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告別以藥養醫,給市民更好醫療服務

■ 社論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徹底打破了原有以藥養醫的路徑依賴。 在不增加市民負擔情況下, 通過建立針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最終實現醫療服務品質的改善。

4月8日,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政策正式實施。 北京2605家需要改造資訊系統的醫療機構全部切換成功, 醫事服務費和435項醫療服務專案以及上千種藥品已全部導入醫療機構資訊系統。

北京市此次醫改的三大內容為: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這三者共同構成一個整體, 缺一不可。 此項改革如果能夠順利推進,

將有效破除以藥養醫痼疾, 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讓市民和醫生共同分享醫改紅利。

以藥養醫的長期存在, 既增加了市民用藥成本, 扭曲醫生價值實現, 同時產生複雜的利益鏈條, 給尋租創造條件。 事實上, 醫生吃藥品回扣並非個案, 媒體也多有報導, 這也是引發醫患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此番取消藥品加成, 可以有效斬斷這條利益鏈條, 降低藥品價格。 北京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 陽光採購後, 藥品平均採購價將下降8%, 加上取消15%的藥品加成, 總體藥價將下降20%。

降低藥品價格, 市民可以在治療過程中, 減少藥品方面的開支;醫生不再吃藥品回扣, 醫患緊張關係, 自然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除了取消藥品加成,

北京市醫改同時設立醫事服務費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按醫院和醫生級別來分, 醫事服務費從20元到100元不等。 就醫療服務價格來說, 改革選擇了435個醫療服務價格專案, 中醫、護理、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技術風險大的項目價格有所提高, CT等檢查費用有所降低。

醫事服務費的本質, 是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及掛號費診療費後, 對其運行成本, 以及向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醫務團隊的補償。 設置醫事服務費, 可以引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 通過提供更多更好的診療服務, 獲得合理補償。 至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可以更好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服務價值, 鼓勵公立醫院通過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來獲得收入補償。

這兩項改革, 使醫療價格確定重新回歸於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技術和服務, 同時也是一項良好的激勵制度設計。

可以說, 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徹底打破了以藥養醫格局, 為醫療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創造了條件,市民和醫務人員將共用醫改紅利。

北京市此次醫改政策制定, 是在大約5年試點基礎上進行的。 2012年, 北京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積水潭醫院、天壇醫院相繼進行醫藥分開試點, 取消藥品加成。 衛生部門對5家試點醫院的跟蹤評估顯示, 醫生用藥行為更趨合理, 藥占比下降, 患者就診(門診/住院)藥費負擔呈現較為明顯的環比下降趨勢, 試點成效顯著。

大約5年的試點及其良好成果, 表明北京市現在推出的醫藥分開制度設計,

並非空中樓閣, 而是有實踐支撐的。

不少市民對於本次醫改, 看到了降低用藥成本, 不過, 對新設醫事服務費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也擔心會增加治療成本。 相關部門表示, 根據測算, 醫改後全市醫療費用總量保持基本平衡, 患者總體費用負擔不會增加。 所以, 市民對此不必過於擔憂。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是在不增加市民負擔情況下, 通過建立針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最終實現醫療服務品質的改善。 這是本次醫改的實質, 也是給市民帶來的真正紅利。 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變遷,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給北京市醫療體制帶來了新的活力, 也為繼續深化醫改, 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