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親屬間到底能不能輸血?別又被電視劇給騙了!

我們常常在電視劇裡看到這樣的畫面:病人大出血, 需要緊急輸血, 但是病人是稀有血型, 醫院裡沒有這樣的血液庫存, 要求抽家屬的血液, 於是家屬爭先恐後地要求抽取血液, 抽取的血液馬上輸給病人, 然後病人就好了...

受電視劇影響, 許多病人家屬往往會找到醫院輸血科, 要求抽他們的血液輸給病人, 然而現代醫學證明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之間直接輸血很危險, 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輸血反應。

輸血問題是一個嚴重卻常常被人忽略的問題, 很多電視劇的相關場景都是錯誤的...快來看看你對輸血的認識正不正確!

什麼是血型?血型有哪幾種?

血型是對紅細胞上的血型抗原所進行的命名, 而抗原是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物質, 並且能夠與相應的應答產物在體內或者體外發生特異性反應。

目前為止, 已經檢測出30 個紅細胞血型系統, 抗原約300個, 我們常說的ABO血型和Rh血型就是其中兩種最常用的血型。 ABO血型判定是根據紅細胞上所具有的抗原, 即有A抗原, 則為A型, 有B抗原為B型, 同時具有A、B兩種抗原的為AB型, 而不具有A或者B抗原的則為O型。 現在很少用ABO血型來做親子關係鑒定。

Rh血型的重要性則僅次於ABO血型。

Rh系統抗原數目多且複雜, 最常見的有5個, 其中D抗原免疫原性最強, 故在我國要求血型檢測至少要檢測ABO血型以及Rh血型中的D抗原。

電視劇最常說的“Rh陰性”血, 是什麼意思?

在輸血醫學中, 把紅細胞上是否存在的D抗原分為“Rh陰性”(無D抗原)即人們常說的“熊貓血”, 以及“Rh陽性”(有D抗原)。

Rh 陰性血的分佈因種族不同而差異很大。 在白種人中比例較高, 約占15%-17%;非洲裔人群占3%-5%;而亞裔人群平均不到1%;在中國蒙古族接近1%, 漢族人所占的比例更少, 僅為0.3%, 再考慮到 ABO 血型的話, 那麼要找到同樣血型的機會就十分罕見了。

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嗎?

大多數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是ABO血型不合引起的, 此類病情急且兇險, 只需要10ml左右的不合血液即可引起。 Rh系統血型不合引起的大多為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症狀比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輕。 因此, 知道自己的ABO血型和Rh血型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本,所有建築工人的頭盔上除了印有各自的姓名外還有各自的血型,方便在第一時間進行輸血搶救,也避免血型弄錯,在我國,血型的普及率還不夠高,許多人認為沒有輸血的必要則不會瞭解自己的血型,而殊不知,認識自己的血型一方面可以在危急時儘快輸血搶救,另一方面可以核對自己所輸的血液血型,避免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

病人為什麼不能直接輸注親屬的血液?

原因有幾方面:

【1】我國很多醫院是不具有采血資質的;

【2】現代輸血醫學認為應該科學合理使用血液,已幾乎不使用全血,即“缺什麼補什麼”,且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條件不同,因保存條件不符,可導致採集的血液溶血或者成分喪失功能等;

【3】輸注家屬的血液嚴重的可能會引起輸血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死率90%以上,一旦發生,至今無有效治療手段;

【4】輸注未經檢測的血液,更容易傳播梅毒、艾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注意:輸血有風險,血液不是營養品

在古代人們已經把血液認為是身體很重要的部分,甚至有飲血祛病的療法,所以血液慢慢的在人們的思維中變為一種很有營養的物質,所以有部分人認為血液是營養品可以補氣血,就要求醫生給他們輸血。然而血液是珍貴的,是用於治療病人的一種“特殊的藥品”,現在還沒找到完美的替代品,所以每一袋血液都是獻血者的愛心,不是用於商業的營養品。

而且,儘管人們現在努力地提高檢測技術,但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也無法完全保證血液製品的安全。目前,輸血傳播的疾病和感染已知的已有20多種,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瘧疾等,由於“視窗期”的存在,導致人們無法在現在醫療條件下及時檢測出。所以輸血是有風險的,不是營養品。

行內常說“輸血無小事”,因為輸血一旦發生問題,就是大問題,重則致死。在此,呼籲大家瞭解輸血,從自己的血型開始。

在日本,所有建築工人的頭盔上除了印有各自的姓名外還有各自的血型,方便在第一時間進行輸血搶救,也避免血型弄錯,在我國,血型的普及率還不夠高,許多人認為沒有輸血的必要則不會瞭解自己的血型,而殊不知,認識自己的血型一方面可以在危急時儘快輸血搶救,另一方面可以核對自己所輸的血液血型,避免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

病人為什麼不能直接輸注親屬的血液?

原因有幾方面:

【1】我國很多醫院是不具有采血資質的;

【2】現代輸血醫學認為應該科學合理使用血液,已幾乎不使用全血,即“缺什麼補什麼”,且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條件不同,因保存條件不符,可導致採集的血液溶血或者成分喪失功能等;

【3】輸注家屬的血液嚴重的可能會引起輸血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死率90%以上,一旦發生,至今無有效治療手段;

【4】輸注未經檢測的血液,更容易傳播梅毒、艾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注意:輸血有風險,血液不是營養品

在古代人們已經把血液認為是身體很重要的部分,甚至有飲血祛病的療法,所以血液慢慢的在人們的思維中變為一種很有營養的物質,所以有部分人認為血液是營養品可以補氣血,就要求醫生給他們輸血。然而血液是珍貴的,是用於治療病人的一種“特殊的藥品”,現在還沒找到完美的替代品,所以每一袋血液都是獻血者的愛心,不是用於商業的營養品。

而且,儘管人們現在努力地提高檢測技術,但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也無法完全保證血液製品的安全。目前,輸血傳播的疾病和感染已知的已有20多種,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瘧疾等,由於“視窗期”的存在,導致人們無法在現在醫療條件下及時檢測出。所以輸血是有風險的,不是營養品。

行內常說“輸血無小事”,因為輸血一旦發生問題,就是大問題,重則致死。在此,呼籲大家瞭解輸血,從自己的血型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