷售商合作的保險公司購買車輛保險”等類似條款時,應予以拒絕。

❸消費者在購買車輛保險前,要仔細查看相應的保險條款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分清“定金”與“訂金”

●“定金”在法律意義上具有擔保作用,金額一般不超過總價款的20%。如果消費者違約則無權要求商家返還定金;如果商家違約,則必須依法雙倍返還。在商家要求交納定金時,消費者要慎重,不要輕易交納。

●“訂金”具有預付款作用,當合同不能履行約定時,除不可抗力外,應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過錯承擔違約責任。消費者如果取消預訂,商家應當退還。如涉及違約,雙方可通過協商調解的方式解決。

分期付款消費需慎重

❶不要忽視“分期”合約的存在,及時履行“分期付款”合約,以免造成無意的違約,影響個人信用。

❷ 對“分期”後最終需要償還的總金額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被商家所強調的單期還款金額所迷惑。

❸ 要仔細閱讀合約內容,弄清提供分期服務的主體,看清合約中自身的權益和義務再簽字確認。

❹ 要對合約終止、相關售後問題進行約定,避免出現商品已經退貨,但是還要償還分期款的困境。

乾洗衣物“四要點”

❶ 不要到小店洗衣,儘量選擇場地規模大、設施完備、證照齊全、洗衣品質可靠的正規乾洗店。

❷ 不能貪圖便宜。有些乾洗店其實是水洗後拿到店裡燙的,買台舊乾洗機放店裡做做擺設;有的洗衣店為節約成本,洗衣過程簡單或只對衣物進行局部清洗,且洗衣時分類不嚴,消毒不夠,導致衣物出現交叉污染。

❸ 不能將各種衣物都送去乾洗,內衣、羽絨服等衣服最好別乾洗。

❹ 在送洗衣物時,務必將自己的品牌、顏色、款式等交代清楚,認真填寫洗衣單。在取件時一定要當場對照查驗清楚。

謹防金融詐騙“三要”“三不要”

❶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短信或者非正常管道的電話銀行服務;

❷ 不要輕信各類中獎、費用返還的短信內容;

❸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銀行卡或網上銀行用戶名、密碼。

❹ 要提高安全意識,比如在設置密碼時避免選用生日、電話號碼等容易猜測的數位或字母組合,不在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銀行等。

❺ 要登錄正確的網站、通過銀行的專用電話或到銀行的營業網點進行查詢諮詢;

❻ 遇到詐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