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抓服務、強監管、維好權——專訪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題:抓服務、強監管、維好權——專訪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准入難、門檻高、環節多, 效率低、期限長”, 如何解決百姓開辦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如何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明年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有哪些新舉措?在29日召開的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上,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接受了記者專訪。

激發百姓投資創業熱情

“許多地方推行手機APP、人臉識別身份驗證、‘最多跑一次’等創新舉措, 成為便民服務的一大亮點。 ”張茅說, 實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務秘書”“眾創空間”等改革,

簡化住所登記手續, 實行經營範圍申報制度, 大大降低了興辦企業的資金、場地門檻, 激發了百姓投資創業熱情。

涉企證照大幅精簡, 減少了繁雜的審批許可備案, 減少了企業辦事環節和材料。 張茅說, 到今年10月, “多證合一”改革全面實施, 企業“一照一碼”走天下逐步實現。

今年, 22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中的87%改為後置審批或取消。 31個省區市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全部開通, 電子營業執照全面實施, 企業名稱庫全面放開。

“這幾年小微企業活躍度保持在70%左右。 ”張茅說, 工商部門已建成並優化小微企業名錄, 參與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促進小微企業進得來、活得好。

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統計, 5年來, 我國新設市場主體7292.9萬戶,

占市場主體總量的75%, 人均新設市場主體從改革前的3.1萬戶增加到今年的5.2萬戶;新設企業2160.9萬戶, 占企業總量的72.3%, 日均新設企業從改革前的0.69萬戶提高到今年的1.6萬戶。

張茅表示, 通過商事制度改革, 市場准入門檻大幅降低, 涉企證照大幅精簡, 經營許可審批改革不斷突破, 登記註冊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 這不僅增強了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也改善了營商環境, 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一組資料凸顯五年來市場監管成效

“一組資料亮出五年來市場監管成績單。 ”張茅表示, 5年來, 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 把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作為市場監管的重要著力點, 構建了與商事制度改革相適應的市場監管新機制。

——部門涉企資訊歸集共用機制基本建立。 據最新統計,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已歸集政府部門涉企資訊資料5.59億條。 參與簽署了24個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 累計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公司高管20.79萬人次。

——“雙隨機、一公開”新型監管方式全面實施, 今年隨機抽查事項實現全覆蓋, 至今年11月底, 系統內部抽查企業85萬戶, 抽查檢查企業比重達到3.42%, 結果公示率達97.3%。

——企業年報公示制度今年突破90%, 高於改革前的年檢率。

——重點領域市場監管成效顯著。 加強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5年來共查處經濟違法案件427.2萬件、查處了利樂等79件壟斷案件、立案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7.9萬件。

——網路市場監管不斷加強。 聯合開展網監專項行動,

今年共檢查網站網店159.1萬個次, 責令整改網站2.4萬個次, 查處網路違法案件2.1萬件。

——消費維權工作體系不斷完善。 5年來, 累計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807.45萬件。

持續優化市場准入環境、競爭環境和消費環境

明年的工商和市場監管有哪些新舉措?“著力抓好‘證照分離’改革、‘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消費維權是明年的三項重點任務。 ”張茅說。

張茅介紹, 明年將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 著力推動“照後減證”, 大幅減少行政審批, 著力解決“准入不准管”的問題。 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

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面, 張茅說, 要完善各項制度機制, 著力提升這項工作的規範化、標準化水準。 抽查比例不低於5%, 抽查結果公示率達到100%, 推進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全覆蓋。

“加強消費維權, 更好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張茅表示, 明年要強化消費維權監管執法力度, 開展跨領域、跨區域聯合打假。 開展消費者滿意度調查, 形成消費者滿意度指數發佈機制。 暢通消費者訴求管道, 定期公佈12315投訴量。 督促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 支援消費者組織進一步發揮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