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裡有最全的武漢 “2017成績單”!很多獎項讓你驚訝!

《支點》記者 蔣李 李章穎

對武漢而言, 2017年是革新的一年。

這一年, 相較全國眾多城市, 武漢市在招商招智、生態環保方面的創新力度脫穎而出,

並沖進世界級榜單, 在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40位。

不僅如此, 在武漢市取得耀眼成績的同時, 武漢企業也為城市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7年, 眾多武漢企業入圍多個全國榜單。

在這裡, 《支點》記者為武漢市及武漢企業總結了一份“成績單”。

城市之光, 與有榮焉!

世界級城市排行榜

2017年中國唯一獲得C40城市獎的城市

12月6日, 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第五屆城市頒獎儀式在美國芝加哥舉行, 該獎項旨在表彰在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表現領先的城市。 在這一方面, 武漢“PK”掉三藩市、香港等城市, 與華盛頓一起獲得“城市的未來”獎項。

據悉, C40共設有5個獎項:城市能源、城市交通、城市零廢棄物、城市行動和城市的未來。

每個獎項2個名額, 共計10個獲獎城市。

今年獲獎的10個城市中, 有5個屬於美國。 武漢則成為本次唯一獲獎的中國城市, 這也是武漢三年內第二次獲得C40“城市的未來”獎項。

成功入選世界“設計之都”

11月1日,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批准, 武漢正式入選2017年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設計之都”。 全球12個申報城市中入選了9個, 武漢成為繼深圳、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第4個“設計之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4年創立了全球“創意城市網路”, 致力於發揮全球創意產業對經濟和社會的推動作用, 分為文學之都、電影之都、設計之都、音樂之都、媒體藝術之都、民間藝術之都以及烹飪美食之都共7個領域。

目前各領域每年評選一次, 因設計科技創新含量最高,

“設計之都”的申請在7大類中競爭最為激烈。

全球城市競爭力, 武漢排名第40

10月30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了《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房價, 改變城市世界》。

據瞭解, 全球城市競爭力的報告分為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兩類。

在經濟競爭力部分, 該榜單測度了全球1007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指數, 中國有21個城市入圍全球百強, 武漢經濟競爭力位列全球第40名、中國第8名。

而在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 武漢同樣位列全國第8名。

全國級城市排行榜

中國城市創新指數, 武漢排名第9

12月21日,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發佈《2017中國城市和產業創新力》報告。

報告顯示, 2016年城市創新指數的前3名為北京、深圳和上海, 第4至10名依次為蘇州、杭州、南京、廣州、成都、武漢、西安。

全國軌道交通城市競爭力, 武漢排名第5

12月, 《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報告(2017)》對我國200個主要城市的軌道交通城市競爭力進行分析並列出排行榜, 武漢排名全國第5。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 武漢排名第10

11月12日, 在華頓經濟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 武漢位列第10名。

北京、上海、廣州分別蟬聯冠亞季軍, 深圳、天津、成都、杭州、蘇州、重慶分列第4至第9位。

國慶最捨得花錢城市, 武漢排名第8

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規模位居全國之首

9月15日, 武漢市發改委宣佈:截至7月底, 武漢市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總數225家, 總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城市首位。不僅如此,武漢市新型技術研究院及各級研發中心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4。

創新創業指數,武漢排名第8

9月14日,國家資訊中心下屬的大資料公司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發佈《全國17城市雙創指數排名》,從榜單來看,北京、上海、深圳雙創指數位居前三,武漢雙創指數排名則居全國第8。

位於東湖高新區的光谷創業咖啡人頭攢動

中國CBD經濟總量,武漢排名第4

9月,中國社科院發佈《中國商務中心區(CBD)發展報告》,對全國前15名CBD發展情況進行對比。

其中,就經濟總量(GDP)而言,武漢CBD以925.85億的GDP總量位居全國榜單第4位,僅次於深圳、廣州和北京。

在稅收貢獻方面,武漢CBD以165.19億元的年納稅額位居榜單第6位;在商務樓宇貢獻量方面,武漢CBD納稅過億樓宇數量排名第8。

城市商業魅力榜,武漢排名第7

5月25日,第一財經旗下資料新聞專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了《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據榜單分析,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緊隨其後的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等城市。

武漢市獲國務院表彰

5月,國務院表彰推動實施“中國製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市、直轄市轄區,武漢位居受表彰的15個城市之列。

中國“機遇之城”,武漢排名第4

5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了《機遇之城2017》報告,從智力資本和創新、技術成熟度、區域重要城市等維度對28座城市進行考察,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躋身綜合排名前五。

“十大幸福城市”,武漢排名第8

2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6-2017)資料發佈,幸福感最強的十大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分別為: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石家莊。其中,武漢排名第8。

中國最具創新力“新一線”城市,武漢排名第4

1月9日,“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了《2017中國城市創新力排行榜》,對19座城市熱錢指數、獨角獸指數、租房指數和合夥人指數計算,杭州、天津、成都、武漢、蘇州依次成為“中國最具創新力的新一線城市”前五名。

企業榜單

2017年德勤中國50強,武漢6家企業上榜!

11月9日晚,“德勤中國”發佈2017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企業榜單,武漢共有6家企業上榜:武漢鬥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噢易雲計算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邁異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帝爾鐳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索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6家企業中除武漢噢易雲計算股份有限公司外都是首次上榜。其中,武漢鬥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70776%的3年累計增長率奪得本年度“德勤中國50強”榜首殊榮,並創下歷年來企業收入增長的新紀錄。

2017年全國瞪羚企業百強,光穀5家企業上榜!

11月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長城戰略諮詢在京聯合發佈《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2017)》,光穀5家企業強勢上榜瞪羚企業百強。

這5家上榜企業分別是:人福普克藥業(武漢)有限公司、海思光電子有限公司、武漢頌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奇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索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武漢3家企業上榜!

8月3日下午,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中心在京聯合發佈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武漢3家互聯網企業入選,其中鬥魚直播位列72名,盛天網路位元列85名,換車網位列90名。

2017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公司百強榜,武漢1家“獨角獸”企業上榜!

8月1日,2017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公司百強榜發佈,武漢第三家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斑馬快跑榜上有名,位列57名,也是今年入選的唯一武漢企業。去年,鬥魚、卷皮均入選該榜,分別位列47名和86名。

斑馬快跑CEO李佳

2017中國企業500強,武漢6家企業上榜!

9月10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佈2017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武漢上榜企業共有6家,分別為東風汽車、武漢商聯(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卓爾控股、武漢金融控股、山河建設。

其中,東風汽車仍保持武漢冠軍位置,位列全國第16位。卓爾控股則從去年的402位躍升到今年的294位。

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榜,9家“漢派”企業上榜!

3月16日, 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在北京發佈。

報告顯示,隨著新一輪樓市調控加劇,中西部城市成為投資熱土,9家漢派企業成功進入百強榜單。其中,除了連續13年上榜的福星惠譽、武漢地產集團、百步亭外,美好置業,奧山置業、紐賓凱集團、武漢銀湖科技、武漢當代恒居置業也成功進入百強名單。

鏈 接

除上述榜單,今年以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領域接連推出創新舉措,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新衙門作風””和“微腐敗問題”

今年以來,武漢向“新衙門作風”宣戰,在查處不敢負責、執行不力、效率低下、作風不正等突出問題中,全市共問責1333人。

12月5日,武漢市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以來作風建設工作進展。據介紹,目前首批1872件信訪積案已全部結案。截至目前,共查處“新衙門作風”和“微腐敗問題”1877個,處理2519人(次),其中涉及處級幹部277人(次)。

首創“四大資智聚漢工程”

今年以來,武漢提出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等四大資智聚漢工程,打造“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

今年初,武漢提出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力爭5年內將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和“大學生最友好城市”,並先後推出系列務實創新舉措。11月12日,武漢市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大型校園巡迴招聘活動,1個多月內20餘場招聘活動,將籌集推出大學生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

百萬校友資智回漢

11月26日,第九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華中師範大學專場舉行,作為今年部屬在漢高校資智回漢專場的壓軸戲,華師校友現場簽下1819.8億元專案,為部屬院校資智回漢完美收官。

截至目前,7所在漢部屬高校、1所省屬高校已全部舉辦校友資智回漢專場,9場校友資智回漢專場(其中武漢大學兩場、省屬高校武漢紡織大學一場)總簽約金額已達13014億,占武漢今年招商引資總額的一半。

高校

投資金額(單位:人民幣)

華中師範大學

1819.8億元

華中科技大學

989.7億元

武漢大學

1576.7億元、1676億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546億元

武漢理工大學

2607億元

中國地質大學

1668.7億元

華中農業大學

614億元

武漢紡織大學

515.8億(另有500億銀行授信)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

4月8日,武漢在全國率先成立招才局,統籌全市人才工作職能、政策、資金、力量。

8月14日,武漢在全國首創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9月22日,第二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武漢大學專場活動在漢舉行,26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達14.29億元。

9月29日,第三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華中科技大學專場舉行,62個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達66.62億元。

11月7日,第四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專場在漢舉行,來自中科院系統28個所的70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現場簽約,金額達80.31億元。

11月28日,第五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武漢理工大學專場舉行,現場簽約科技成果轉化相關項目46個,金額達81.76億元,為5場活動中最多的一次。

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

7月8日,在華創會重點專案簽約儀式上,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的生命科學創新研究院落戶武漢,正式拉開武漢“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序幕。

11月16日晚,2017海外科創人才武漢行·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共簽署了1個引才項目、4個引資項目。

航拍長江新城

“三鄉”工程

2017年以來,武漢市大力實施以“三鄉”工程為核心、以農村電商、農業科技為兩翼的鄉村發展戰略。通過組織開展“三鄉”工程,武漢市吸引更多的城市資本進入農村創業。

截至10月底,全市共統計空閒農房11.36萬戶,簽訂空閒農房租賃協議8543戶,年租金1.3億元,吸引社會投資145.36億元。新增農民收入22.12億元,對農民收入增長貢獻達到56.42%,農村土地流轉率達60%以上。

打造新民營經濟集聚地

6月13日,武漢召開新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提出打造新民營經濟集聚地。7月10日,武漢發佈《突破性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試行)》16條。

目前,已舉辦新民營經濟招商大會上海市浙江商會專場、閩粵港專場、通用航空專場、全球溫商專場、世界500強與全球知名外企招商大會外資商會專場、中法生態城專場、國際友城專場等,成果豐碩。

規劃建設長江新城

2月,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啟動規劃建設長江新城,樹立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區,引起廣泛關注。

7月17日,長江新城選址公佈為武漢市中北部的諶家磯-武湖區塊,對標雄安新區,按照“近期起步區30平方公里左右、中期發展區100平方公里左右、遠期控制區500平方公里左右”的戰略步驟。

11月17日,起步區城市設計諮詢建議國際徵集公告面向全球發佈。2018年一季度形成總體規劃。

總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城市首位。不僅如此,武漢市新型技術研究院及各級研發中心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4。

創新創業指數,武漢排名第8

9月14日,國家資訊中心下屬的大資料公司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發佈《全國17城市雙創指數排名》,從榜單來看,北京、上海、深圳雙創指數位居前三,武漢雙創指數排名則居全國第8。

位於東湖高新區的光谷創業咖啡人頭攢動

中國CBD經濟總量,武漢排名第4

9月,中國社科院發佈《中國商務中心區(CBD)發展報告》,對全國前15名CBD發展情況進行對比。

其中,就經濟總量(GDP)而言,武漢CBD以925.85億的GDP總量位居全國榜單第4位,僅次於深圳、廣州和北京。

在稅收貢獻方面,武漢CBD以165.19億元的年納稅額位居榜單第6位;在商務樓宇貢獻量方面,武漢CBD納稅過億樓宇數量排名第8。

城市商業魅力榜,武漢排名第7

5月25日,第一財經旗下資料新聞專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了《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據榜單分析,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緊隨其後的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等城市。

武漢市獲國務院表彰

5月,國務院表彰推動實施“中國製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市、直轄市轄區,武漢位居受表彰的15個城市之列。

中國“機遇之城”,武漢排名第4

5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了《機遇之城2017》報告,從智力資本和創新、技術成熟度、區域重要城市等維度對28座城市進行考察,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躋身綜合排名前五。

“十大幸福城市”,武漢排名第8

2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6-2017)資料發佈,幸福感最強的十大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分別為: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石家莊。其中,武漢排名第8。

中國最具創新力“新一線”城市,武漢排名第4

1月9日,“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了《2017中國城市創新力排行榜》,對19座城市熱錢指數、獨角獸指數、租房指數和合夥人指數計算,杭州、天津、成都、武漢、蘇州依次成為“中國最具創新力的新一線城市”前五名。

企業榜單

2017年德勤中國50強,武漢6家企業上榜!

11月9日晚,“德勤中國”發佈2017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企業榜單,武漢共有6家企業上榜:武漢鬥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噢易雲計算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邁異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帝爾鐳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索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6家企業中除武漢噢易雲計算股份有限公司外都是首次上榜。其中,武漢鬥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70776%的3年累計增長率奪得本年度“德勤中國50強”榜首殊榮,並創下歷年來企業收入增長的新紀錄。

2017年全國瞪羚企業百強,光穀5家企業上榜!

11月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長城戰略諮詢在京聯合發佈《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2017)》,光穀5家企業強勢上榜瞪羚企業百強。

這5家上榜企業分別是:人福普克藥業(武漢)有限公司、海思光電子有限公司、武漢頌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奇米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索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武漢3家企業上榜!

8月3日下午,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中心在京聯合發佈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武漢3家互聯網企業入選,其中鬥魚直播位列72名,盛天網路位元列85名,換車網位列90名。

2017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公司百強榜,武漢1家“獨角獸”企業上榜!

8月1日,2017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公司百強榜發佈,武漢第三家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斑馬快跑榜上有名,位列57名,也是今年入選的唯一武漢企業。去年,鬥魚、卷皮均入選該榜,分別位列47名和86名。

斑馬快跑CEO李佳

2017中國企業500強,武漢6家企業上榜!

9月10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佈2017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武漢上榜企業共有6家,分別為東風汽車、武漢商聯(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卓爾控股、武漢金融控股、山河建設。

其中,東風汽車仍保持武漢冠軍位置,位列全國第16位。卓爾控股則從去年的402位躍升到今年的294位。

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榜,9家“漢派”企業上榜!

3月16日, 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在北京發佈。

報告顯示,隨著新一輪樓市調控加劇,中西部城市成為投資熱土,9家漢派企業成功進入百強榜單。其中,除了連續13年上榜的福星惠譽、武漢地產集團、百步亭外,美好置業,奧山置業、紐賓凱集團、武漢銀湖科技、武漢當代恒居置業也成功進入百強名單。

鏈 接

除上述榜單,今年以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領域接連推出創新舉措,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新衙門作風””和“微腐敗問題”

今年以來,武漢向“新衙門作風”宣戰,在查處不敢負責、執行不力、效率低下、作風不正等突出問題中,全市共問責1333人。

12月5日,武漢市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以來作風建設工作進展。據介紹,目前首批1872件信訪積案已全部結案。截至目前,共查處“新衙門作風”和“微腐敗問題”1877個,處理2519人(次),其中涉及處級幹部277人(次)。

首創“四大資智聚漢工程”

今年以來,武漢提出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百萬校友資智回漢”、“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等四大資智聚漢工程,打造“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

今年初,武漢提出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力爭5年內將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和“大學生最友好城市”,並先後推出系列務實創新舉措。11月12日,武漢市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大型校園巡迴招聘活動,1個多月內20餘場招聘活動,將籌集推出大學生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

百萬校友資智回漢

11月26日,第九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華中師範大學專場舉行,作為今年部屬在漢高校資智回漢專場的壓軸戲,華師校友現場簽下1819.8億元專案,為部屬院校資智回漢完美收官。

截至目前,7所在漢部屬高校、1所省屬高校已全部舉辦校友資智回漢專場,9場校友資智回漢專場(其中武漢大學兩場、省屬高校武漢紡織大學一場)總簽約金額已達13014億,占武漢今年招商引資總額的一半。

高校

投資金額(單位:人民幣)

華中師範大學

1819.8億元

華中科技大學

989.7億元

武漢大學

1576.7億元、1676億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546億元

武漢理工大學

2607億元

中國地質大學

1668.7億元

華中農業大學

614億元

武漢紡織大學

515.8億(另有500億銀行授信)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

4月8日,武漢在全國率先成立招才局,統籌全市人才工作職能、政策、資金、力量。

8月14日,武漢在全國首創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9月22日,第二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武漢大學專場活動在漢舉行,26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達14.29億元。

9月29日,第三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華中科技大學專場舉行,62個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達66.62億元。

11月7日,第四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專場在漢舉行,來自中科院系統28個所的70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現場簽約,金額達80.31億元。

11月28日,第五批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大會·武漢理工大學專場舉行,現場簽約科技成果轉化相關項目46個,金額達81.76億元,為5場活動中最多的一次。

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

7月8日,在華創會重點專案簽約儀式上,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的生命科學創新研究院落戶武漢,正式拉開武漢“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序幕。

11月16日晚,2017海外科創人才武漢行·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共簽署了1個引才項目、4個引資項目。

航拍長江新城

“三鄉”工程

2017年以來,武漢市大力實施以“三鄉”工程為核心、以農村電商、農業科技為兩翼的鄉村發展戰略。通過組織開展“三鄉”工程,武漢市吸引更多的城市資本進入農村創業。

截至10月底,全市共統計空閒農房11.36萬戶,簽訂空閒農房租賃協議8543戶,年租金1.3億元,吸引社會投資145.36億元。新增農民收入22.12億元,對農民收入增長貢獻達到56.42%,農村土地流轉率達60%以上。

打造新民營經濟集聚地

6月13日,武漢召開新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提出打造新民營經濟集聚地。7月10日,武漢發佈《突破性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試行)》16條。

目前,已舉辦新民營經濟招商大會上海市浙江商會專場、閩粵港專場、通用航空專場、全球溫商專場、世界500強與全球知名外企招商大會外資商會專場、中法生態城專場、國際友城專場等,成果豐碩。

規劃建設長江新城

2月,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啟動規劃建設長江新城,樹立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區,引起廣泛關注。

7月17日,長江新城選址公佈為武漢市中北部的諶家磯-武湖區塊,對標雄安新區,按照“近期起步區30平方公里左右、中期發展區100平方公里左右、遠期控制區500平方公里左右”的戰略步驟。

11月17日,起步區城市設計諮詢建議國際徵集公告面向全球發佈。2018年一季度形成總體規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