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容傳播被影響力阻礙?何不借助傳播工具

這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 對於內容創業者們來說, 是一個好的時代嗎?

其實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對於內容創業來說是把雙刃劍, 面對當下帶來的流量紅利讓任何內容創業者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爆紅, 這是一個好時代。 相反, 資訊管道的多元化與資訊轟炸, 使用者變得越來越難取悅, 這也是一個壞時代。

在這樣的環境下, 內容創業者僅靠自身單一的影響力已經不能讓內容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能讓內容創業者不必花費大量溝通成本就能進行抱團的傳播工具就應運而生。

其實抱團簡單來說, 可以用品牌之間進行的跨界行銷來解釋, 因為跨界行銷也是一種抱團行為, 在注重資源整合的當下, 品牌之間的跨界最核心的價值在於粉絲群與精准互補, 以達到品牌效應疊加的行銷目的。

例如, 網易雲音樂通過高品質的UGC內容讓“樂評專列“大獲成功的同時, 又再一次通過與農夫山泉的合作收穫大眾矚目, 精選的30條樂評被印在4億瓶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瓶身, 毫無疑問的, 印著一條條紮心的UGC內容讓樂瓶在一眾瓶身行銷中脫穎而出, 雙方將情感和生活場景相結合的跨界合作無疑再次加深了用戶的代入感。

又如, 京東和《妖貓傳》聯合的跨界行銷合作, 《妖貓傳》沒有採用傳統的電影宣傳發行方式, 而是將六七成的宣傳預算給了京東。 京東和《妖貓傳》的一系列動作, 也在訴求打破生產商、品牌商、平臺商的界限, 產業融合已經成為商業發展標誌性的動作。 產品設計融入IP文化, 管道共用擴大宣發途徑。 京東以平臺的力量融入更多的文化、娛樂、體育IP資源, 跨界行銷核心要素的融合已經做到極致。

不管是農夫山泉與網易雲音樂小聯合推出的樂瓶, 還是京東與《貓妖傳》等等, 都是在互利共贏的原則下, 通過對方的影響力為自己帶來收益, 或是通過借助外來資源彌補自我品牌的缺陷。

而內容創業遵循著市場殘酷的二八定律,

頭部內容創業者的格局已經形成, 剩下的80%非頭部內容創業者力量單薄, 資源匱乏, 影響力也不足。

但是, 通過互助推廣APP這款能內容創業者不必花費大量溝通成本就能進行抱團的傳播工具, 讓剩餘的80%非頭部內容創業者抱團,

就能通過共用資源, 藉以優勢互補, 以零成本的方式為內容傳播帶來新的機會。 在互助推廣APP內, 每一個應用內的用戶都是平等的, 應用中的每一個用戶都是一個傳播節點, 用戶之間通過自己的社交圈進行內容的相互擴散, 形成網狀傳播, 這樣既增加的內容的覆蓋面, 傳播效果成倍成倍的增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