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紅旗渠工地“偷婚”記

□記者 劉劍昆 通訊員 崔國紅

在當年的紅旗渠建設工地, 一對青年男女險些被按作風問題抓典型。 當建設者們瞭解實情後, 大家都被這對青年男女先公後私的精神所感動。

在4月5日紅旗渠紀念日前夕, 曾經在紅旗渠建設工地當過連長的耄耋老人孫黑喜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孫黑喜今年85歲, 林州市五龍鎮澤下村人, 在1962年2月上太行山修渠之前, 他是林州市棉紡織廠的一名普通工人。 修紅旗渠時, 他曾經在一支支援紅旗渠修建的工人隊伍縣直工業五連中擔任連長。

1962年夏季的一天傍晚, 天氣悶熱。

在林縣任村公社盧家拐大隊的打麥場上, 孫黑喜和一幫工人剛吃過飯, 坐在帆布篷外, 一邊納涼, 一邊討論著紅旗渠工地上的任務。

紅旗渠工地組建了連隊, 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縣直工業五連共有100多人, 分別來自棉紡織廠、印刷廠、化工廠、化肥廠等企業。 孫黑喜是連長, 五連裡一半的人是來自他所在的棉紡織廠。

一個工人悄悄地向孫黑喜報告:“連長, 咱廠的女工李保珍和印刷廠的關山虎睡到一起了。 ”孫黑喜聽後驚得頭都大了。 男女作風問題可不是小問題。 孫黑喜正打算派人通知二人過來說明情況, 這時, 一個工人連忙攔住, 說:“咱廠的李海雲和李保珍是一個村的, 可能知道這件事, 要不先問問她?”

不一會兒, 李海雲從村裡的住地摸黑趕了過來。

面對連長的盤問, 她只好道出保守了數天的秘密。

原來, 李保珍和關山虎早就處上了對象。 李保珍是城關公社一山村的, 兩人都是工人, 20歲。 春節前, 兩人計畫來年“五一”辦婚事。 可一過春節, 廠裡就動員大家支援紅旗渠建設。 為了這項造福子孫萬代的工程早日完工, 兩人不假思索踴躍報名。 幸運的是, 兩人都分到了五連。

渠上工作非常艱苦。 在青年洞西邊的馬牙溝工地上, 男工們忙著打眼放炮, 裡劈外墊, 和泥壘渠, 女工們忙著從漳河邊往山上抬水、抬石灰, 肩膀都磨出了血泡。 最讓人難挨的是吃不飽。 工人們是商品糧戶口, 每人每月定量供應14公斤糧食。 渠上的補助糧不分給他們。 廠裡知道渠上勞動強度大,

糧食缺, 就動員在家的職工每人每月捐出1公斤糧食, 支援渠上。 他們中午一人兩個雜面饃, 喝白開水;晚上吃的是玉米麵糊糊, 根本填不飽肚子。 晚上餓得睡不著, 他們就從老鄉家裡討碗熱水, 泡上一把花椒葉, 喝後才能勉強入睡。

千難萬難, 難不住五連的工人們。 即使是那些看似柔弱的女工, 也從沒有喊過疼、叫過苦、說過累。 有時在僻靜處, 有些人會偷偷地抹眼淚。 但在人前, 她們照樣會咬緊牙關, 風風火火地幹起來。 五連的“鐵姑娘”, 個個賽男人, 讓許多人刮目相看。 一個叫朱鳳仙的女工, 抬杠子造成了骨折, 但她以為是傷了筋骨, 硬頂著不下工地。 多年後做檢查, 她才知道當年是骨折了。

在這樣你追我趕、拼命硬幹的勞動氛圍裡,

李保珍和關山虎也不甘落後, 從不請假, 奮戰在渠上。 一眨眼, “五一”節過了, 他們把婚事一拖再拖。

六月的天無比悶熱, 渠上的活兒無比艱辛, 但這些根本阻止不了兩顆相愛的心在一起!

一天傍晚, 兩人吃了飯, 叫上見證人——李保珍的本家李海雲, 趁著月色, 向任村公社走去, 目的是辦理結婚登記。

他們沿著漳河跋涉了幾個鐘頭, 終於趕到了任村公社。 夜已經深了, 公社大門緊閉。 他們好不容易把門叫開, 向被叫醒的民政幹部說明來意。 他們說, 為了不誤白天上工, 所以趕著晚上來公社結婚辦證。 公社幹部被他們的精神感動了, 馬上給他們開了結婚證, 並祝福他們白頭偕老。

午夜過後, 他們才趕回盧家拐住地。 第二天一大早,

他倆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 繼續上工。 旁人絲毫沒有覺察到, 他們互看的眼神, 已完全不同往常。 到了晚上, 兩人才偷偷住到一起。 這種情況慢慢被人發現了。

聽了李海雲的講述, 孫黑喜放下了心。 但他還是有點惱火:“工地上結婚, 這麼大的事情, 為啥不報告?”

“連長, 你怪不得他們。 你不是經常教育大家, 修渠要舍小家、顧大家, 趕時間、趕工期?說啥‘戰晴天, 搶陰天, 撲淋小雨當好天’‘苦不苦, 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 想想革命老前輩’。 所以, 他們兩個才趕著黑夜去偷偷結婚。 ”

孫黑喜一時語塞, 點點頭, 不再說什麼。 他為自己連裡有這樣的好青年而感動。

孫黑喜說, 前些年, 保珍和山虎去世了。 回望過去, 他們同無數修渠人一樣, 帶著一身傷痛, 最終回到了農村、工廠。辛勤的付出,並未有更多回報,但他們無怨無悔,在修渠後的歲月裡,逐漸把苦痛咀嚼成了幸福和榮耀。

臨別時,孫黑喜叮囑記者:“修渠工地上有好多這樣的典型,你們多寫寫啊!他們中好多人都去世了,活著的人越來越少。他們只是普通人,但希望有人記住他們。”(注:文中提到的行政機構均為當時的名稱)

最終回到了農村、工廠。辛勤的付出,並未有更多回報,但他們無怨無悔,在修渠後的歲月裡,逐漸把苦痛咀嚼成了幸福和榮耀。

臨別時,孫黑喜叮囑記者:“修渠工地上有好多這樣的典型,你們多寫寫啊!他們中好多人都去世了,活著的人越來越少。他們只是普通人,但希望有人記住他們。”(注:文中提到的行政機構均為當時的名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