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92歲老人常吃一道菜,血管壁光滑如29歲小年輕?

養生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話題。 很多偏方聽上去很靠譜, 卻不免“忽悠”了眾多中老年人。

12月12日, 湖南某養生館打著“健康講座”的名號吸引老人圍觀, 而後便開始向他們推銷高價保健品。

儘管現場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阻撓, 可老人依舊堅稱自己沒上當, 甚至還給主辦方“打call”。

老人們如此好騙, 離不開他們注重養生的習慣。

追不完的養生節目, 抄不完的養生秘方, 轉不完的養生微信成了他們的共性。

養生本無過, 問題是錯誤的養生。

被誇大效果的三七

最近一段時間, 《92歲老人血管壁光滑如29歲小年輕, 就因每週吃三次這道菜,

特簡單》一文被頻頻轉發, 引起不小熱議。

血管輸送血液動態圖

文章提出:每週只需吃三次“三七土豆燉牛肉”, 就可以使血管通暢, 從而預防血栓等血管疾病。

顧名思義, “三七土豆燉牛肉”就是在土豆牛肉中加入一種名為三七的中草藥材。

如此簡單易學, 惹得不少老年人效仿。

節目談及“三七土豆燉牛肉”食療方法 | 節目視頻截圖

某衛視養生節目也曾談及“三七土豆牛肉”的食療效用。

我們知道, 牛肉有健脾功效, 土豆富含鉀元素, 對人體確實大有好處。 可添加了三七的土豆牛肉真的有這麼神麼?

三七, 又名田七、人參三七、金不換等, 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

藥理研究發現, 三七中的皂苷類是主要有效成分。

北京鼓樓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宋祚民在解釋這道菜的功效時強調:三七只是作為輔助食料。

而網上瘋傳的文章則過於強調“三七”的作用, 顯然有誇大之疑。

義烏中藥材市場上的三七銷售逐漸步入旺季 | 視覺中國

正確看待中藥三七

1.不可大量服用

大家都知道人參多吃會過補傷身, 所以要適量食用。 同理, 三七也是如此。

按照《中國藥典》的記載, 三七的用量為, 煎湯一般3-9g;研粉吞服, 一次1-3g。

而文中食譜卻建議一次放入30g三七, 即使沒有明確指出此為幾人份量, 也會誤導大眾, 以為可以食用大劑量的三七, 帶來嚴重後果

節目講解三七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養生堂》視頻截圖

2.無臨床試驗證實三七的保健效用

有關三七的效用實驗目前僅局限於動物實驗, 並無臨床試驗的驗證。

三七中皂苷成分的保健作用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細胞水準。

資料表明三七中、高劑量組較之於小劑量組, 血栓濕重明顯低, 血栓抑制率明顯高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3年, 某篇發表在《迴圈補充與替代醫學》中的綜述指出, 服用三七對心絞痛等相關症狀有所緩解, 並未發現其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雖然研究人員表明, 由於樣本量的局限, 結論的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但盲目迷信三七的效用,顯然是不科學的

3.三七花與三七粉的功效大不相同

除了市面上常見的三七粉,三七花也是眾多養生茶飲的首選。

三七(藥用植物) | 視覺中國

據記載,三七花具有鎮靜安神、抗炎鎮痛和降血壓的作用,而三七粉卻在增加腦血流量、擴張腦血管的同時具有興奮作用。

如果誤將三七粉當做三七花服用,可能會導致失眠,同時還容易口渴。

4.別將土三七誤當成三七

三七生長緩慢,每種植一茬,需要等上10年左右才能收穫。

而土三七則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受氣候土壤的影響小,容易生長,含有有毒物質——吡咯烷類生物鹼。

毒性物質被人體吸收後可引起肝小靜脈內皮細胞損害,進而導致肝小靜脈閉塞綜合征。

感冒時三七食用不當會適得其反 | 視覺中國

時有不懂行的消費者誤將土三七當做三七給買回家養生。

大連一位58歲的張女士就因錯食土三七,本想強身健體卻被診斷出肝受損嚴重,還被迫進行肝移植手術。

但以上事情的發生並未能阻止“三七熱潮”的蔓延。隨著商家的炒作,國內對三七的需求仍然在不斷增長。

2007-2015年中國三七行業市場需求統計 | 中國產業網

當你打開某購物平臺搜索三七時,你會吃驚地發現,單家最高月銷量竟能輕鬆過萬。

可問題是網上消費,難辨三七的真假,很多人憑藉高銷量就信了店家,結果買上了假貨。

國內三七產品有廣闊的市場 | 電商平臺截圖

不要盲目相信中藥的效果

其實不只是三七,國內的中藥亂用濫用現象已是屢見不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鑒定,中藥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西方醫學界也認可了一些中藥的成分,例如有些成分可以治療白血病等西醫難以治療的癌症。但大多數中藥的藥效並不具備臨床試驗的驗證。

有研究曾統計《中醫雜誌》等國內著名中醫藥學術期刊上刊登的臨床試驗報告,發現1980-2009年期間對安全性做出報告的只有37%左右。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臨床試驗並沒有注明試驗產生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

貴州黔東南迎來中藥材鉤藤採收季節 交易市場現繁忙景象 | 視覺中國

同時,中藥的多重作用決定了它應該被有針對性的使用,如果不針對人的體質和藥性來服用,便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可惜人們總是認為中藥副作用比西藥副作用小,而忽略了中藥的用量問題。

全國用三七做原料的生產廠家達1000餘家 | 視覺中國

若服用劑量不當,可能會引起蓄積中毒,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比如引起藥物性肝損害,含有堿類、苷類成分的藥物肝損害發生率明顯高於含有其他成分的藥物。

國內學者曾通過CBM資料庫收集了國內藥物性肝損害575例,涉及藥物約150種,其中中藥就占37.74%。

江蘇無錫中藥藥房 | 視覺中國

服用西藥時,我們都知道要諮詢醫生,可在面對中藥時,為何會因為一篇熱文就深信不疑?

除了國人根深蒂固的對國粹的認可、商家炒作之外,媒體的導向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從早前的電視廣告,到現在的養生節目,都或多或少給觀眾們注入了錯誤的思想。

某些電視臺養生節目居然會邀請假身份的專家來為大家科普養生資訊。

《金星秀》欄目批評虛假養生節目 | 《金星秀》節目截圖

圖片上的人物大家是不是很臉熟?她是各大養生節目、廣告的常客。

可能在這個節目裡她是苗醫,搖身一變在另一個節目裡就成了蒙醫。

她在節目中除了以專家的身份向大家“科普”養生資訊之外,還經常為一些不明中藥產品做廣告。

看上去頗具知識份子氣質,又和藹可親,難怪很多老人會上當。

2017(昆明)國際養生養老產業博覽會舉行 吸引中老年人關注 | 視覺中國

老人作為跌入養生誤區的高危人群,他們對健康重視的同時,卻又對醫學知識很陌生。

所以,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在父母盲目相信中藥的養生話題時,應該給予他們必要的提醒和指正。

這和送父母養生保健品一樣,是同等的愛和關懷。

更多精彩內容請流覽器搜索點擊進入:揭西隨禮匯

有趣有料有禮!

揭西(禮品)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客家先民在遷徙過程中,艱辛勞作,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擂茶,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

結論的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但盲目迷信三七的效用,顯然是不科學的

3.三七花與三七粉的功效大不相同

除了市面上常見的三七粉,三七花也是眾多養生茶飲的首選。

三七(藥用植物) | 視覺中國

據記載,三七花具有鎮靜安神、抗炎鎮痛和降血壓的作用,而三七粉卻在增加腦血流量、擴張腦血管的同時具有興奮作用。

如果誤將三七粉當做三七花服用,可能會導致失眠,同時還容易口渴。

4.別將土三七誤當成三七

三七生長緩慢,每種植一茬,需要等上10年左右才能收穫。

而土三七則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受氣候土壤的影響小,容易生長,含有有毒物質——吡咯烷類生物鹼。

毒性物質被人體吸收後可引起肝小靜脈內皮細胞損害,進而導致肝小靜脈閉塞綜合征。

感冒時三七食用不當會適得其反 | 視覺中國

時有不懂行的消費者誤將土三七當做三七給買回家養生。

大連一位58歲的張女士就因錯食土三七,本想強身健體卻被診斷出肝受損嚴重,還被迫進行肝移植手術。

但以上事情的發生並未能阻止“三七熱潮”的蔓延。隨著商家的炒作,國內對三七的需求仍然在不斷增長。

2007-2015年中國三七行業市場需求統計 | 中國產業網

當你打開某購物平臺搜索三七時,你會吃驚地發現,單家最高月銷量竟能輕鬆過萬。

可問題是網上消費,難辨三七的真假,很多人憑藉高銷量就信了店家,結果買上了假貨。

國內三七產品有廣闊的市場 | 電商平臺截圖

不要盲目相信中藥的效果

其實不只是三七,國內的中藥亂用濫用現象已是屢見不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鑒定,中藥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西方醫學界也認可了一些中藥的成分,例如有些成分可以治療白血病等西醫難以治療的癌症。但大多數中藥的藥效並不具備臨床試驗的驗證。

有研究曾統計《中醫雜誌》等國內著名中醫藥學術期刊上刊登的臨床試驗報告,發現1980-2009年期間對安全性做出報告的只有37%左右。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臨床試驗並沒有注明試驗產生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

貴州黔東南迎來中藥材鉤藤採收季節 交易市場現繁忙景象 | 視覺中國

同時,中藥的多重作用決定了它應該被有針對性的使用,如果不針對人的體質和藥性來服用,便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可惜人們總是認為中藥副作用比西藥副作用小,而忽略了中藥的用量問題。

全國用三七做原料的生產廠家達1000餘家 | 視覺中國

若服用劑量不當,可能會引起蓄積中毒,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比如引起藥物性肝損害,含有堿類、苷類成分的藥物肝損害發生率明顯高於含有其他成分的藥物。

國內學者曾通過CBM資料庫收集了國內藥物性肝損害575例,涉及藥物約150種,其中中藥就占37.74%。

江蘇無錫中藥藥房 | 視覺中國

服用西藥時,我們都知道要諮詢醫生,可在面對中藥時,為何會因為一篇熱文就深信不疑?

除了國人根深蒂固的對國粹的認可、商家炒作之外,媒體的導向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從早前的電視廣告,到現在的養生節目,都或多或少給觀眾們注入了錯誤的思想。

某些電視臺養生節目居然會邀請假身份的專家來為大家科普養生資訊。

《金星秀》欄目批評虛假養生節目 | 《金星秀》節目截圖

圖片上的人物大家是不是很臉熟?她是各大養生節目、廣告的常客。

可能在這個節目裡她是苗醫,搖身一變在另一個節目裡就成了蒙醫。

她在節目中除了以專家的身份向大家“科普”養生資訊之外,還經常為一些不明中藥產品做廣告。

看上去頗具知識份子氣質,又和藹可親,難怪很多老人會上當。

2017(昆明)國際養生養老產業博覽會舉行 吸引中老年人關注 | 視覺中國

老人作為跌入養生誤區的高危人群,他們對健康重視的同時,卻又對醫學知識很陌生。

所以,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在父母盲目相信中藥的養生話題時,應該給予他們必要的提醒和指正。

這和送父母養生保健品一樣,是同等的愛和關懷。

更多精彩內容請流覽器搜索點擊進入:揭西隨禮匯

有趣有料有禮!

揭西(禮品)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客家先民在遷徙過程中,艱辛勞作,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擂茶,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