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聽力的隱形殺手

熱衷於強震撼力環境的娛樂場所

青年人熱衷於去迪廳蹦迪、到KTV飆歌、在嘈雜的遊藝廳打遊戲……殊不知, 迪斯可音樂和搖滾音樂造成的雜訊可達100~120dB(A)以上。 這種過度的雜訊刺激和音量的急劇變化, 可能導致聽覺器官的爆震性聲損傷, 過度的雜訊刺激將導致耳蝸外毛細胞和內毛細胞的損傷或丟失, 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聽覺閾值移動。 雜訊刺激還能使外周聽覺神經纖維突觸間的聯繫發生改變, 並引發中樞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 除此之外, 音量的急劇變化可以導致聽覺器官的急性聲損傷,

出現內耳組織毛細胞損傷、蓋膜移位等。 動物試驗已經證明, 一定強度的衝擊波負壓確能使中耳和內耳發生機械性創傷, 並伴有明顯的聽功能損害。 因此建議:不要在強雜訊的環境中逗留時間太長, 隔半個小時就應到外面透透氣, 緩解一下耳朵的壓力。

沉迷於耳塞式電子產品

建議:用耳機聽音樂的時候, 儘量別開太大的音量, 一天不要超過2h。 當耳朵不舒服的時候, 要立即停用。

不良的生活習慣

人們的交流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但手機發射的電磁波可以輻射至顱內, 導致局部組織溫度上升, 引發頭痛、皮膚燒灼感。 長時間使用手機, 較大的聲響還會刺激聽力並造成損傷, 導致“不可逆的聽力下降”。

建議:接聽電話時耳朵與話筒保持一定距離,

音量適中, 接聽一段時間後更換一下耳朵, 通話時間儘量控制在10min以內。 由於大多數人用右耳接聽手機, 易造成“右耳疲勞”。 因此, 我們在接聽電話時, 還可適當換成左耳, 給右耳一個緩衝的餘地, 以減輕其“工作壓力”。

重度用耳人群對聽力保護的忽視

在嘈雜環境中工作的特殊崗位人群(如工業雜訊), 配戴防雜訊耳塞可降低噪音20~30dB(A)。 對於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員, 管理者應通過正確使用降噪耳麥及耳麥適配器, 來降低座席代表呼出音量, 讓每一位元座席代表都用比正常音量稍低的音量說話, 既可保護聽力, 又可保護嗓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