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響老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你具備幾個?

教育習慣篇

01.切記, 一個學生一個世界

一個學生不僅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而且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教師要像慈母一樣關愛每一個孩子。

02.做一名陽光的教師

教師要散佈陽光到孩子的心裡, 先得自己有陽光。 陽光的教師用理想和激情教書, 用愛心和細心育人。

03.教師, 請記住學生的名字

記住人家的名字, 而且能很輕易地叫出來, 等於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

04.教師, 要有耐心

耐心是教師的基本素質。 面對學生, 教師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因此, 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05.要善於換位思考

教師要養成換位思考的良好習慣。

只有換位思考, 才能全面、客觀地把握問題的成因, 從而保證自己做出客觀、科學的判斷和選擇。

06.控制好你的情緒

任何時候, 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 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 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07.談心是一門藝術

談心, 它是一門藝術。 對教師而言, 要想充分瞭解每一個學生的精神世界, 就必須掌握這門藝術。

08.毫不吝嗇地讚美學生

人心中最深刻的稟賦, 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讚美學生, 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尊重。

09.換個思路激勵學生

事實上, 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應從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有時需要換個思路激勵學生, 讓激勵在具體和細微中昇華。

10.給“特殊學生”特別的關愛

愛優秀學生容易, 愛特殊學生困難。 惟其難, 才顯得更加珍貴。 關愛特殊學生, 需要教師的寬容、理解、欣賞。

11.期盼是更深層的愛

“三分教育, 七分等待”, 教師的期盼和等待也是一種愛, 而且是一種更積極的、更深層的愛。

12.威信:教育的潛在動力

威信, 它是一個人的精神感召力。 教師必須具有威信, 這是教師有效進行教育、教學的必要條件。

13.公正, 就是對學生的尊重

教師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內容, 也是教師應遵守的、至關重要的職業道德, 教師必須公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14.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教師, 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才能做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

15.寬容是一種美

寬容是一種美,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 教師, 必須具備寬容的品格。

16.教育需要嚴格

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於愛護學生。 老師的嚴格更是一種愛!

17.引導學生相互欣賞

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心結冰城, 四海枯竭, 叢山荒蕪。

18.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培養人。 因此,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堅持“學生第一”是不容爭議的。

19.主動問候學生

教育者, 應當深刻瞭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 因此, 作為教師應該主動地尊重學生, 從而贏得他們的尊重。

20.與家長常溝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與家長聯繫和溝通, 這是每一個教師都要做好的一項工作。

21.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成長=經驗反思。 反思是一種好習慣, 傳成精華, 去除糟粕, 孕育智慧。

教學習慣篇

22.創新, 教出個性

創新, 就是發現自己、培養自己獨特的個性。 作為教師, 在教學上要大膽嘗試和創新, 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

23.堅持個性化備課

一堂精彩的課, 其功夫在備課。 因此, 教師真正意義上的備課必須富有個性化。

24.不可忽視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很重要。 對於每課都想“出新”、每課都想讓學生喜歡的優秀教師而言, 不可忽視課前準備。

25.養成“問課”的習慣

“問”是一種思考, 一種探索, 一種回顧。 “問課”, 充分體現了教師敢於否定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26.擁有教學的勇氣

教師要有教學的勇氣, 讓自己處於不斷自我更新、自我變革之中, 從而擁有教學的魅力, 樹立起教學的威信。

27.重視目標性教學

成功的教學方法不止一種,

但所有的良好的教學均是具有目標性的。

28.細化你的課堂

細節決定成敗。 在教學上, 關注教學細節可以提升教學品質, 促進教學走向合理化、智慧化、精緻化。

29.提前三分鐘進教室

教師提前三分鐘進課堂, 有利於充分做好上課準備, 更有益於課堂效率的提高。

30.面帶微笑進課堂

微笑, 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 當你微笑時, 世界愛上了你。 教師, 更要發揮微笑的魅力, 特別是進課堂的時候。

31.上課要有激情

有激情的課堂教學, 能夠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

32.走下講臺, 到學生中去

在教學中, 教師應該走下講臺、走近學生, 敞開心扉與學生傾心交流, 聆聽他們的心聲, 及時回應孩子“心靈的呼喚”。

33.課堂多預設些“問題”

“問題”是開山斧,“問題”是深耕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預設些“問題”情境。

34.課堂上,警惕隱形霸權

教師最精湛的教學藝術及遵循最高的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其自覺學習。

35.追求課堂的簡約

簡約是一種教學中的大氣度、大智慧!它來源於教師的豐厚修養和教學藝術,來源於對學生真切的、真誠的、真實的愛。

36.錘煉你的課堂語言

老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

37.不可小看教學語調

教學的語調在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響著教師教育教學的品質。

38.豐富你的表情

表情是一個人的晴雨傘,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晴雨傘,是課堂中最直觀、最富有生機活力、最具魅力的教具。

39.幽默是一種魅力

教學幽默是老師思想氣質、才學、視野和靈感的結晶。它猶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語言於瞬間閃爍出耀眼多彩的火花。

40.要有自己的課堂文化

課堂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土壤”,是課堂教學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元氣”,是課堂教學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

41.鼓勵學生多提問題

理想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教師在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

42.課堂不妨適當“留白”

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教師也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關照和欣賞。

43.善待發言錯誤的學生

錯誤,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

44.儘量不當眾批評學生

教師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45.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一位有品位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46.上課決不“拖堂”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對老師來說,拖堂就是某種程度上的不負責任。

47.作業是一定要佈置的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作業應當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改善,是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準備。

48.讓學生在作業中享受樂趣

教師佈置的作業只有合乎學生的興趣,學生方可從中受益。

49.經常梳理你的課堂

教師,要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課堂梳理是一門藝術,它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的積極作用是無法否認的。

50.每天讓課堂改變一點點

教育教學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教學需要創新,創新能給課堂注入活力。

學習習慣篇

51.有顆成為名師的心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對於教師而言,要有一顆成為名師的心。

52.聽課要學會“品”課

古人品茶,注重一個“品”字。一堂課,一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課,也需要聽課者用心去“品”,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53.讓自己“現代”起來

人的一生一定要與時俱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就是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54.精彩人生需筆耕

筆耕不止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是造就教師傑出教育成就的熔爐,是壯麗教師輝煌教育人生的搖籃。

55.成為博客一族

新事物的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

56.向周圍人學習

一個聰明的人能拜一切人做老師。因此,教師向周圍人學習,要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

57.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

運用認知能力去認識真理,這是一個十分艱苦的過程,只有那些善於思考的人,才能發現真理。

58.習慣“研究”自己

“認識自己”,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名言。作為教師,要習慣“研究”自己。

59.習慣研究課堂

當前,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要作為一個研究者的身份進入課堂教學實踐中去。

60.讀書要“品”書

讀書是一門藝術,會不會“品”書,對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師只有通過“品”書才能達到為知、為己、為人的讀書境界。

61.“嫉妒”是一種進步

教師所應有的“嫉妒”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仇恨心理,而是要通過“嫉妒”學會見賢思齊。

62.練好“三字一話”

“三字一話”(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必備技能,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身正為范,學高為師,教師練好“三字一話”意義深遠。

63.教師,不妨跨學科聽課

當前,教師在全面提升學科素養的同時,更要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唯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

生活習慣篇

64.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

“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河流。”(蘇霍姆林斯基)

65.要有良好的心態

教師以良好的心態從事教育,才能保持教育的純潔性,才能保證受教育者少受外界環境的污染。

66.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將與你無緣。

對於每個人來說,應該做的是幾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儲蓄健康,為自己的健康體魄和幸福買單,為自己的健康體魄和幸福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給自己一個美麗的明天。

67.為生活創造快樂

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釋放各種壓力,不能因為工作的瑣碎而缺少成就感,從而喪失進取的動力,產生職業倦怠。教師應懂得尋找生活樂趣,要有陽光積極的生活態度,身心才能和諧健康發展。

68.認識你自己

教師要善於用好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優點,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越比心態越好,越能奮進;如果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不僅不會長進,而且會失去人生的追求。

69.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教師就像根始終緊繃的弦,在超負荷地工作,這使教師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礙。

需要教師會自我放鬆,緩和心理壓力和排解心理障礙。

70.教師應該有“靜”功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你的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靜心做好這些小事,就是教師的奉獻。

71.管理好你的時間

教師的工作十分煩瑣,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教師就很難在煩瑣的工作中從容應對各種困難。

72.善待他人

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他所處的人際關係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

73.發現別人的優點

人如果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就會產生一種優越的心理,自我感覺良好,如此才是危險的。

74.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人只有大方而熱情地幫助和關懷他人,他人才會給你以幫助。

75.從小事做起

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從一件件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種視善小而不為,認為做善小之事屬於“表面化”與“低層次”的眼高手低的人,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76.有顆感恩的心

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個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77.今日事今日畢

“今天能做完的事,決不拖到明天。”(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歷來的優秀教師,無一不是充分利用時間工作的。

78.家庭和工作一樣重要

適當地安排自己的業餘生活,與家人同樂,共同承擔家庭責任,使家庭和睦,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師的家庭幸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79.有自己的精神空間

教師本來就是“智者”,智者就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行為習慣篇

80.精神飽滿地投入每一天

新時代的教師應當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優化,教育人格的豐滿,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養,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81.學會傾聽自己

作為教師,學會傾聽自己,就學會了自我反思,自己與自己心靈的溝通,自己也就成為了自己情緒的主人。

生氣時,要學會制怒,憂慮痛苦時,要學會化解,失敗時,要學會積極地自我鼓勵,使自己倍增勇氣。傾聽自己是一個很好的習慣,養成這個好習慣,你將終生受益。

82.善於發現自己

發現自己,既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種德行,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更是認識自我、發揮潛能的能力。

83.著裝要有時代感

對教師而言,服裝更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無聲語言,得體的著裝可幫助教師建立美好的形象,暢通地傳遞與教書育人密切關聯的各種資訊,從而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84.做一個有品位的人

作為一名教師,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閃耀著燦爛人性的特色,就是教師的品位。

一位教師有了這獨具的、高雅的品位,就會使其教育教學洋溢著風采,充滿著生機。

85.語言要有親和力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蘇霍姆林斯基)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理解和寬容。

86.培養觀察力

觀察是教師的基本能力,觀察力是教師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教師搞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教師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

87.學會傾聽

一位教師能否有效傾聽學生的發言,不僅對師生間的溝通,甚至對於學生潛能的開發、良好課堂氣氛的創造,都有著重要意義。

88.教師,要有“約束感”

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因此,我們必須懷有“大愛”之心,以善念和責任心為伍,提升法律視野,增強法律意識,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工作中,同時不斷約束自己的行為,幫助自己朝著一個有紀律性、有責任心、有事業心的方向發展。

89.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教師的率先垂範,比任何說教都來得實效。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這樣無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90.微笑是最美的語言

老師用微笑增強自信心,老師用微笑顯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氣,老師用微笑調節師生的心理狀態,老師用微笑協調師生關係,老師用微笑轉變學生的不良習慣,老師用微笑讓學生願意與之親近……

91.注重自己的儀錶美

一位教師的形象,不僅表現在他的容貌、衣著上,還表現在他的舉止、談吐、表情、態度上。這些儀錶風度反映出教師的思想情操、意志、品德、人格、學識水準等,也是教師心靈美的主要標誌。

92.敢於認錯是一種美德

“如果犯了錯誤,要敢於在全班學生面前認錯、道歉,錯誤就成了一種教育資源”。

93.切忌,要遵守承諾

給學生許諾一定要兌現,讓學生有信任感,有了信任感,才有親和力和凝聚力。

94.學會尊重

作為教師,更要學會尊重。因為,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師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基本師德。

95.教育,就是一種服務

作為教師,教育學生就是服務好學生,教師首先要有顆服務學生的心,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叫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愉快地學習,及時化解學生壓抑在心頭的鬱悶,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96.說話要“真”“實”

教師說話的“實”具體體現在教師說話要切實、有效,真正讓語言走進學生的心靈,滋潤學生的心靈。

97.學會規劃自己

“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於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時間和選擇要點。只是要注意這種分配不可過於細密瑣碎,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地瞎忙等於亂放空炮。”(培根)

98.學會真誠地讚美

教師讚美學生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記真誠地讚美同事、領導。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和重視,讚揚或者讚美是對他人的肯定,當你用真誠的語言讚揚對方的時候,他會認為你是一個信任並瞭解他的人,自然就拉近了你們之間的距離。

99.真誠地幫助同事

“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100.清理好自己的辦公桌

不管有多麼忙,我們也要把辦公桌收拾得整潔、有序。在每天下班之前,要養成清理辦公桌的習慣,把明天必用的、稍後再用的或不再用的檔都按順序放置並保持桌面的整潔,這會使你繁重的工作變得有條不紊、充滿樂趣。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問題”是開山斧,“問題”是深耕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預設些“問題”情境。

34.課堂上,警惕隱形霸權

教師最精湛的教學藝術及遵循最高的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其自覺學習。

35.追求課堂的簡約

簡約是一種教學中的大氣度、大智慧!它來源於教師的豐厚修養和教學藝術,來源於對學生真切的、真誠的、真實的愛。

36.錘煉你的課堂語言

老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

37.不可小看教學語調

教學的語調在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響著教師教育教學的品質。

38.豐富你的表情

表情是一個人的晴雨傘,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晴雨傘,是課堂中最直觀、最富有生機活力、最具魅力的教具。

39.幽默是一種魅力

教學幽默是老師思想氣質、才學、視野和靈感的結晶。它猶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語言於瞬間閃爍出耀眼多彩的火花。

40.要有自己的課堂文化

課堂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土壤”,是課堂教學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元氣”,是課堂教學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

41.鼓勵學生多提問題

理想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教師在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

42.課堂不妨適當“留白”

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教師也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關照和欣賞。

43.善待發言錯誤的學生

錯誤,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

44.儘量不當眾批評學生

教師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45.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一位有品位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46.上課決不“拖堂”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對老師來說,拖堂就是某種程度上的不負責任。

47.作業是一定要佈置的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作業應當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改善,是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準備。

48.讓學生在作業中享受樂趣

教師佈置的作業只有合乎學生的興趣,學生方可從中受益。

49.經常梳理你的課堂

教師,要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課堂梳理是一門藝術,它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的積極作用是無法否認的。

50.每天讓課堂改變一點點

教育教學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教學需要創新,創新能給課堂注入活力。

學習習慣篇

51.有顆成為名師的心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對於教師而言,要有一顆成為名師的心。

52.聽課要學會“品”課

古人品茶,注重一個“品”字。一堂課,一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課,也需要聽課者用心去“品”,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53.讓自己“現代”起來

人的一生一定要與時俱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就是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54.精彩人生需筆耕

筆耕不止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是造就教師傑出教育成就的熔爐,是壯麗教師輝煌教育人生的搖籃。

55.成為博客一族

新事物的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

56.向周圍人學習

一個聰明的人能拜一切人做老師。因此,教師向周圍人學習,要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

57.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

運用認知能力去認識真理,這是一個十分艱苦的過程,只有那些善於思考的人,才能發現真理。

58.習慣“研究”自己

“認識自己”,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名言。作為教師,要習慣“研究”自己。

59.習慣研究課堂

當前,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要作為一個研究者的身份進入課堂教學實踐中去。

60.讀書要“品”書

讀書是一門藝術,會不會“品”書,對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師只有通過“品”書才能達到為知、為己、為人的讀書境界。

61.“嫉妒”是一種進步

教師所應有的“嫉妒”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仇恨心理,而是要通過“嫉妒”學會見賢思齊。

62.練好“三字一話”

“三字一話”(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必備技能,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身正為范,學高為師,教師練好“三字一話”意義深遠。

63.教師,不妨跨學科聽課

當前,教師在全面提升學科素養的同時,更要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唯有這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

生活習慣篇

64.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

“讀書,是教師的一種生活。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河流。”(蘇霍姆林斯基)

65.要有良好的心態

教師以良好的心態從事教育,才能保持教育的純潔性,才能保證受教育者少受外界環境的污染。

66.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將與你無緣。

對於每個人來說,應該做的是幾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儲蓄健康,為自己的健康體魄和幸福買單,為自己的健康體魄和幸福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給自己一個美麗的明天。

67.為生活創造快樂

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釋放各種壓力,不能因為工作的瑣碎而缺少成就感,從而喪失進取的動力,產生職業倦怠。教師應懂得尋找生活樂趣,要有陽光積極的生活態度,身心才能和諧健康發展。

68.認識你自己

教師要善於用好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優點,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越比心態越好,越能奮進;如果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不僅不會長進,而且會失去人生的追求。

69.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教師就像根始終緊繃的弦,在超負荷地工作,這使教師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礙。

需要教師會自我放鬆,緩和心理壓力和排解心理障礙。

70.教師應該有“靜”功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你的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靜心做好這些小事,就是教師的奉獻。

71.管理好你的時間

教師的工作十分煩瑣,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教師就很難在煩瑣的工作中從容應對各種困難。

72.善待他人

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他所處的人際關係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

73.發現別人的優點

人如果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就會產生一種優越的心理,自我感覺良好,如此才是危險的。

74.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人只有大方而熱情地幫助和關懷他人,他人才會給你以幫助。

75.從小事做起

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從一件件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種視善小而不為,認為做善小之事屬於“表面化”與“低層次”的眼高手低的人,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76.有顆感恩的心

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個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77.今日事今日畢

“今天能做完的事,決不拖到明天。”(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歷來的優秀教師,無一不是充分利用時間工作的。

78.家庭和工作一樣重要

適當地安排自己的業餘生活,與家人同樂,共同承擔家庭責任,使家庭和睦,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師的家庭幸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79.有自己的精神空間

教師本來就是“智者”,智者就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行為習慣篇

80.精神飽滿地投入每一天

新時代的教師應當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優化,教育人格的豐滿,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養,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81.學會傾聽自己

作為教師,學會傾聽自己,就學會了自我反思,自己與自己心靈的溝通,自己也就成為了自己情緒的主人。

生氣時,要學會制怒,憂慮痛苦時,要學會化解,失敗時,要學會積極地自我鼓勵,使自己倍增勇氣。傾聽自己是一個很好的習慣,養成這個好習慣,你將終生受益。

82.善於發現自己

發現自己,既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種德行,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更是認識自我、發揮潛能的能力。

83.著裝要有時代感

對教師而言,服裝更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無聲語言,得體的著裝可幫助教師建立美好的形象,暢通地傳遞與教書育人密切關聯的各種資訊,從而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84.做一個有品位的人

作為一名教師,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閃耀著燦爛人性的特色,就是教師的品位。

一位教師有了這獨具的、高雅的品位,就會使其教育教學洋溢著風采,充滿著生機。

85.語言要有親和力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蘇霍姆林斯基)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理解和寬容。

86.培養觀察力

觀察是教師的基本能力,觀察力是教師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教師搞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教師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

87.學會傾聽

一位教師能否有效傾聽學生的發言,不僅對師生間的溝通,甚至對於學生潛能的開發、良好課堂氣氛的創造,都有著重要意義。

88.教師,要有“約束感”

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是“教書育人”。因此,我們必須懷有“大愛”之心,以善念和責任心為伍,提升法律視野,增強法律意識,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工作中,同時不斷約束自己的行為,幫助自己朝著一個有紀律性、有責任心、有事業心的方向發展。

89.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教師的率先垂範,比任何說教都來得實效。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這樣無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90.微笑是最美的語言

老師用微笑增強自信心,老師用微笑顯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氣,老師用微笑調節師生的心理狀態,老師用微笑協調師生關係,老師用微笑轉變學生的不良習慣,老師用微笑讓學生願意與之親近……

91.注重自己的儀錶美

一位教師的形象,不僅表現在他的容貌、衣著上,還表現在他的舉止、談吐、表情、態度上。這些儀錶風度反映出教師的思想情操、意志、品德、人格、學識水準等,也是教師心靈美的主要標誌。

92.敢於認錯是一種美德

“如果犯了錯誤,要敢於在全班學生面前認錯、道歉,錯誤就成了一種教育資源”。

93.切忌,要遵守承諾

給學生許諾一定要兌現,讓學生有信任感,有了信任感,才有親和力和凝聚力。

94.學會尊重

作為教師,更要學會尊重。因為,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師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基本師德。

95.教育,就是一種服務

作為教師,教育學生就是服務好學生,教師首先要有顆服務學生的心,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叫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愉快地學習,及時化解學生壓抑在心頭的鬱悶,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96.說話要“真”“實”

教師說話的“實”具體體現在教師說話要切實、有效,真正讓語言走進學生的心靈,滋潤學生的心靈。

97.學會規劃自己

“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於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時間和選擇要點。只是要注意這種分配不可過於細密瑣碎,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地瞎忙等於亂放空炮。”(培根)

98.學會真誠地讚美

教師讚美學生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記真誠地讚美同事、領導。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和重視,讚揚或者讚美是對他人的肯定,當你用真誠的語言讚揚對方的時候,他會認為你是一個信任並瞭解他的人,自然就拉近了你們之間的距離。

99.真誠地幫助同事

“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100.清理好自己的辦公桌

不管有多麼忙,我們也要把辦公桌收拾得整潔、有序。在每天下班之前,要養成清理辦公桌的習慣,把明天必用的、稍後再用的或不再用的檔都按順序放置並保持桌面的整潔,這會使你繁重的工作變得有條不紊、充滿樂趣。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