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媒體看土右」就這樣,魏大爺住上了新房子

《包頭晚報》12月21日8版刊發題為《住好房掙好錢, 今兒起告別窮日子》的新聞稿件

◎記者 李亞強 攝影報導

坐在新蓋的混凝土結構新房內,

窗外的陽光暖暖地照進來, 魏丙順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 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這樣的畫面, 在2017年以前, 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今年以來, 土右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 切實將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抓, 緊緊圍繞1333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目標,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幫扶政策、確保脫貧措施精准落地, 全旗脫貧攻堅工作形成了強大合力, 取得明顯成效。

收入從一萬到三萬

今年3月25日, 土右旗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亢鑫作為精准扶貧駐村幹部來到土右旗將軍堯鎮武大成堯村開展工作,

並擔任該村駐村第一書記。 進入武大成堯村後, 亢鑫摸清了全村所有常住人口情況、重新整理扶貧人員建檔立卡資料, 並針對2017年未脫貧的12戶貧困戶分別制定了脫貧計畫。

48歲的魏丙順就是該村12戶未脫貧貧困戶之一, 之前與妻子一起在烏海市打工, 後因身體原因不能繼續打工, 回到戶籍地武大成堯村。 “因為他們離開村子多年, 原來的房子已經不能住了, 再回到村裡, 只能借別人的房屋居住, 家裡地也不多, 一個孩子還在上學, 魏丙順和妻子都有心臟病, 常年需要吃藥。 ”亢鑫介紹, 瞭解到魏丙順的情況後, 結合土右旗扶貧政策, 通過一系列幫扶措施, 目前魏丙順已經成功脫貧, 住上了新房, 也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

最讓魏丙順高興的, 是通過異地搬遷解決了住房問題。 “自籌6000元, 國家補貼18萬元, 給他建了一座60平方米的正房, 320平方米的小院, 配套了基礎設施, 基本可以拎包入住。 ”亢鑫說, 現在魏丙順一家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三萬元以上, 實現了穩定脫貧。

據介紹, 武大成堯村是土右旗20個精准扶貧重點專案村之一, 幫扶單位是包頭市林業局和土右旗環保局, 全村總耕地面積4800畝, 人均耕地3.9畝。 2014年, 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7戶497人, 至2017年, 全村剩餘12戶貧困戶, 截至目前已經全部脫貧。

讓脫貧者不再返貧

土右旗環保局局長、黨組書記楊文明介紹, 土右旗環保局共包聯轄區內5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 其中3個村委是土右旗精准扶貧重點專案村。 “我們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每月黨組會至少研究一次包聯村扶貧工作, 分析扶貧狀況, 研究下一步對策, 做到吃透政策、精准施策、精准扶貧。 另外, 選派抽調精幹力量擔任包村幹部和駐村第一書記, 確保能幹成事、能幹好事。 ”楊文明表示, 今年通過貧困戶動態識別, 新增返貧戶38戶, 下一步將重點進行幫扶, 實現儘快脫貧。

突出抓好生產發展脫貧工程, 實現持續增收保障。 通過“龍頭企業+基地+金融+貧困戶”“政府+企業+金融+貧困戶”“合作社+基地+企業+貧困戶”等模式, 積極推進肉牛養殖扶貧產業園建設、肉羊改良、種豬集約化養殖、設施農業等產業扶貧工作, 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到5000元。 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271人。 籌資20萬元, 組織實施了政策幫扶、崗位幫扶等“十個進村入戶”行動, 帶動158名貧困群眾就業。全面推進光伏扶貧,實現就地增收致富。通過引進光伏扶貧發電專案、旅遊電商扶貧等專案,確保貧困戶就業和穩定增收。

其次,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現安全住房保障。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際實施了1563名搬遷人口和541名隨遷人口,現入住247戶569人。

再次,落實健康扶貧政策,減輕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嚴格落實醫療報銷95%、個人自費5%的健康扶貧政策,對國貧人口旗內就診的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專門設立了貧困人口醫療報銷“一站式”服務視窗4個,累計兜底補償貧困患者252人次,醫療保險兜底補償73.6萬元,其中補償住院貧困患者233人次,醫療救助基金補償73.2萬元,慢性病19人,醫療救助基金補償3895元。累計為2016年已脫貧和2017年未脫貧的3704名國貧人口繳納了大病商業保險,為3168名貧困患者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免費為1033名貧困患者進行了慢性病鑒定,發放健康扶貧小藥箱400個。

通過生態保護脫貧工程、教育扶智脫貧工程、政策兜底脫貧工程等,實現安全住房保障、工資收入保障,阻斷貧困人口代際傳遞。

扶貧要打“組合拳”

脫貧攻堅工作是頭號民生工程,土右旗始終把精准扶貧作為“一號工程”,多點發力,多方聯動,扶貧打出組合拳。

2017年,土右旗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組織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等脫貧攻堅專案;由土右旗扶貧辦牽頭,內蒙古蒙正農畜產品公司作為行銷主體,在土右旗電商園區設立了一處“貧困戶農畜產品直銷店”,倡議全旗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對貧困戶生產的小雜糧、畜禽等農畜產品包銷、認購,目前,320名幹部積極參與此項活動,認購金額20.4萬元。同時,充分整合各鄉鎮、市直對口幫扶單位、旗級“456”包聯單位幫扶資源,爭取資金1450多萬元,重點實施了畜禽養殖等幫扶專案。

落實國家、自治區扶貧資金8876.934萬元,到位易地扶貧搬遷資金4908萬元,爭取區市兩級產業扶貧資金2385萬元。深入實施“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發放小額信貸和貼息資金1.03億元。進一步完善扶貧資金使用全程追溯和監管制度,嚴格執行財政報帳制、專案公告公示制,有效發揮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

彙聚旗鄉村及社會幫扶合力,切實把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建立旗委常委包鄉鎮、縣級幹部包片、科級幹部包村、黨員幹部聯戶的包聯體系,實現村戶幫扶全覆蓋;增派290名旗直部門後備幹部、優秀幹部駐村扶貧,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2018年,土右旗將繼續分類實施“五個一批”扶貧工程,確保幫扶措施精准落地。全面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金融+貧困戶”等經營模式,通過發展特色脫貧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分紅增收;進一步強化光伏旅遊電商產業與脫貧攻堅的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就業創業扶貧,增強貧困人口自主脫貧能力。組織實施1511名搬遷人口和756名隨遷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確保貧困人口按期入住,同時,立足搬遷村實際,科學發展種豬集約化養殖、糖菜規模化種植等後續扶持產業,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的總目標。

帶動158名貧困群眾就業。全面推進光伏扶貧,實現就地增收致富。通過引進光伏扶貧發電專案、旅遊電商扶貧等專案,確保貧困戶就業和穩定增收。

其次,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現安全住房保障。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際實施了1563名搬遷人口和541名隨遷人口,現入住247戶569人。

再次,落實健康扶貧政策,減輕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嚴格落實醫療報銷95%、個人自費5%的健康扶貧政策,對國貧人口旗內就診的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專門設立了貧困人口醫療報銷“一站式”服務視窗4個,累計兜底補償貧困患者252人次,醫療保險兜底補償73.6萬元,其中補償住院貧困患者233人次,醫療救助基金補償73.2萬元,慢性病19人,醫療救助基金補償3895元。累計為2016年已脫貧和2017年未脫貧的3704名國貧人口繳納了大病商業保險,為3168名貧困患者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免費為1033名貧困患者進行了慢性病鑒定,發放健康扶貧小藥箱400個。

通過生態保護脫貧工程、教育扶智脫貧工程、政策兜底脫貧工程等,實現安全住房保障、工資收入保障,阻斷貧困人口代際傳遞。

扶貧要打“組合拳”

脫貧攻堅工作是頭號民生工程,土右旗始終把精准扶貧作為“一號工程”,多點發力,多方聯動,扶貧打出組合拳。

2017年,土右旗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組織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等脫貧攻堅專案;由土右旗扶貧辦牽頭,內蒙古蒙正農畜產品公司作為行銷主體,在土右旗電商園區設立了一處“貧困戶農畜產品直銷店”,倡議全旗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對貧困戶生產的小雜糧、畜禽等農畜產品包銷、認購,目前,320名幹部積極參與此項活動,認購金額20.4萬元。同時,充分整合各鄉鎮、市直對口幫扶單位、旗級“456”包聯單位幫扶資源,爭取資金1450多萬元,重點實施了畜禽養殖等幫扶專案。

落實國家、自治區扶貧資金8876.934萬元,到位易地扶貧搬遷資金4908萬元,爭取區市兩級產業扶貧資金2385萬元。深入實施“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發放小額信貸和貼息資金1.03億元。進一步完善扶貧資金使用全程追溯和監管制度,嚴格執行財政報帳制、專案公告公示制,有效發揮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

彙聚旗鄉村及社會幫扶合力,切實把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建立旗委常委包鄉鎮、縣級幹部包片、科級幹部包村、黨員幹部聯戶的包聯體系,實現村戶幫扶全覆蓋;增派290名旗直部門後備幹部、優秀幹部駐村扶貧,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2018年,土右旗將繼續分類實施“五個一批”扶貧工程,確保幫扶措施精准落地。全面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金融+貧困戶”等經營模式,通過發展特色脫貧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分紅增收;進一步強化光伏旅遊電商產業與脫貧攻堅的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就業創業扶貧,增強貧困人口自主脫貧能力。組織實施1511名搬遷人口和756名隨遷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確保貧困人口按期入住,同時,立足搬遷村實際,科學發展種豬集約化養殖、糖菜規模化種植等後續扶持產業,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的總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