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糧補重大調整!哪些農民補貼多?7類人收入要漲、漲、漲!

說到糧食補貼, 很多農民都十分重視, 糧食補貼是只有種地農民才能領取, 只要你種了地, 不管是否該地是你承包, 國家只對該地種植者進行補貼, 但是從2018開始, 糧食補貼也會有新的調整, 那麼具體有哪些內容呢!咱們一起接著往下看:

這三類農民的補貼會越來越多

1、生態種殖的:現在許多人都喜歡綠色無公害的食品, 而搞生態種殖的農民還能得到國家技術支援, 同時也能領取到更多的補貼。

2、承包耕地的:據瞭解:國家將在明年對種地農民補貼標準進行上調, 這項補貼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農村耕地的合理利用。

3、適度規模經營的:國家一直都提倡農業發展規模化, 不管是種植業, 養殖業都是一樣, 對於一些種植大戶, 家庭農場, 合作社等這些種植戶也是明年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 補貼金額也不會少。

這三類農民會被取消補貼資格

1、開墾荒地的:在以前國家對農村土地管理並沒有嚴格管理,

許多農民都開墾荒地, 也許能那點補貼, 但是從2018年開始, 這種情況的就拿不到補貼了。

2、長期閒置土地的:如今許多農民都選擇進城務工, 土地無人耕種, 也不把土地承包出去, 從2018年開始, 這類人也拿不到補貼了。

3、土地流轉出去的:一些農民不想種地, 將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 本想在外出務工能賺些錢, 土地還能領取補貼, 從2018開始, 這類農民也拿不到補貼了, 因為是誰種地, 就補給誰。

總之:隨著國家對涉農資金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從2018年開始。 糧食補貼不再是人人有份, 誰種地就補給誰。 誰能順應當前新型農業發展, 就補給誰。 所以, 對於當下農業發展, 農民要做到心中有數。 做新時代的新農民。

近期, 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印發了重點群體增收實施方案。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相關增收計畫。 為了讓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七大重點群體的錢包鼓起來, 從而帶動城鄉居民實現總體增收, 這些地方政府出臺了不少針對性措施。  

2018年, 這7類人的收入要漲、漲、漲 !

20餘省份出臺重點群體增收計畫

 近期, 北京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 上海也出臺了《上海市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相關增收計畫, 包括河北、河南、廣東、廣西、山東、湖北、湖南、雲南、甘肅、寧夏、四川、陝西、浙江、遼寧、安徽、天津、福建、內蒙古、青海、北京、上海等地。

讓七大重點群體的錢包鼓起來

梳理各地的增收方案可以發現, 均瞄準了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幹部隊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等七大重點群體,

提出有針對性的激勵計畫。

為何要選擇這些群體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表示, 這七大群體代表了勞動者中的大多數和關鍵少數。 例如, 科研人員是知識份子群體的縮影, 技能人才是大量企業職工的典型, 基層幹部隊伍可以輻射到各級幹部與公共管理從業者。 因此, 政策選擇的目標群體具有明顯的帶動引領能力, 對全體城鄉居民增收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 激勵計畫針對的是七大群體, 但面向的是廣大城鄉居民, 聯通二者的關鍵就是這七大群體的帶動引領能力。 從數量看, 這七大群體大致覆蓋兩三億人口, 帶動效應發揮後, 可能拉動的人數將是幾倍。

有哪些“量身定做”的增收措施?

由於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巨大,就業方式和收入來源結構不盡相同,記者梳理發現,各地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出臺了不少“量身定做”的激勵計畫和政策。

——技能人才。北京提出,創新技能人才薪酬提升機制。引導企業合理確定技能崗位薪酬水準,薪酬增速可快於其他崗位。浙江、廣東、甘肅等地要求,對重點領域緊缺的技術工人在城市落戶、購租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支持。

——新型職業農民。河南提出,支持職業院校採用“半農半讀”“農學交替”等方式開展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實用技術培訓。到2020年,全省新型職業農民規模達到100萬人以上。浙江明確,支持大中專學校辦好涉農專業,培育一批“農創客”“新農人”。

——科研人員。北京提出,賦予本市高校、科研機構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使其能夠結合崗位特點實行靈活的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辦法,保障科研人員的合理工資待遇。廣東提出,允許列支勞務費、人員費、績效支出等用於人力資源成本補償,並提高列支比例標準,明確績效支出不計入總量調控。

——小微創業者。安徽提出,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提高創業成功率。對創業失敗的失業登記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並及時提供各種就業服務。河北提出,開展減費讓利,嚴格限制對小微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諮詢費等,對發展前景好但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準。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北京提出,強化民營企業家創業激勵。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支援民營企業參與市屬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合資經營。遼寧提出,減少對企業點對點的直接資助,增加普惠性政策,促進公平競爭。

——基層幹部隊伍。浙江、安徽等多地提出,提高基本工資在工資性收入中的比重,落實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廣東還提出,改善基層教師待遇,逐步提高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標準。

——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北京提出,本市企業在調整轉型、升級改造、疏解外遷過程中,應按規定為與其保持勞動關係的未在崗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發放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70%的生活費。廣東明確,到2018年底,實現有職業技能提升意願且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100%得到免費技工教育或技能晉升培訓。

有哪些“量身定做”的增收措施?

由於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巨大,就業方式和收入來源結構不盡相同,記者梳理發現,各地結合本地區的實際,出臺了不少“量身定做”的激勵計畫和政策。

——技能人才。北京提出,創新技能人才薪酬提升機制。引導企業合理確定技能崗位薪酬水準,薪酬增速可快於其他崗位。浙江、廣東、甘肅等地要求,對重點領域緊缺的技術工人在城市落戶、購租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支持。

——新型職業農民。河南提出,支持職業院校採用“半農半讀”“農學交替”等方式開展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實用技術培訓。到2020年,全省新型職業農民規模達到100萬人以上。浙江明確,支持大中專學校辦好涉農專業,培育一批“農創客”“新農人”。

——科研人員。北京提出,賦予本市高校、科研機構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使其能夠結合崗位特點實行靈活的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辦法,保障科研人員的合理工資待遇。廣東提出,允許列支勞務費、人員費、績效支出等用於人力資源成本補償,並提高列支比例標準,明確績效支出不計入總量調控。

——小微創業者。安徽提出,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提高創業成功率。對創業失敗的失業登記人員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並及時提供各種就業服務。河北提出,開展減費讓利,嚴格限制對小微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諮詢費等,對發展前景好但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準。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北京提出,強化民營企業家創業激勵。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支援民營企業參與市屬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合資經營。遼寧提出,減少對企業點對點的直接資助,增加普惠性政策,促進公平競爭。

——基層幹部隊伍。浙江、安徽等多地提出,提高基本工資在工資性收入中的比重,落實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廣東還提出,改善基層教師待遇,逐步提高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標準。

——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北京提出,本市企業在調整轉型、升級改造、疏解外遷過程中,應按規定為與其保持勞動關係的未在崗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發放不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70%的生活費。廣東明確,到2018年底,實現有職業技能提升意願且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100%得到免費技工教育或技能晉升培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