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拿好!2018全球藝博會指南——開啟新年藝術征途!

當所有媒體都集中火力收尾2017的時候, 我們做了一件超前又貼心的事情——整理一份2018年海外藝術博覽會日程表給你。

全球藝術博覽會越來越密集, 越來越密集… …, 這是所有人都明瞭的事實。 可你確切地知道, 藝博會已經密集到何種程度了嗎?

▲每年都會在香港、瑞士、邁阿密發生的巴塞爾藝術展

根據目前搜集整理的資料來看, 2018年將至少有135場藝術博覽會和30場雙/三年展在全球範圍內舉辦, 也就是說, 平均不到兩天就能遇見一場藝術博覽會。

當然, 這是“不完全統計”。

前不久, 已經坐擁全球最重要藝博會Art Basel的MCH集團買下了倫敦Masterpiece London藝術博覽會67.5%的股份, 還說將來要把這個紮根倫敦的年輕藝博會拓展到美國、亞洲和中東地區去。 藝博會的發展形態好像真的是奔著“裂變”去的。

▲Masterpiece London藝術博覽會

作為藝術博覽會的主角, 畫廊像血液細胞一樣, 凝聚又流動, 也存在著“生與死”的問題。

今年, 經濟學博士馬格努斯·雷施(Magnus Resch)與著名的費頓出版社聯合出版了《2016年度全球畫廊報告》, 資料來自針對美國、英國和德國的8000家畫廊進行的不具名調研。

報告顯示, 全球畫廊數量大約在19000家, 分佈在124個國家和地區的3533個城市, 50%的畫廊每年至少參加一場藝術博覽會,

25%的畫廊表示:在年度收入中, 來自藝博會的部分佔據了20%以上。

▲49%的畫廊是在2000年以後成立的, 超過35年歷史的老畫廊只有7%還“活著”。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關於未來參與藝博會的積極性, 半數畫廊表示會繼續保持現有狀態, 大概有15%的畫廊表示將會少參與一些藝博會,

但有35%的畫廊將會更積極地參與更多藝博會。

這份報告還以其他維度對全球畫廊的情況進行資料統計:

▲地理分佈——全球83%的畫廊集中在歐洲和美國。 其中美國(34%)、德國(12%)、英國(10%)、法國(6%)、日本(2%)、中國(1%)、其他國家(35%)。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城市分佈——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紐約(6%)、倫敦(5%)、柏林(4%)、巴黎、洛杉磯、芝加哥、三藩市、東京、米蘭、阿姆斯特丹。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雇員情況——40%的畫廊沒有全職員工,11%的畫廊沒有員工、63%的畫廊只有1到4名雇員、25%的畫廊員工數量超過4名。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收入情況——2016年度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畫廊占29%,只有16%的畫廊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其餘55%的畫廊年收入平均都不足20萬美元。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利潤情況——大概有三成畫廊在做著“賠本買賣”,其餘70%的畫廊還在盈利,平均利潤率在10%以內的占比最高。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畫廊規模——90%的畫廊沒有附屬子畫廊,空間面積在300平米以內的畫廊占65%,300到600平米之間的畫廊占18%,另外有17%的畫廊擁有600平米以上的空間面積。

隨著全球藝博會的日程表變得密密麻麻,很多身處一級市場的人也開始思考畫廊的模式、行業的未來,還有自己的角色。

1985年誕生在倫敦的Anthony Reynolds畫廊在被房東通知“房租漲價”之後,2015年決定“關門不停業”,放棄“固定展覽空間”,形成全新模式繼續運營畫廊——專注在藝博會上面,臨時性、流動性和合作性成了Anthony Reynolds畫廊最看重的優點。實體空間還是不是畫廊必需的硬體,這個問題開始被很多人提起。

今年3月,位於倫敦的Vilma Gold畫廊也稱要與旗下藝術家開啟“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並宣佈將已經運營了17年的畫廊關停。畫廊創始人Rachel Williams也表明了關閉畫廊的原因:“最近幾年,藝術界的形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畫廊曾經能夠讓藝術家、藏家、策展人面對面交流的實體空間功能已經改變了。畫廊的重心似乎變成了無休止加速地藝博會生態圈,這對畫廊的傳統模式造成了衝擊。”

藝術博覽會將會一級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局面呢?

先從明年的日程開始琢磨吧。

▲2018年全球重點藝術博覽會地域分佈

【第一季度:誰家歡喜,誰家憂】

對於亞洲藏家而言,每年的一、二月份算是比較悠閒的時間段。如果一定要選個藝術博覽會略微觀察一下形勢,可能一月底開幕的藝術登陸新加坡是個首選。2018年,藝術登陸新加坡主打“泰國藝術”,有10家泰國畫廊參展。然而,從目前公開的參展商數量來看,只有96家畫廊參展的氣氛實在有點冷。畢竟,這個創立於2011年的藝博會曾是亞洲藝博會進軍國際的種子選手之一。

早在2015年,藝術登陸新加坡的畫廊數量曾經達到了173家,2017年初也至少有130多家畫廊參展。在談及參展商數量驟減的情況時,創始人Lorenzo Rudolf坦言,除了經濟大環境低迷以外,藝博會提不起買家的興致也是原因之一,其實這些年來,新加坡政府給予了藝術文化方面很多支持,但新加坡的藝術市場就是沒發展起來,不止藝博會,新加坡本土畫廊和藝術區的運營狀況也令人堪憂。

2月13日,美國新當代藝術博物館三年展開幕,黃炳(b.1984)、宋拓(b.1988)和沈莘(b.1990)三位中國藝術家入選,值得關注。

進入到三月份,全球藝術界將迎來第一波“火藥味”。

3月8日在美國開幕的軍械庫藝博會

2018年軍械庫藝博會最大的看點可能是剛剛被提上來擔任總監的尼科爾·貝裡(Nicole Berry)會如何呈現自己的“首秀”。前不久,軍械庫總監本傑明·吉諾齊奧(Benjamin Genocchio)因受到性騷擾的指控而被解除職務。隨後,軍械庫藝博會方面宣佈委任副總監尼科爾·貝裡接替總監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美國藝術經銷商協會藝術展已經租借了公園大道軍械庫的場地,所以協會藝術展會在2月27日開幕,這就意味著2018年的軍械庫藝術周將持續兩周的時間。

3月9日在荷蘭開幕的TEFAF藝博會

12月12日,馬斯特里赫特宣佈與TEFAF簽署了十年合作計畫,將對馬斯特里赫特會展中心進行擴建,並將在馬斯特里赫特城市為TEFAF提供一個永久位址。同時增加對當地酒店和基礎建設的投資,並將在2019年改進與一個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間的直接連接,以方便國際訪客前往參觀。

2020年之前,馬斯特里赫特將投入3000萬歐元進行城市更新和改造,以更好地配合TEFAF博覽會的開展。馬斯特里赫特城市執行委員John Aarts評論說“除就業以外,TEFAF每年為馬斯特里赫特當地酒店、餐館、博物館、劇院、商店、交通服務提供者等帶來了超過2000萬歐元的收入。”

3月29日在中國香港開幕的巴塞爾藝術展

2018年第六屆香港巴塞爾將有248家畫廊參展,首次參展的畫廊達到28家,其中既包括來自美國、歐洲的頂級畫廊,又吸引了來自中東的新生代畫廊參與,其中14家畫廊在亞洲及亞太地區設有空間,另外14家來自歐美國家。而在2017年,29家首度參展的畫廊幾乎平均分佈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首度參展的中國大陸本土畫廊包括亞洲藝術中心、膠囊上海、東畫廊以及沒頂畫廊。在全部參展畫廊中,香港本土畫廊占24家。

憑藉地緣優勢,3月27日同時期在香港開幕的Art Central藝博會也值得走一遭。

【第二季度:從中國到瑞士,藝博會形態多樣】

中國內地第一場比較重要的藝博會是4月底開幕的藝術北京。

2018年,藝術北京進入第13個年頭,仍會延續之前的展覽規模和樣態,將國內重要藝術力量整合進來,以當代藝術、經典藝術、設計藝術、公共藝術四個板塊進行呈現。鑒於市場對“設計北京”的積極回饋,藝術北京2018特別增加了一個新展館(5號館)用於呈現國內外年輕設計師——“設計100”,用設計藝術打造一個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浸入式體驗空間。

5月份,藝博會的形態變得多樣化,包括了紐約弗裡茲、香港國際古玩展以及兩年一次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但在日程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5月3日開幕的紐約弗裡茲。

2018年的紐約弗裡茲VIP預展將以往為期1天的VIP貴賓預展變成2天(即5月2日及3日兩天),公眾開放日是5月4日至6日,整體時間又變回到5天。弗裡茲在調整VIP預展時間的聲明中指出:“延長1天VIP預展是考慮到,每年無論是藏家群體,還是美術館、博物館的專家等專業人士的數量都在不斷增長,這麼做是為了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充裕的時間和機會去瞭解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的藝術家們。”

6月14日在瑞士巴塞爾開幕的巴塞爾藝術展是每年第二季度的重中之重。雖然目前關於2018年瑞士巴塞爾的更多細節尚未公佈,但從前文提到的巴塞爾母公司MCH集團收購年輕藝博會到明年正式開啟的“巴塞爾藝術展都會”專案來看,從瑞士小城起步的巴塞爾藝術展想要“全球化”的野心越來越濃烈。

▲巴塞爾藝術展都會:布宜諾賽勒斯

“巴塞爾藝術展都會:布宜諾賽勒斯”是一項與阿根廷首都長期合作的計畫,旨在鑽研及拓展城中的文化生態,呈現其充沛活力的文化景觀。“巴塞爾藝術展都會交流計畫”於今年成立,由紐約高線公園藝術總監、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策展人Cecilia Alemani擔任藝術總監,計畫于2018年9月11至16日舉行的一連串全城參與的公共藝術周。

【第三季度:養精蓄銳兩三年的成果彙報】

2018年第三季度最值得看的藝術展會將是歷史悠久、養精蓄銳兩三年的雙年展和三年展。

▲2018年全球藝術雙/三年展日程

誕生於1951年的聖保羅雙年展,明年將迎來第33屆。時至今日,雖然人們對於聖保羅雙年展的關注度好像變得越來越低,但它的百科資料仍然被冠以“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還有半年多即將開幕的聖保羅雙年展,仍是王者?還是67歲暮年老人?拭目以待吧。

前不久,光州雙年展宣佈了2018年展覽的更多細節:主題確定為“想像的邊界”(Imagined Borders),11名策展人構成的策展團隊將呈現七個獨立展覽,這也成為光州雙年展的新模式。

作為藝術介入鄉村最經典的案例,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將在2018年7月29日揭幕。近兩年來,在中國,類似的藝術作為改造鄉村的一種方式也開始越來越多的介入到鄉村建設當中,但是大量藝術節和藝術小鎮的出現造成了資源的重複,具有持續性同時形成巨大影響力的專案和模式目前還沒有出現。未來,中國能否產生我們自己的“越後妻有”,值得參考與思考。

如果明年9月份,你有去法國旅行的計畫,那9月10日到16日舉辦的巴黎古董雙年展值得一看,地點在巴黎大皇宮。

在藝博會方面,亞洲藏家較為熟悉的阿爾勒國際攝影節、藝術登陸雅加達、倫敦薩奇畫廊主辦的START藝博會,以及再度回歸上海展覽中心的第五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平均分佈在第三季度裡。

【第四季度:全球三大藝術中心收官2018年】

2018年10月份最重要的藝術盛會就是在英國倫敦攝政公園舉辦的弗裡茲及弗裡茲大師展,舉辦時間定為10月4日到7日。中下旬還有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和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值得關注。

▲2017年上海西岸藝術博覽會

11月份,全球藝術界的目光將聚焦在中國,確切的說是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上海雙年展,三大展會同期還會配合非常多的藝術展覽。用上海藝術媒體人的話說,“除了11月,其他時間我都是很happy的”。

▲2017年ART021藝博會現場

有一點需要格外關注:ART021宣佈將在2018年進軍北京。“可以確定的是,肯定不會將ART021這個系統搬到北京去,肯定不會是ART010。此外,不會限制於當代博覽會——雖然ART021在上海很明確的就是叫當代藝術博覽會,但是去到北京,應該會把面放寬,不介意會有合適的、傳統的文化藝術內容的加入;第三,還是希望將展場落地在市中心,為大家打造一個新穎、時尚、精緻的博覽會”,ART021的主辦方表示。

2018年12月,全球最後一個重磅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將會在美國邁阿密海灘開啟。

剛剛結束的2017年邁阿密巴塞爾遭遇了一些入場小尷尬,舉辦地邁阿密海灘會議中心的翻修施工使得開幕後的第一個30分鐘看上去有點慢熱。但是從多家外媒報導的成交資料來看,今年邁阿密巴塞爾讓人們看到了一場“緩慢卻扎實”的成績單。

關於中國畫廊的參展情況,今年也較2016年變化不小:來自上海的天線空間不僅是首次參展邁阿密巴塞爾,更是本次巴塞爾展會中唯一一家中國內地本土畫廊,參展單元為“新銳探尋”(Positions),帶去的主要藝術家為徐渠,而2016年邁阿密巴塞爾參展的三家中國本土畫廊此次全部缺席。

▲雇員情況——40%的畫廊沒有全職員工,11%的畫廊沒有員工、63%的畫廊只有1到4名雇員、25%的畫廊員工數量超過4名。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收入情況——2016年度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畫廊占29%,只有16%的畫廊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其餘55%的畫廊年收入平均都不足20萬美元。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利潤情況——大概有三成畫廊在做著“賠本買賣”,其餘70%的畫廊還在盈利,平均利潤率在10%以內的占比最高。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圖片截自Global Art Gallery Report 2016 by Magnus Resch)

畫廊規模——90%的畫廊沒有附屬子畫廊,空間面積在300平米以內的畫廊占65%,300到600平米之間的畫廊占18%,另外有17%的畫廊擁有600平米以上的空間面積。

隨著全球藝博會的日程表變得密密麻麻,很多身處一級市場的人也開始思考畫廊的模式、行業的未來,還有自己的角色。

1985年誕生在倫敦的Anthony Reynolds畫廊在被房東通知“房租漲價”之後,2015年決定“關門不停業”,放棄“固定展覽空間”,形成全新模式繼續運營畫廊——專注在藝博會上面,臨時性、流動性和合作性成了Anthony Reynolds畫廊最看重的優點。實體空間還是不是畫廊必需的硬體,這個問題開始被很多人提起。

今年3月,位於倫敦的Vilma Gold畫廊也稱要與旗下藝術家開啟“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並宣佈將已經運營了17年的畫廊關停。畫廊創始人Rachel Williams也表明了關閉畫廊的原因:“最近幾年,藝術界的形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畫廊曾經能夠讓藝術家、藏家、策展人面對面交流的實體空間功能已經改變了。畫廊的重心似乎變成了無休止加速地藝博會生態圈,這對畫廊的傳統模式造成了衝擊。”

藝術博覽會將會一級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局面呢?

先從明年的日程開始琢磨吧。

▲2018年全球重點藝術博覽會地域分佈

【第一季度:誰家歡喜,誰家憂】

對於亞洲藏家而言,每年的一、二月份算是比較悠閒的時間段。如果一定要選個藝術博覽會略微觀察一下形勢,可能一月底開幕的藝術登陸新加坡是個首選。2018年,藝術登陸新加坡主打“泰國藝術”,有10家泰國畫廊參展。然而,從目前公開的參展商數量來看,只有96家畫廊參展的氣氛實在有點冷。畢竟,這個創立於2011年的藝博會曾是亞洲藝博會進軍國際的種子選手之一。

早在2015年,藝術登陸新加坡的畫廊數量曾經達到了173家,2017年初也至少有130多家畫廊參展。在談及參展商數量驟減的情況時,創始人Lorenzo Rudolf坦言,除了經濟大環境低迷以外,藝博會提不起買家的興致也是原因之一,其實這些年來,新加坡政府給予了藝術文化方面很多支持,但新加坡的藝術市場就是沒發展起來,不止藝博會,新加坡本土畫廊和藝術區的運營狀況也令人堪憂。

2月13日,美國新當代藝術博物館三年展開幕,黃炳(b.1984)、宋拓(b.1988)和沈莘(b.1990)三位中國藝術家入選,值得關注。

進入到三月份,全球藝術界將迎來第一波“火藥味”。

3月8日在美國開幕的軍械庫藝博會

2018年軍械庫藝博會最大的看點可能是剛剛被提上來擔任總監的尼科爾·貝裡(Nicole Berry)會如何呈現自己的“首秀”。前不久,軍械庫總監本傑明·吉諾齊奧(Benjamin Genocchio)因受到性騷擾的指控而被解除職務。隨後,軍械庫藝博會方面宣佈委任副總監尼科爾·貝裡接替總監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美國藝術經銷商協會藝術展已經租借了公園大道軍械庫的場地,所以協會藝術展會在2月27日開幕,這就意味著2018年的軍械庫藝術周將持續兩周的時間。

3月9日在荷蘭開幕的TEFAF藝博會

12月12日,馬斯特里赫特宣佈與TEFAF簽署了十年合作計畫,將對馬斯特里赫特會展中心進行擴建,並將在馬斯特里赫特城市為TEFAF提供一個永久位址。同時增加對當地酒店和基礎建設的投資,並將在2019年改進與一個重要國際交通樞紐間的直接連接,以方便國際訪客前往參觀。

2020年之前,馬斯特里赫特將投入3000萬歐元進行城市更新和改造,以更好地配合TEFAF博覽會的開展。馬斯特里赫特城市執行委員John Aarts評論說“除就業以外,TEFAF每年為馬斯特里赫特當地酒店、餐館、博物館、劇院、商店、交通服務提供者等帶來了超過2000萬歐元的收入。”

3月29日在中國香港開幕的巴塞爾藝術展

2018年第六屆香港巴塞爾將有248家畫廊參展,首次參展的畫廊達到28家,其中既包括來自美國、歐洲的頂級畫廊,又吸引了來自中東的新生代畫廊參與,其中14家畫廊在亞洲及亞太地區設有空間,另外14家來自歐美國家。而在2017年,29家首度參展的畫廊幾乎平均分佈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首度參展的中國大陸本土畫廊包括亞洲藝術中心、膠囊上海、東畫廊以及沒頂畫廊。在全部參展畫廊中,香港本土畫廊占24家。

憑藉地緣優勢,3月27日同時期在香港開幕的Art Central藝博會也值得走一遭。

【第二季度:從中國到瑞士,藝博會形態多樣】

中國內地第一場比較重要的藝博會是4月底開幕的藝術北京。

2018年,藝術北京進入第13個年頭,仍會延續之前的展覽規模和樣態,將國內重要藝術力量整合進來,以當代藝術、經典藝術、設計藝術、公共藝術四個板塊進行呈現。鑒於市場對“設計北京”的積極回饋,藝術北京2018特別增加了一個新展館(5號館)用於呈現國內外年輕設計師——“設計100”,用設計藝術打造一個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浸入式體驗空間。

5月份,藝博會的形態變得多樣化,包括了紐約弗裡茲、香港國際古玩展以及兩年一次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但在日程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5月3日開幕的紐約弗裡茲。

2018年的紐約弗裡茲VIP預展將以往為期1天的VIP貴賓預展變成2天(即5月2日及3日兩天),公眾開放日是5月4日至6日,整體時間又變回到5天。弗裡茲在調整VIP預展時間的聲明中指出:“延長1天VIP預展是考慮到,每年無論是藏家群體,還是美術館、博物館的專家等專業人士的數量都在不斷增長,這麼做是為了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充裕的時間和機會去瞭解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的藝術家們。”

6月14日在瑞士巴塞爾開幕的巴塞爾藝術展是每年第二季度的重中之重。雖然目前關於2018年瑞士巴塞爾的更多細節尚未公佈,但從前文提到的巴塞爾母公司MCH集團收購年輕藝博會到明年正式開啟的“巴塞爾藝術展都會”專案來看,從瑞士小城起步的巴塞爾藝術展想要“全球化”的野心越來越濃烈。

▲巴塞爾藝術展都會:布宜諾賽勒斯

“巴塞爾藝術展都會:布宜諾賽勒斯”是一項與阿根廷首都長期合作的計畫,旨在鑽研及拓展城中的文化生態,呈現其充沛活力的文化景觀。“巴塞爾藝術展都會交流計畫”於今年成立,由紐約高線公園藝術總監、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策展人Cecilia Alemani擔任藝術總監,計畫于2018年9月11至16日舉行的一連串全城參與的公共藝術周。

【第三季度:養精蓄銳兩三年的成果彙報】

2018年第三季度最值得看的藝術展會將是歷史悠久、養精蓄銳兩三年的雙年展和三年展。

▲2018年全球藝術雙/三年展日程

誕生於1951年的聖保羅雙年展,明年將迎來第33屆。時至今日,雖然人們對於聖保羅雙年展的關注度好像變得越來越低,但它的百科資料仍然被冠以“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還有半年多即將開幕的聖保羅雙年展,仍是王者?還是67歲暮年老人?拭目以待吧。

前不久,光州雙年展宣佈了2018年展覽的更多細節:主題確定為“想像的邊界”(Imagined Borders),11名策展人構成的策展團隊將呈現七個獨立展覽,這也成為光州雙年展的新模式。

作為藝術介入鄉村最經典的案例,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將在2018年7月29日揭幕。近兩年來,在中國,類似的藝術作為改造鄉村的一種方式也開始越來越多的介入到鄉村建設當中,但是大量藝術節和藝術小鎮的出現造成了資源的重複,具有持續性同時形成巨大影響力的專案和模式目前還沒有出現。未來,中國能否產生我們自己的“越後妻有”,值得參考與思考。

如果明年9月份,你有去法國旅行的計畫,那9月10日到16日舉辦的巴黎古董雙年展值得一看,地點在巴黎大皇宮。

在藝博會方面,亞洲藏家較為熟悉的阿爾勒國際攝影節、藝術登陸雅加達、倫敦薩奇畫廊主辦的START藝博會,以及再度回歸上海展覽中心的第五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平均分佈在第三季度裡。

【第四季度:全球三大藝術中心收官2018年】

2018年10月份最重要的藝術盛會就是在英國倫敦攝政公園舉辦的弗裡茲及弗裡茲大師展,舉辦時間定為10月4日到7日。中下旬還有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和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值得關注。

▲2017年上海西岸藝術博覽會

11月份,全球藝術界的目光將聚焦在中國,確切的說是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上海雙年展,三大展會同期還會配合非常多的藝術展覽。用上海藝術媒體人的話說,“除了11月,其他時間我都是很happy的”。

▲2017年ART021藝博會現場

有一點需要格外關注:ART021宣佈將在2018年進軍北京。“可以確定的是,肯定不會將ART021這個系統搬到北京去,肯定不會是ART010。此外,不會限制於當代博覽會——雖然ART021在上海很明確的就是叫當代藝術博覽會,但是去到北京,應該會把面放寬,不介意會有合適的、傳統的文化藝術內容的加入;第三,還是希望將展場落地在市中心,為大家打造一個新穎、時尚、精緻的博覽會”,ART021的主辦方表示。

2018年12月,全球最後一個重磅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將會在美國邁阿密海灘開啟。

剛剛結束的2017年邁阿密巴塞爾遭遇了一些入場小尷尬,舉辦地邁阿密海灘會議中心的翻修施工使得開幕後的第一個30分鐘看上去有點慢熱。但是從多家外媒報導的成交資料來看,今年邁阿密巴塞爾讓人們看到了一場“緩慢卻扎實”的成績單。

關於中國畫廊的參展情況,今年也較2016年變化不小:來自上海的天線空間不僅是首次參展邁阿密巴塞爾,更是本次巴塞爾展會中唯一一家中國內地本土畫廊,參展單元為“新銳探尋”(Positions),帶去的主要藝術家為徐渠,而2016年邁阿密巴塞爾參展的三家中國本土畫廊此次全部缺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