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曾綻放的鬱金香|人類的信心與懷疑

文-大白

故事要從歐洲的一個古老傳說講起。

三位勇士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少女, 為了得到美人青睞, 三位勇士分別送給少女一件禮物:皇冠、寶劍和金塊。

奈何少女對三人都不鍾情, 她向花神禱告。 花神只好把皇冠變成枝幹, 寶劍變成綠葉, 金塊變成球莖。

這株植物, 就是鬱金香。

傳說中的少女嫁給了誰, 故事沒有講。 16世紀, 鬱金香從中東傳入歐洲。 1570年, 一位荷蘭花匠, 從奧地利宮廷偷回了球莖。

鬱金香就這樣到了荷蘭。 據說當年, “一經綻放, 舉國稱奇。 ”

17世紀, 鬱金香在荷蘭變成了高檔、稀有的植物。 貴婦人將其佩戴在晚禮服上, 上好的花莖能換到上好的馬車和好幾匹馬。

物以稀為貴, 鬱金香在市場上的確存在稀缺性。 當時荷蘭交易的不是普通的鬱金香球莖, 而是感染植物病毒的球莖。 在園藝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 短時間內要生產出變異的病毒球莖, 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種名叫奧古斯特的名貴品種, 據說當時在整個荷蘭只有兩株, 價格足以換取阿姆斯特丹運河邊上的一棟豪宅。

鬱金香的巨大利潤, 讓精明且善於冒險的荷蘭人(這個民族實在一向以商業頭腦著稱)打通了任督二脈。

黑市交易, 是遠遠不夠的, 證券交易所上場的時刻到了。

1636年, 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 為了擴大投資機會, 交易所把單株鬱金香分割為細股, 並制定了一系列交易規範。

全民鬱金香運動就此開始。

荷蘭人創造出了“期貨選擇權”, 1636年可以賣出1637年的鬱金香球莖, 交割前無需付款, 只需交割證券市場差價。 還有交易杠杆, 允許買空。 你知道的那些名詞, “看多”, “看空”, “期權”, “期貨”……很多都是那個時候荷蘭人的貢獻。

一個未經查證的數字——1635-1637年, 荷蘭鬱金香合同價格的上漲幅度, 是5900%。

沒有人醉心于花朵的美麗, 人們為之驚豔的是背後閃閃放光的金銀。 所有人心中的潛臺詞都是:下一個接盤的傻瓜, 在哪裡?

不過, 人類的懷疑與自信一樣, 此生彼長, 可以無限膨脹。

冬天的童話如同雪人一般熬不到春天。 1636年底, 有一些傳聞開始流行。

有人說, 一些商販從別處運來了大量鬱金香, 只是還沒有拋售。

有人說, 小道消息稱, 有的貴族手裡的球莖, 根本賣不出高價。

有人說, 有個外地人一不小心吃掉了一株極其高貴的球莖。

……

1637年如期到來, 花朵要面臨實物交割。

春天可不一定意味著萬物勃興。 2月4日, 有一名經紀人, 突然喊低報價,

導致當天球莖價格呈現暴跌, 接下來的一周, 局面開始不可掌控。 許多記載鬱金香運動的書籍, 都沒有記錄這名率先撕下“皇帝的新衣”的經紀人的名字, 但可以追溯到的數位是, 短時間內, 鬱金香的價格跌落到堪比農貿市場上的洋蔥。

暴漲沒有理由, 暴跌也一樣。 市場的心態徹底崩了。 荷蘭政府一開始勸說人們不要拋售, 在沒有結果之後, 乾脆撂挑子跑路——1637年4月27日, 政府宣佈, 終止所有鬱金香合同。

人們期待中的巨額財富瞬間蒸發。

鬱金香帶來的童話迎來了破碎的大結局。

危機結束後的今天, 我們回看歷史, 似乎覺得非常好笑:就算是屈指可數的“奧古斯特”, 其產成品質也不穩定, 在短時間內甚至有凋零、損壞、死亡的風險,

如何能價值數棟運河邊上的豪宅?

鬱金香泡沫, 是金融市場出現以來第一次危機。 之後, 人類又經歷了無數次金融市場的震盪, 也有了無數次類似的悲劇。

導致我重新梳理一遍鬱金香故事的初衷, 是聖誕前夜關於比特幣的新聞。

這個聖誕恐怕不是對所有人都帶來利好。 2017年12月22日, 比特幣的價格從上周的19891美元, 跌到了14827美元, 12月24日的成交價跌幅超過上周最高點的31%。

當然這沒有什麼, 比特幣市場經歷過數次巨大幅度的震盪, 跟之前的幾次比起來, 平安夜的波瀾未必能掀起巨浪。 Chamath Palihapitiya, 比特幣的早期投資者, 這樣對媒體說, “我認為, 比特幣未來三到四年內每枚價格可能達到10萬美元, 未來20年內可能達到100萬美元。 但我仍然建議, 普通投資者應該只將淨資產的1%投入加密貨幣。 這是一個信心遊戲。”

這話實在不疼不癢。任何投資,都是投資者的信心決定最後勝負,市場下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資者信心崩潰。

每次繁榮都有不同的理由,每次危機卻都如此相似。

查理斯·麥斯在《非同尋常的大中幻想與群眾癲狂》中,這樣描述荷蘭群眾的投資狂熱:“無論是貴族、市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夥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

三百多年來,上述場景登場的次數絕非個別。譬如2008年,每一名走出證券交易所的金融專家,都在想,是自己,還是上帝的哪一步做錯了。

但是有人能真正吸取教訓嗎?有人能真正逃脫人類的弱點嗎?泡沫破滅前,每一個泡沫都閃爍著耀眼的光環。在這光環中,人們充分投入,充分狂歡,最終將結局導向不可控制。

比特幣並沒有真實的用途。這是一個奇妙的基本面對沖,它背後的技術,是針對專制政權和銀行基礎設施的價值存儲。

眼下的場景本質或許並非鬱金香泡沫,對新技術的信心推動人們對其引領的變革一路看漲。不過,歷史總在重複,但人類的邏輯有無進步——結論恐怕並不樂觀。

“投機”的字面意思,是“投資于機會”。如果你認為獲利才是最大的理性,那請千萬記得,願賭就要服輸。

在零和遊戲中博弈,請不要怨恨冷漠的市場和不負責任的統治者,古往今來,歷史沒有見過任何一位接盤者,在泡沫喧囂的劇末,有過完美謝幕。

大白@2017年12月26日

年初的新書賣得如何,我並不知道。講真,有些時刻,你完成了一件事,如同交卷的鈴聲響起,你實在沒必要太關心成績。但是偶有小讀者(比如下圖)發來的讚譽,仍然讓我備受鼓舞。我不常查看留言,看到後時常因為過了48小時而無法互動。想告訴你們,不是沒有看到,我只是沒來得及。

好的文字,哪怕是雞湯,都是我們貧瘠生活的光芒。文字的金字塔,我還在底端,請多多包涵。

再次謝謝所有留言的讀者,謝謝你們還在。謝謝。

這是一個信心遊戲。”

這話實在不疼不癢。任何投資,都是投資者的信心決定最後勝負,市場下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資者信心崩潰。

每次繁榮都有不同的理由,每次危機卻都如此相似。

查理斯·麥斯在《非同尋常的大中幻想與群眾癲狂》中,這樣描述荷蘭群眾的投資狂熱:“無論是貴族、市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夥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

三百多年來,上述場景登場的次數絕非個別。譬如2008年,每一名走出證券交易所的金融專家,都在想,是自己,還是上帝的哪一步做錯了。

但是有人能真正吸取教訓嗎?有人能真正逃脫人類的弱點嗎?泡沫破滅前,每一個泡沫都閃爍著耀眼的光環。在這光環中,人們充分投入,充分狂歡,最終將結局導向不可控制。

比特幣並沒有真實的用途。這是一個奇妙的基本面對沖,它背後的技術,是針對專制政權和銀行基礎設施的價值存儲。

眼下的場景本質或許並非鬱金香泡沫,對新技術的信心推動人們對其引領的變革一路看漲。不過,歷史總在重複,但人類的邏輯有無進步——結論恐怕並不樂觀。

“投機”的字面意思,是“投資于機會”。如果你認為獲利才是最大的理性,那請千萬記得,願賭就要服輸。

在零和遊戲中博弈,請不要怨恨冷漠的市場和不負責任的統治者,古往今來,歷史沒有見過任何一位接盤者,在泡沫喧囂的劇末,有過完美謝幕。

大白@2017年12月26日

年初的新書賣得如何,我並不知道。講真,有些時刻,你完成了一件事,如同交卷的鈴聲響起,你實在沒必要太關心成績。但是偶有小讀者(比如下圖)發來的讚譽,仍然讓我備受鼓舞。我不常查看留言,看到後時常因為過了48小時而無法互動。想告訴你們,不是沒有看到,我只是沒來得及。

好的文字,哪怕是雞湯,都是我們貧瘠生活的光芒。文字的金字塔,我還在底端,請多多包涵。

再次謝謝所有留言的讀者,謝謝你們還在。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