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一個年輕寡婦的承諾(民間故事)

王若蘭十九歲那年, 經人介紹, 認識了十裡以外桑園村的劉海濤, 兩個人一見鍾情, 很快便墜入情網。

劉海濤今年已有二十一歲,

是劉家的獨子, 從小到大父母對他是嬌生慣養, 重活、髒活、累活從來都不讓他做。 男孩子喜歡玩的遊戲, 比如:上樹掏鳥窩、游泳、玩火藥槍、射箭等等, 這些帶有一定危險係數的遊戲劉海濤都沒玩過。 在認識王若蘭之前, 劉海濤的生活是按步就班, 完全依照父母的安排, 從不敢越雷池一步, 是村裡最聽話的孩子。 父母疼愛孩子本來無可厚非, 但疼愛若是變成溺愛, 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劉海濤自從與王若蘭確定戀愛關係之後, 性格也慢慢的發生了變化。 王若蘭是一個孝順的女孩, 嬌小可愛, 人也長得漂亮, 追求者不乏其人。 而劉海濤雖有一米七八的身高, 卻因為顯得過於瘦弱, 加上皮膚較白, 給女孩子的感覺是缺乏安全感。

兩個人走在街上, 背後總會有人議論紛紛, 劉海濤知道自己身上缺少男子漢的強壯、果敢和膽量, 可現在有了女朋友, 就再不能像以前那樣膽小怕事, 沒有主見, 讓人笑話。

從此, 家裡的大事小情劉海濤不再像以前那樣不管不問, 家裡地裡的輕活重活劉海濤都慢慢的擔了起來。 父母看在眼裡, 疼在心裡, 可兒子畢竟已經是大人了, 明年就要娶媳婦兒了, 如果還那麼寵著他, 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 想通了這一點, 也就不再攔著他了。

第二年的秋天, 劉海濤和王若蘭在熱戀了一年半之後, 終於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小倆口恩恩愛愛, 形影不離, 出雙入對, 父母樂得整天合不攏嘴。 沒多久, 王若蘭的肚子便鼓了起來, 一家人更是喜笑顏開,

老兩口逢人便說, 自己的兒子孝順, 兒媳婦賢慧, 街坊鄰居也都羡慕不已。

在王若蘭離預產期還有兩個月, 也就是他們婚後的第二年夏天, 一次意外發生了。 鄰居張震龍家蓋房子, 村裡凡是在家閑著沒事的男人都過去幫忙, 這是村裡一直以來的習俗, 劉海濤也去了。 他和另外兩個同伴負責拉水, 因為拉水相對來說比較輕鬆比較乾淨, 大家也是為了照顧他, 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比較輕鬆比較乾淨的活卻要了劉海濤的命, 讓一個剛滿二十歲的年輕少婦守了二十年的寡。

那天, 劉海濤他們趕著驢車, 車上放著一個大鐵罐子, 他們把驢車趕到了村南頭的蓄水池邊。 他們的工作就是用一根拴著繩子的塑膠桶,

把水從池子裡打上來倒進大鐵罐子。 劉海濤為了證明自己這兩年來的變化, 便第一個上來打水, 可他卻忘記了自己根本不會游泳, 以前家里拉水都是父親自己來, 因為打水的時候人會經常掉到水裡去。 就在劉海濤打了有十幾桶水時, 因為以前從未做過, 加上水面離池邊有三米多高, 十幾桶下來, 劉海濤的眼前有點暈, 正好腳底下一滑, 一個跟頭便栽到了池子裡。 哪怕是稍微懂點水性的人掉進水裡, 最起碼也會有十幾秒鐘在水面掙扎的時間, 可因為劉海濤完全不懂水性, 掉下去不到三秒鐘便沉入水中, 連一聲救命都沒喊出來。 等另外兩個同伴反應過來跳入水中施救時, 劉海濤早已沉入了水底, 兩個人全都傻了眼,
他倆的水性雖然還不錯, 可當時的水深至少有五米, 沒有人敢潛到水下去撈人。 就這樣, 一個剛剛新婚還不到一年, 再過兩個月就要做父親的年輕生命被無情的奪去了生命, 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轉眼間變成了世界上最最不幸的家庭。

王若蘭聽到噩耗後當場暈了過去, 劉海濤的父母老來喪子, 白髮人送黑髮人, 心中之痛不言而喻, 又因為劉海濤是獨子, 老兩口心想:兒子一去, 兒媳婦早晚要改嫁, 有可能連孩子也會一起帶走, 以後老了沒人照顧不說, 百年之後連個上墳的都沒有。 老兩口越想越難受, 便忍不住放聲痛哭, 鄰居們在一旁勸了半天也不管用。 此時王若蘭正好醒了過來, 她看了看公公婆婆哭得死去活來的樣子, 她瞭解公公婆婆的心情,知道他們疼兒子,更疼自己,尤其是自己現在懷著身孕,他們一定是擔心自己以後帶著孩子改嫁,劉家從此就斷了香火。丈夫的死雖然讓王若蘭痛不欲生,但自己必須要堅強起來,丈夫生前很愛這個家,很愛父母,很愛自己以及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公公婆婆對自己也一直像對親閨女一樣,自己一定要讓丈夫在九泉之下不再掛念這個家,要讓公公婆婆不再擔心。想到此,王若蘭毅然站了起來,擦乾了眼淚,當著街坊鄰居的面向公公婆婆承諾:兩個月後,自己生的若是女孩,三年後就在劉家再招一個上門女婿,一起服侍二老。若是生下個男孩,自己一定在劉家把孩子撫養到二十歲,在孩子二十歲之前自己絕不談婚嫁之事。一句承諾,一個剛滿二十歲的漂亮寡婦的承諾,沒有人她真的能兌現,誰都以為她是為了安慰兩位老人才如此說。

兩個月後,一個白胖小子呱呱墜地,一家人都松了口氣。王若蘭沒有因為丈夫的死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和追求,她孝順公婆,撫育兒子,一家人臉上又漸漸的露出了笑容。

兩年之後,公公婆婆看到兒媳婦把這個殘缺不全的家照顧得比正常的家庭還要好,看著年輕漂亮的兒媳婦,二老實在不忍心讓她就這麼守活寡,就婉轉的勸她如果遇到合適的就嫁出去,只要隔三差五的回來看看就行,王若蘭總是笑著搖搖頭。她也是女人,一個正常的女人,她也需要男人的疼愛,需要男人的呵護,她也有正常女人的生理需求,可她不能,她是一個對感情非常專一的女人,何況兩年前自己曾當著那麼多街坊鄰居的面,向公公婆婆承諾過,在兒子二十歲之前絕不談婚嫁之事,言猶在耳,豈能食言。人家都說大丈夫一言九鼎,王若蘭雖是女人,卻一樣是言出必行。

一晃十七、八年過去了,王若蘭的兒子劉小濤已經上了高中,劉小濤不但學習成績好,身體比他父親當年也強壯得多,而且對爺爺奶奶和母親也很孝順。他從爺爺奶奶和街坊鄰居口中得知,母親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他才至今一直未改嫁,他知道母親所付出的辛苦不是能用語言可以表達清楚的。爺爺奶奶的歲數越來越大,自己過兩年如果考上了大學,母親肩上的擔子就會更重。爺爺奶奶曾多次勸母親改嫁,可母親好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直不肯點頭。不過現在離母親承諾的期限只剩兩年了,自己一定要想辦法說服母親。

說來也巧,有一次,劉小濤和同桌的女生陳曉玲聊天得知,原來陳曉玲是他們學校校長的女兒,陳曉玲的母親三年前得了癌症剛剛去世,三年來有不少好心人給陳校長介紹,陳曉玲也曾勸過父親,可陳校長卻一直無動於衷。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小濤聽著聽著,突然心中一動,何不找個機會讓母親跟陳校長認識,說不定兩個人真能走到一起。

一個月後,期末考試到了,劉小濤故意把分數考得很差,門門不及格,之前他可是年級裡的前三甲,所有的老師都對他寄予了厚望。班主任老師把劉小濤叫到半公室問了半天,可劉小濤卻是皺著眉頭什麼也不說。無奈之下班主任老師只好去找陳校長,陳校長一聽也很重視,因為劉小濤在學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早就聽說他從小無父,此次考慮成績直線下降,莫非是劉小濤家中又出了什麼變故?於是便決定和班主任老師一起到劉小濤家進行家訪,不料臨行前劉小濤班裡突然有一個女孩暈倒,班主任只好留下處理,陳校長便騎自行車一個人去了劉小濤家。

此時王若蘭正在家裡洗衣服,鄰居家一個小孩進來說村口有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打聽劉小濤家住哪兒,王若蘭趕忙放下手裡的衣服來到了村口。一問才知道是兒子學校的校長前來家訪,王若蘭心裡咯噔一下,莫非兒子在學校惹了禍不成?於是,兩個人邊走邊聊回了家。在得知陳校長進行家訪的原因之後,王若蘭也是一頭霧水,兒子最近也沒有什麼異常表現,難道兒子心裡有什麼事瞞著自己?也不太可能,兒子從小跟自己無話不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學習成績突然下滑得這麼厲害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王若蘭和陳校長一直聊了三個多小時,可能是兩個人現在都是獨身的緣故,聊來聊去話題是越聊越多,聊到後來陳校長甚至忘了此行的目的,兩個人彼此對對方都有了好感。而對於劉小濤成績突然下滑之事,兩個人始終找不出原因,劉小濤又是鐵嘴鋼牙,一句話也不說,到最後找不出原因來也就直能是不了了之。

直到兩年之後,在王若蘭的承諾到期之時,在劉小濤和陳曉玲的大力支持和撮合之下,兩個殘缺家庭終於組成了一個幸福家庭。劉小濤和陳曉玲也雙雙考上了大學。

一次晚飯後一家人聚在一起閒聊,王若蘭和陳校長才知道,兩年前兩個人的見面完全是兩個孝順孩子的精心安排,當時劉小濤班上暈倒的那個女生就是陳曉玲。王若蘭深情的看了兩個孩子一眼,一家人全都笑了。

一個年輕漂亮的寡婦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己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最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後自己的再婚竟然是自己的兒子促成的,二十年守寡,其中之辛酸只有兒子最清楚,如今兒子長大成人,有了出息,又這麼體諒自己,自己也該享享清福了。王若蘭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人也年輕了十歲。

她瞭解公公婆婆的心情,知道他們疼兒子,更疼自己,尤其是自己現在懷著身孕,他們一定是擔心自己以後帶著孩子改嫁,劉家從此就斷了香火。丈夫的死雖然讓王若蘭痛不欲生,但自己必須要堅強起來,丈夫生前很愛這個家,很愛父母,很愛自己以及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公公婆婆對自己也一直像對親閨女一樣,自己一定要讓丈夫在九泉之下不再掛念這個家,要讓公公婆婆不再擔心。想到此,王若蘭毅然站了起來,擦乾了眼淚,當著街坊鄰居的面向公公婆婆承諾:兩個月後,自己生的若是女孩,三年後就在劉家再招一個上門女婿,一起服侍二老。若是生下個男孩,自己一定在劉家把孩子撫養到二十歲,在孩子二十歲之前自己絕不談婚嫁之事。一句承諾,一個剛滿二十歲的漂亮寡婦的承諾,沒有人她真的能兌現,誰都以為她是為了安慰兩位老人才如此說。

兩個月後,一個白胖小子呱呱墜地,一家人都松了口氣。王若蘭沒有因為丈夫的死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和追求,她孝順公婆,撫育兒子,一家人臉上又漸漸的露出了笑容。

兩年之後,公公婆婆看到兒媳婦把這個殘缺不全的家照顧得比正常的家庭還要好,看著年輕漂亮的兒媳婦,二老實在不忍心讓她就這麼守活寡,就婉轉的勸她如果遇到合適的就嫁出去,只要隔三差五的回來看看就行,王若蘭總是笑著搖搖頭。她也是女人,一個正常的女人,她也需要男人的疼愛,需要男人的呵護,她也有正常女人的生理需求,可她不能,她是一個對感情非常專一的女人,何況兩年前自己曾當著那麼多街坊鄰居的面,向公公婆婆承諾過,在兒子二十歲之前絕不談婚嫁之事,言猶在耳,豈能食言。人家都說大丈夫一言九鼎,王若蘭雖是女人,卻一樣是言出必行。

一晃十七、八年過去了,王若蘭的兒子劉小濤已經上了高中,劉小濤不但學習成績好,身體比他父親當年也強壯得多,而且對爺爺奶奶和母親也很孝順。他從爺爺奶奶和街坊鄰居口中得知,母親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他才至今一直未改嫁,他知道母親所付出的辛苦不是能用語言可以表達清楚的。爺爺奶奶的歲數越來越大,自己過兩年如果考上了大學,母親肩上的擔子就會更重。爺爺奶奶曾多次勸母親改嫁,可母親好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直不肯點頭。不過現在離母親承諾的期限只剩兩年了,自己一定要想辦法說服母親。

說來也巧,有一次,劉小濤和同桌的女生陳曉玲聊天得知,原來陳曉玲是他們學校校長的女兒,陳曉玲的母親三年前得了癌症剛剛去世,三年來有不少好心人給陳校長介紹,陳曉玲也曾勸過父親,可陳校長卻一直無動於衷。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小濤聽著聽著,突然心中一動,何不找個機會讓母親跟陳校長認識,說不定兩個人真能走到一起。

一個月後,期末考試到了,劉小濤故意把分數考得很差,門門不及格,之前他可是年級裡的前三甲,所有的老師都對他寄予了厚望。班主任老師把劉小濤叫到半公室問了半天,可劉小濤卻是皺著眉頭什麼也不說。無奈之下班主任老師只好去找陳校長,陳校長一聽也很重視,因為劉小濤在學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早就聽說他從小無父,此次考慮成績直線下降,莫非是劉小濤家中又出了什麼變故?於是便決定和班主任老師一起到劉小濤家進行家訪,不料臨行前劉小濤班裡突然有一個女孩暈倒,班主任只好留下處理,陳校長便騎自行車一個人去了劉小濤家。

此時王若蘭正在家裡洗衣服,鄰居家一個小孩進來說村口有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打聽劉小濤家住哪兒,王若蘭趕忙放下手裡的衣服來到了村口。一問才知道是兒子學校的校長前來家訪,王若蘭心裡咯噔一下,莫非兒子在學校惹了禍不成?於是,兩個人邊走邊聊回了家。在得知陳校長進行家訪的原因之後,王若蘭也是一頭霧水,兒子最近也沒有什麼異常表現,難道兒子心裡有什麼事瞞著自己?也不太可能,兒子從小跟自己無話不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學習成績突然下滑得這麼厲害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王若蘭和陳校長一直聊了三個多小時,可能是兩個人現在都是獨身的緣故,聊來聊去話題是越聊越多,聊到後來陳校長甚至忘了此行的目的,兩個人彼此對對方都有了好感。而對於劉小濤成績突然下滑之事,兩個人始終找不出原因,劉小濤又是鐵嘴鋼牙,一句話也不說,到最後找不出原因來也就直能是不了了之。

直到兩年之後,在王若蘭的承諾到期之時,在劉小濤和陳曉玲的大力支持和撮合之下,兩個殘缺家庭終於組成了一個幸福家庭。劉小濤和陳曉玲也雙雙考上了大學。

一次晚飯後一家人聚在一起閒聊,王若蘭和陳校長才知道,兩年前兩個人的見面完全是兩個孝順孩子的精心安排,當時劉小濤班上暈倒的那個女生就是陳曉玲。王若蘭深情的看了兩個孩子一眼,一家人全都笑了。

一個年輕漂亮的寡婦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己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最想不到的是,二十年後自己的再婚竟然是自己的兒子促成的,二十年守寡,其中之辛酸只有兒子最清楚,如今兒子長大成人,有了出息,又這麼體諒自己,自己也該享享清福了。王若蘭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人也年輕了十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