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央行再度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單日交易額限500元

在中國互聯網巨頭阿裡巴巴、騰訊推動下, 中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人出門在外一台手機走天下, 移動支付打天下。 一旦到了國外、或者國內較落後地區, 不能移動支付就覺得很不方便。 其實條碼支付發展過程並不順暢, 儘管央行同意了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 但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了搶奪市場份額, 風險管理不到位、業務規則混亂下, 一聲令下就叫停線下條碼支付, 而像支付寶、微信支付就改變了策略, 採用商家收款方式規避風險。 而昨天央行再次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的通知》,

配套印發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 從管理方案以及支付技術層面進行新的管控, 而該規範將於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這個規範對於支付機構有什麼約束呢?

第一個就是要持牌經營,

支付機構必須符合相應的業務運營資質要求, 持牌上崗

第二是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 必須通過人民銀行清算系統或者合法清算機構處理(其實之前的網聯平臺就是為一系列移動支付做準備的)

第三個就是加強條碼支付技術風險防控, 保證條碼支付安全性, 建立可追溯的大資料分析系統

其實我們使用者最關心的是, 這新《規範》對於我們日常使用的有什麼不方便之處, 就像之前餘額寶限額、紅包金額上限等等。 這次央行要求支付機構針對個人建立風險防範能力的分級, 按照不同等級進行交易金額限制。

目前共分為A、B、C、D四級:

對於D級的靜態條碼支付, 個人單日累計交易金額不超過500元,

很多讀者看到500元就炸了。 哇, 500元這麼低分分鐘爆額度啊。 其實這是個人對商戶掃碼支付額度500元, 一般來說去個便利店都是幾十元, 500元額度綽綽有餘的, 商家掃你二維碼的不在限額之內。 所以500元其實就是一個風險管控措施, 這個額度其實足夠了。

此外C級限額為1000元, B級限額5000元, 最高等級A採用數位憑證和電子簽名的可以自行約定限額。

其實央行限額做法是相當正確, 現在二維碼詐騙新聞層出不窮, 什麼替換別人的二維碼、假罰單、誘騙支付等等, 多數集中於個人主動對二維碼、條碼進行掃付行為上, 央行要求設立風險防範分級確實可以減少用戶的經濟損失, 最多也就被騙500元, 而且500元也能較好滿足人們日常使用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