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俄羅斯火箭發射再失利,拱手相讓中國千億市場,美國:休想得逞!

26日, 俄羅斯為安哥拉發射首顆衛星的“天頂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但令人遺憾的是衛星雖被送上軌道, 但卻“失聯”;儘管後來有消息人士向俄羅斯媒體透露, 地面正在排除故障可能需要約11個小時。

不過, 截至目前, 已經過去很長時間, 地面仍沒有與衛星恢復通訊。

在上個月末, 俄羅斯火箭就一箭19星, 為加拿大、挪威、日本、德國、美國等國進行商業發射, 但由於火箭故障, 19顆衛星都沒有成功進入軌道, 俄羅斯也宣佈發射失敗。

短時間內, 俄羅斯接連兩次發射失利, 我國有網友就表示, 兔子或可以借此去國際市場上搶俄羅斯的千億航太大單!

確實, 近幾年我國在全球商業航太發射領域, 不斷佈局希望分的一杯羹。 但很可惜的是, 由於美國的禁令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 其中就有規定發射的衛星哪怕有一顆螺絲釘是美國產, 都不能給中國進行發射。

也就是說, 即使有外國的商業發射訂單, 我國也只能看著難以獲得。 畢竟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 美國科技產品行銷全球, 我國都不能完全國產化, 更何況那些需要找俄歐美等國發射衛星的國家, 就更別說了。

想想十多年前, 我國長征三號乙火箭的問世, 其憑藉先進而廉價特點, 迅速引起了國際廣泛的關注;如果不是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的阻攔, 不說獨佔世界商業發射份額, 但至少也會有一席之地。

可如今, 我國商業航太發射只能選擇由我國獨立為客戶製造, 然後再由我國火箭將其送上軌道;只是這樣一來,

不僅使用戶廣度受到了限制, 連帶著商業訂單數量也受到限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