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天津日報評論員:幸福感是檢驗發展品質的試金石──五談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高品質發展, 是什麼樣的發展?

每個人心中, 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 但有一種解讀, 彙聚著人們共同的期待:高品質發展, 是彰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

能夠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

“腰包”鼓了、“飯碗”多了、環境好了、上學近了……相較於“攤子大小”, 群眾更關心“獲得多少”;相較於GDP“速度”, 百姓更看重民生“溫度”。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是檢驗發展品質的試金石。

推動高品質發展, 不能只盯著經濟數字, 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所作為、大有作為, 念好“人民大學”, 做一名永不畢業的“小學生”。 《七品芝麻官》裡的一句戲詞說得好, “當官不為民做主, 不如回家賣紅薯”。 這個“主”不是主人的“主”, 而是擔當、是作為。 當好“人民大學”裡永不畢業的“小學生”, 要堅持三股勁:對群眾的親勁、抓工作的韌勁、幹事業的拼勁。 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堅決摒棄怕老百姓“佔便宜”的思想,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 全力以赴為群眾解決好急事、難事、身邊事, 謀劃好長遠之事。

“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 再好的目標, 再好的藍圖, 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讓百姓切實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 不在於口若懸河, 而在於具體行動。 棚戶區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 讓住了幾十年老房子的群眾居住條件大變樣;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加快建設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讓溫暖流淌進群眾心窩裡……改革發展實踐一再證明, 以百姓“心”為“心”, 把責任和擔當變為真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群眾才會真心點贊。 市區棚戶區“三年清零”計畫今年啟動, 堅持“一戶一策”、精准施策,

“6平方米的平房就要變成40平方米的樓房了, 還有上下水、暖氣, 別提多高興了!”“我想說的就是感謝!兒子能成家了。 ”河北區新大路棚戶區居民的心裡話, 樸素而深刻, 說出了百姓需要的發展, 是什麼樣的發展:既要“見物”, 也要“見人”, 見群眾立場、見群眾觀點、見群眾感情、見思想作風, 見為民服務的一顆“菩薩心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