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畢業之後與同學差距越來越大,究竟是為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怎麼拉開的呢?同一社會層次, 同一學校畢業的人, 最後差距也會越來越明顯, 有的人走向平庸, 有的人走向財務自由。

昨天在大學群中聊天, 驚奇的發現大家的現狀差異化明顯。 畢業後, 我們和同學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呢?

畢業初期:

有的人月光, 有人卻在初期就養成了良好的攢錢習慣。

首先, 堅持記帳。 那時候的記帳方式還沒這麼先進, 可以用手機APP,我是買了自己喜歡的小本子隨身攜帶, 一有空就寫下來, 因為當時花費也比較單一, 吃喝玩樂, 沒娃沒結婚。

記帳的好處是, 可以明確每一筆花銷, 對攢錢的功效功不可沒, 是攢錢的第一步, 首先你要瞭解自己的支出, 以及自己所傾向的支出, 才能知道問題所在, 如何優化開銷。

畢業的前三年, 收入有限, 攢錢公式基本就是強制儲蓄。 因此, 此時, 增加收入才是王道。

收入提升:態度端正,

不急不躁 , 勤奮謙虛多幹活, 在職場中, 新人的勤勞和努力都是受大家喜歡的, 再加上一點悟性, 和平時多學習多積累, 職場之路很快就會越走越順, 升職加薪指日可待。

支出:我不主張為了攢錢盲目去節省支出, 網上不是很流行這句話:“不要在最好的年紀, 用得最差”。 我很贊同, 其實, 在年輕的時候, 你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錢, 真的很有限, 不如用來包裝自己, 我指的包裝是衣品提升和付費學習。 優化開支, 主要是為了節省不必要的開銷, 至於哪部分是真的不必要, 相信你的帳本會告訴你。

仔細想一下, 省錢比賺錢容易。

此外, 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多看一些理財基金類書籍, 不建議看太多股票類書籍,

股票更多的是實戰經驗。 基金可以把理論知識學好, 有助於進一步的實操。

畢業5年:

有人懶著打理財富, 無計畫攢錢, 有人學會投資, 開始資產配置。

這個時期基本都會經歷結婚和生娃, 房子首付是第一筆鉅款, 這期間會經歷房貸和養娃壓力, 如果你已經在工作中有所提升, 那是最好, 因為此時的支出增加是不可避免, 除了更加努力的工作, 讓收入快速增加, 家庭也需要留出精力來照顧。 此時, 應該學會投資, 讓攢錢加油增速。

首先, 需要明確家庭分工:裝修, 養娃陪伴都是需要佔用精力的, 夫妻商量後, 選擇事業發展前景更好的一方把精力多傾向於事業, 另一方分出部分精力來照顧家裡, 這本身就是一場利弊的權衡,

一旦形成最適合的模式, 就不要再糾結於因此帶來的所謂不公而爭吵了, 家和萬事興, 對於家庭財富的積累來說, 尤為重要。

此時, 家庭的CFO開始確立, 嘗試資產配置分配, 是攢錢路上的神助攻。 並且逐步提高理財收益, 覆蓋部分支出。

畢業10年:

有人依然平凡, 有人卻走向了財務自由之路。

長期保持良好的理財習慣, 大部分人都會對投資都是有自己的領悟和經驗。 每年的攢錢目標也開始更加清晰, 支出更加合理, 此外, 多逛論壇多學習理財知識, 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月結餘提高一點點, 向更高的結餘率邁進。 當理財輸入覆蓋了生活支出, 也就是實現了初步的財務自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