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寫給應屆大學畢業生:考研OR就業,你會怎麼選?

2018年考研剛剛結束, 2019年考研的大軍也已經浩浩蕩蕩的襲來, 隨之而來的是考研人數急劇增加(2018年報考人數比去年增長了37萬人)、考研競爭的更加激烈,

同樣的是2018年全國有820萬的應屆畢業生, 就業難度將更上一層樓, 就業形勢也將更加複雜嚴峻, 面對考研和就業的困局, 你會如何抉擇呢?

一、工作為先:妥協先就業再擇業

這種現象在這幾年的大學中是很普遍的現象, 輔導員們也通常會勸畢業生抓緊找工作,

“先就業再擇業”, 抓住應屆生的身份和企業或大公司簽訂三方協議, 解決工作去向問題。 此外, 像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能解決戶口的企業都會受到求職生們的熱捧, 儘管工資一般都比正常就業的要少一些, 但這是穩定、紮根的象徵。

同樣的,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們都會遇到選擇痛苦症, 什麼樣的企業才是最好的、最理想的企業, 是有發展空間的、是工資高的, 還是企業知名度高的……, 類似於這類的思考會有很多, 很多學生會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懊悔, 進而就違約再簽單位。 所有的這些, 都是因為學生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 缺乏對第一份工作的整體規劃和要求。 對此, 給到學生的建議就是可以利用找工作的準備階段多試試水,

瞭解一下市場上的行情, 到了真正找工作的階段就要根據前期掌握的情況, 結合自身情況和需求首先確定一下自己對職位的各項要求, 如果能找到理想的企業那就更好了, 找不到的話就要一步一步開始找工作的歷程了,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的面試綜合能力, 遇到達到標準的理想企業, 不用猶豫, 直接簽協定吧!

第一份工作對大學生很重要, 尤其是剛入職場帶你的師傅, 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 因此, 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重視!

二、考研為先:繼續深造曲線就業

大學生以考研“曲線就業” , 通過考研來改變自己的現狀,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學校, 專業, 這樣無疑給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次絕好機會!繼續深造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是值得讚賞的。 如果單純的想通過考研來轉專業, 等於浪費四年大學所學的專業。

想著考研換專業意圖的學生其根源可以追溯至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 盲目地挑學校、選專業,

經過幾年的大學生活, 面臨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本專業將要從事的職業並不適合自己, 或者自己不喜歡將要從事的職業, 於是開始後悔當初的選擇。 雖然上大學期間有很多轉專業和修雙二輔專業的機會, 但是限制很多比如有:院系限制, 名額限制, 成績限制, 很多同學無法實現。

考研的價值對不同的專業是不同的, 不要單純的為了追求學歷而進行考研。 像醫學專業必須上研, 甚至要讀到博士才會有所發展, 像有的專業本科畢業就可以工作, 經過職場的歷練後再繼續深造更有價值, 像管理類、金融類專業, 還有的專業本科畢業就工作可選擇的就業面就會比較寬, 研究生畢業則收窄了就業面, 但相應的收入和晉升空間也提升了, 比如土木工程、電腦科學這樣的專業。

也會有學生算做這樣一個對比,就是在讀研究生和直接去工作的對比,在讀研期間會怎麼樣、工作若干年又會怎麼樣,還有的學生也在思考先工作然後再回來讀一個非全日制碩士,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位元同學的情況都不同,所以學生都要結合自己專業的特點和職業發展趨勢,再根據自我的追求合理綜合判斷是否考研、怎麼考研以及什麼時間考研等等問題。

當然無論做出何種抉擇,永遠要陽光地看待生活和工作,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然後鼓勵自己不斷的學習,不能放棄,最後的勝利也一定會迎面而來。

*本文為成傑之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摘抄。

比如土木工程、電腦科學這樣的專業。

也會有學生算做這樣一個對比,就是在讀研究生和直接去工作的對比,在讀研期間會怎麼樣、工作若干年又會怎麼樣,還有的學生也在思考先工作然後再回來讀一個非全日制碩士,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位元同學的情況都不同,所以學生都要結合自己專業的特點和職業發展趨勢,再根據自我的追求合理綜合判斷是否考研、怎麼考研以及什麼時間考研等等問題。

當然無論做出何種抉擇,永遠要陽光地看待生活和工作,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然後鼓勵自己不斷的學習,不能放棄,最後的勝利也一定會迎面而來。

*本文為成傑之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摘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