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這位培養了馮瀟霆、王大雷的大連青訓教父,為何要離開足球城?

記者白國華報導

程顯飛做夢也想不到, 有一天他會離開大連, 到別的地方去搞足球。

他生於大連, 長於大連, 事業發軔于大連,

鼎盛于大連, 他在大連培養過的隊員, 可以組成一支國家隊。

但在2017年7月, 程顯飛下定決心離開大連, 前往3500公里以外的昆明, 繼續他的青訓事業。

出生於1955年的他, 已經62歲了,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這句話說的可不是要老驥離槽, 但程顯飛這匹“識途老馬”卻毅然地離開了大連。

也許所有的“反常”, 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吧。

人說大連人說話, 一股海蠣子味, 程顯飛亦然, 這是鄉音, 一輩子改不了。 現在在昆明訓練, 著急上火的時候, 他就想用大連話罵, 但話到了嘴邊又咽回去:“這已經是在昆明, 不是在大連了。 ”

以前在大連, 那不僅是罵, 還直接上手, 譬如說趙旭日小時候因為一個動作不認真, 程顯飛上去就是一耳光, 粗口噴薄而出, 而趙旭日的媽媽就在旁邊看著, 當程顯飛意識到不好的時候, 已經是覆水難收。

當然, 也沒人怪罪他, 只是, 現在他也得提醒自己:“這裡是昆明, 不是大連, 現在的小孩跟以前也不一樣了, 儘量少罵, 儘量不打。 ”

他現在用的喝水的不銹鋼杯子, 上面寫著“大連油泵油嘴廠建廠40周年紀念”,

這家位於大連沙河口區東北路的企業成立於1956年, 40周年紀念的時候, 一位曾經在文革期間下放到該廠的地方大員還特意回來參加紀念, 於是這個杯子也有了“特殊”的紀念意義。

▲一隻陪伴程顯飛20年的、“有故事”的杯子。

東北路小學總教練柳忠雲從老丈人那裡討來了這個杯子,

然後送給了程顯飛, 這個杯子程顯飛一用就是20年。 杯子合用, 又有著大連的印記, 所以程顯飛即使到了昆明也還帶著, 帶著這個杯子, 還有一肚子的回憶, 離開了大連。

走的時候, 鐵哥們柳忠雲說:“你就不能不走?在大連你哪怕不去其他地方, 就在我東北路小學帶著行不行?這裡工資也不算低, 有什麼要求你可以提, 你哪怕來一個多小時指點一下隊員就行, 這不但對你自己好, 也算是幫我, 幫東北路小學, 幫大連, 幫大連一方, 培養出更多的球員。 ”

但柳忠雲的這番話仍然沒有動搖程顯飛離開的決心, 最後柳忠雲說:“在外面你要呆得不高興, 你就回來, 位置一直給你留著。 ”感謝過兄弟的好意,

但程顯飛還是隻身南下, 於是, 大連一個家, 昆明一個家, 女兒在韓國, 那也是一個家。

他堅決不讓老伴跟著自己到昆明, 來昆明半年, 老伴、女兒來探望過一次, 但沒兩天, 就被他轟走了:“你們在這裡耽誤我訓練。 ”

▲如今, 程顯飛已經來到雲南重新開始自己的青訓事業。

等家人離開以後,他內心又是後悔的,尤其是對女兒:“我以前在大連只想著幹足球,也沒怎麼管她,而且我這個人本身又簡單粗暴,所以,我覺得我和女兒關係這一輩子也好不了了……”

關係變化,時機稍縱即逝,但程顯飛依然沒有把握,他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的人,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快樂不是享受天倫之樂,而是在賽場上拿下一個個冠軍。“拿冠軍,才是最快樂的時刻”,他說。

但這種快樂,同樣是轉眼即逝,因為冠軍永遠沒有盡頭,拿了這一個,還有下一個。

足球就像一根鞭子,抽得程顯飛像個陀螺般永不停歇。

▲程顯飛為孩子們親身示範動作。

程顯飛在中國足球取得的名聲,來源於他像個機器一般,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1985、86年齡段的馮瀟霆、董方卓、朱挺、趙旭日、權磊、趙明劍;87、88年齡段的於漢超、戴琳、楊善平、楊旭、丁捷;89、90年齡段的王大雷、孫世林、邱添一、劉殿座;95、96年齡段的劉奕鳴、汪晉賢等等。

這就是一支國家隊的配置。

如果在職業層面上,他的履歷是,1995年擔任鐵路毅騰隊(甲B)的主教練;專業層面,第十二屆全運會時,他是遼寧隊的代理主教練。

▲“南根寶,北顯飛”。

從青訓的角度說,程顯飛堪稱大連的“青訓教父”,坊間有“南根寶,北顯飛”的說法。

對此,程顯飛連連擺手:“根寶是我尊敬的前輩,再說了,從影響力乃至各方面來說,我和他怎麼能相比呢?”

的確,根寶是一個品牌,而程顯飛是個“個體戶”,他此前更多的是掛靠在鐵路毅騰,隊員一批批賣走,所得的收入跟他關係也不大。

有朋友開玩笑說:“如果這些人的所有權都是屬於他,他早就成了億萬富翁了!”

但現在,卻都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程顯飛(後排左一)當年所帶的鐵路青年隊,這張照片中,你能找出幾位國腳?

在程顯飛手中,有過這麼幾筆交易:

1999年,馮瀟霆、董方卓這一批隊員以800萬的價格賣給了萬達集團。這是王健林準備退出足壇之前送給大連足球的一份“厚禮”,因為王健林聽說這批孩子有可能被賣到外地,“不管萬達搞不搞,這些孩子都是大連的財富。”

2003年,於漢超、楊善平、戴琳、楊旭這批隊員以180萬的價格賣給了遼寧足球俱樂部。

2013年,毅騰U17青年隊被大連阿爾濱足球俱樂部整體收購,價格1000萬。

這三批,加上王大雷那一批,這四批隊員都浸淫了程顯飛的心血,這個掛靠著“鐵路毅騰”的“個體戶”,已經把自己善於培養青少年球員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程顯飛在2014年中超頒獎禮上。

2014年中超頒獎典禮,獲得最佳新人的是山東魯能的劉彬彬,而給他頒獎的,則是特邀嘉賓程顯飛,對於程顯飛這麼多年的青訓耕耘,還是有人看在眼裡的。

但那次頒獎程顯飛顯得很懊惱:頒獎以後現在採訪環節,程顯飛覺得自己很糗。“我還以為是像平時採訪那樣,要聊半天呢,我剛說幾句,人家就把話給打斷了,哦,我才明白,這是現場採訪,應景說幾句就得了。”

這個讓程顯飛念念不忘的場景,似乎在提醒程顯飛:你就是在訓練場上日曬雨淋還可以,其他地方,還差得遠呢!

“我這個人,文化水準不算高,各方面的缺陷也很多,說白了,我做個打工的還行,要做管理,差遠了,差遠了。”正因為內心的這種“差遠了”的感覺,讓程顯飛感覺到,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怎麼就沒有好好抓住呢?

1998年,王健林準備買下鐵路毅騰馮瀟霆這批孩子,毅騰的老闆崔毅對程顯飛說:“萬達那邊發話了,你也可以跟隊伍一起過去。”

程顯飛的回答是:“我要見一下王健林,不見面我就不去,見面了看他怎麼說,我才能決定。”

程顯飛的性格就是這樣,“王健林帶領大連萬達拿了這麼多的甲A冠軍,在我當時的印象中,他豪爽、愛才,我很崇拜他,但即使這樣,我也要見他,要過去的話,總得看看自己老闆是什麼人。”

在大連中山廣場,萬達大廈的28層,王健林接見了他。對於這件將近20年前的往事,程顯飛幾乎一字一句地複述兩個人的對話過程:“小程,你很優秀,我很欣賞你,我給你一張名片,以後有事直接找我,不用通過其他人,我這咖啡不錯,你是喝咖啡還是別的?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要求,現在可以提出來。”

▲1998年。足協杯半決賽大連萬達隊和遼寧隊次回合比賽中觀戰的王健林。

“我的要求很簡單,希望到萬達以後,工資提高到一萬元一個月。"(程顯飛在毅騰的時候,工資是6000多元)”

“這不是問題。”

“我們這支隊伍裡面,已經有兩個人(朱挺和鄒遊)提前賣給萬達了,我希望過去以後能把他們兩個人要回來。另外,在昆明冬訓的時候,我發現當地有一個非常不錯的苗子,我也希望能買過來。”

“這些我都答應你,你要買哪個隊員,需要多少錢,打個報告就行了。聽說你這批孩子很不錯?”

“是的,不出意外的話,這裡面會出四個國腳。”

▲程顯飛帶出的國腳弟子們。

程顯飛估計的四個國腳,是馮瀟霆、董方卓、朱挺和權磊,那時候的趙旭日還沒有顯山露水呢。

“小程,你就好好幹,我會重用你。”豪爽的王健林和耿直的程顯飛這樣結束了這次對話,一個月以後,王健林就把這支隊伍賣給了實德集團。

想在萬達大展拳腳的程顯飛一下子感覺到了不妙,他聽到風聲,要調整,要清洗。而他呢,第一,高工資;第二,你是萬達的人;第三,你沒有大學文憑,不會外語……

於是,他選擇了自己辭職,和他一起辭職的,還有同是毅騰系的王軍。

雖然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可是,內心深處,程顯飛是多麼希望沒有球隊轉讓的那一幕,畢竟萬達的平臺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王健林給他的感覺是多麼的好啊……

但想留時留不住,命運嘛,有時候就是這麼的難以捉摸。

這一批隊員中,朱挺是最聽話的,從小就是全隊最能跑的,而且從來不偷懶,馮瀟霆則腦子靈活,雖然當時身體瘦弱,但是程顯飛認為他是塊好料。

至於趙旭日和董方卓,這兩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程顯飛傾注了更多的心血:“趙旭日的家境並不富裕,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病故了。他是大連甘井子區的孩子,那時我在隊中最為偏愛董方卓與他,這兩個孩子都沒有父親,我有時甚至會讓當時的主力隊員當替補,而把位置讓給他們倆踢。”

程顯飛回憶說,“我寵著這兩個孩子,不過打得也最多。趙旭日太頑皮,膽子大得驚人,什麼都不怕。董方卓訓練時有些懶,因為性格內向,在場上顯得有些膽小,不怎麼敢跟人家硬碰硬。他們是走了兩個極端,所以我管得也嚴格些。”

▲董方卓

趙旭日在個性方面有獨特之處,另外,身體條件很突出,力量、身高都要比同齡孩子好。1997年冬天,球隊在火車頭體育場進行冬訓。1月的大連雪很大,風更大,但是趙旭日卻在雪地裡撒開歡地跑,鏟球、帶球、過人……什麼動作都敢做。隨後的幾年冬天,集訓地變成了昆明,但場地條件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全是石頭地,可趙旭日還是沒變:

“我們就在這樣的球場上進行訓練和比賽。別的孩子在鏟球時都格外小心,但趙旭日卻不,他還跟以前一樣,猛鏟猛帶,結果腿上的皮一塊塊地掉,到處都滲出血跡。教練們心疼了,讓他下來處理一下。但那時醫療條件很簡陋,找個破紙殼,卷成一個紙筒,套在大腿上。處理完了,他拖著條傷痕累累的腿,照樣繼續踢!”

想留的時候留不住,該走的時候,卻又沒有走。

離開實德以後,程顯飛把於漢超這批隊員要走了。

當年要走馮瀟霆這批隊員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東北路挑了兩次;要走於漢超這批隊員的時候,大連漫山遍野都是隊伍,但東北路硬是把這批隊員留給了程顯飛。“也許就是柳忠雲跟我關係好吧。”程顯飛說。

把於漢超這批隊員要走,訓練的費用、比賽的費用、場地的費用、伙食的費用,這些都是程顯飛個人自掏腰包,在大連的夏家河子,於漢超這批隊員度過了四年。

▲於漢超與程顯飛。

當時程顯飛租用了大連鐵路療養院一塊地。開始那裡是個大斜坡,“我從海裡自己拉沙子鋪平,全是從海裡拉的,帶著於漢超、楊旭、楊善平、趙明劍和王大雷這些孩子,我們整整拉了七八百車。”

程顯飛他們鋪沙子填山,整整花了100多萬,“但4年後鐵路方面就要把地收回蓋別墅,還沒等法院判,他們就把場地用推土機給推了,蓋上了高檔別墅。”

為這件事情,程顯飛打過官司,狀告瀋陽市鐵路局,但官司輸了——有過這段經歷的,無論是教練程顯飛,還是隊員于漢超、戴琳等人都不會把這段記憶抹掉。

於漢超說:“他(程顯飛)的條件太艱苦了,就是這麼艱苦的條件,還能培養出這麼多人。”戴琳則說:“我爸在世的時候經常跟程導見面一起吃飯,他們的關係很好。我去了外地踢球後回到大連有時候也會給程導打電話。我們心裡都挺感激程導的,至少我非常感謝他,因為是他當時選中了我。”

▲國青時期的戴琳。

孩子們長大了以後,有兩種方式,一是留在大連,二是賣給外地。

“照我的本意,是想把他們留在大連的,但為何失敗了呢?因為實德只想私下操作,只要其中5個球員,但這樣一來,整隊就會不值錢、當時我們在鐵路療養院訓練,鐵路體協還是要給院方交錢,在欠了100多萬後,領導說,還是賣了吧,於是最終作價180萬賣給了遼寧隊。”

遼寧方面來商討此事的是當時俱樂部的總經理張曙光,雙方約定在大連火車站見面,上車以後,張曙光憋了半天,說了一句話:“你怎麼開這個車來接我?”

那是一輛價值“高達”兩萬多的五菱之光,這是鐵路方面一個特意的獎勵,程顯飛平時開著它買全隊的菜,開著這輛“專車”,程顯飛說:“我心裡美得很呢!”

當然,這輛“不合時宜”的車不會影響這筆交易。

▲實德時期的趙明劍。

“唯一留在大連的人是趙明劍,他打死不願意去遼寧,每少一個人,成交價就得降,好說歹說之下,原本的190萬降到180萬,但趙明劍因此留了下來。我堅信,趙明劍留下來是正確的,這個孩子脾氣急,碰到一點不愉快的事很容易毀掉自己,但在大連,好歹有他爸爸能管著他,最終他也加盟了大連實德。”

“在我帶過的所有隊員中,王大雷是最調皮、最有個性的,他經常和小朋友發生爭執,也經常惹事,為此挨過我的打。但這孩子有一點好,不管你剛才怎麼打他、踢他,哭得有多厲害,訓練時間一到,他都能馬上投入,該跑步跑步、該上力量就上力量,絕對不會耽誤訓練。”

另一個調皮蛋是趙明劍,這孩子家庭條件一般,趙明劍的父親把他交給程顯飛時說:“這孩子交給您,您只要能幫我帶出來,讓我上天摘月亮我都去。”但這孩子小時候的確不打不行,管他一松他就跑了,或者跟教練鬥氣,有一次我打得他滿地打滾,趙明劍給自己爸爸打了電話。結果他爸爸來了以後說:“程導,消消氣,我請你吃飯去。”回頭他爸爸又打了趙明劍一頓。

至於于漢超、楊旭和戴琳這一撥球員,“從他們小時候我就認定能成才,這幾個孩子小時候都非常好,於漢超自小就特別懂事、招人喜歡,楊旭和於漢超小時候,我就經常安排他們以小打大,接受鍛煉。”

▲楊旭和於漢超之後都來到了遼足。

在交易完成以後,張曙光問程顯飛:“願不願意來遼寧?有獎金也分你一份,另外,每一個隊員上一隊,俱樂部獎你一筆錢。”

這個條件讓程顯飛很心動,但他拒絕了,原因是:我還有一批89、90的孩子要帶呢!

該走的時候沒有走,命運繼續跟程顯飛在捉迷藏。

(未完待續)

等家人離開以後,他內心又是後悔的,尤其是對女兒:“我以前在大連只想著幹足球,也沒怎麼管她,而且我這個人本身又簡單粗暴,所以,我覺得我和女兒關係這一輩子也好不了了……”

關係變化,時機稍縱即逝,但程顯飛依然沒有把握,他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的人,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快樂不是享受天倫之樂,而是在賽場上拿下一個個冠軍。“拿冠軍,才是最快樂的時刻”,他說。

但這種快樂,同樣是轉眼即逝,因為冠軍永遠沒有盡頭,拿了這一個,還有下一個。

足球就像一根鞭子,抽得程顯飛像個陀螺般永不停歇。

▲程顯飛為孩子們親身示範動作。

程顯飛在中國足球取得的名聲,來源於他像個機器一般,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1985、86年齡段的馮瀟霆、董方卓、朱挺、趙旭日、權磊、趙明劍;87、88年齡段的於漢超、戴琳、楊善平、楊旭、丁捷;89、90年齡段的王大雷、孫世林、邱添一、劉殿座;95、96年齡段的劉奕鳴、汪晉賢等等。

這就是一支國家隊的配置。

如果在職業層面上,他的履歷是,1995年擔任鐵路毅騰隊(甲B)的主教練;專業層面,第十二屆全運會時,他是遼寧隊的代理主教練。

▲“南根寶,北顯飛”。

從青訓的角度說,程顯飛堪稱大連的“青訓教父”,坊間有“南根寶,北顯飛”的說法。

對此,程顯飛連連擺手:“根寶是我尊敬的前輩,再說了,從影響力乃至各方面來說,我和他怎麼能相比呢?”

的確,根寶是一個品牌,而程顯飛是個“個體戶”,他此前更多的是掛靠在鐵路毅騰,隊員一批批賣走,所得的收入跟他關係也不大。

有朋友開玩笑說:“如果這些人的所有權都是屬於他,他早就成了億萬富翁了!”

但現在,卻都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程顯飛(後排左一)當年所帶的鐵路青年隊,這張照片中,你能找出幾位國腳?

在程顯飛手中,有過這麼幾筆交易:

1999年,馮瀟霆、董方卓這一批隊員以800萬的價格賣給了萬達集團。這是王健林準備退出足壇之前送給大連足球的一份“厚禮”,因為王健林聽說這批孩子有可能被賣到外地,“不管萬達搞不搞,這些孩子都是大連的財富。”

2003年,於漢超、楊善平、戴琳、楊旭這批隊員以180萬的價格賣給了遼寧足球俱樂部。

2013年,毅騰U17青年隊被大連阿爾濱足球俱樂部整體收購,價格1000萬。

這三批,加上王大雷那一批,這四批隊員都浸淫了程顯飛的心血,這個掛靠著“鐵路毅騰”的“個體戶”,已經把自己善於培養青少年球員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程顯飛在2014年中超頒獎禮上。

2014年中超頒獎典禮,獲得最佳新人的是山東魯能的劉彬彬,而給他頒獎的,則是特邀嘉賓程顯飛,對於程顯飛這麼多年的青訓耕耘,還是有人看在眼裡的。

但那次頒獎程顯飛顯得很懊惱:頒獎以後現在採訪環節,程顯飛覺得自己很糗。“我還以為是像平時採訪那樣,要聊半天呢,我剛說幾句,人家就把話給打斷了,哦,我才明白,這是現場採訪,應景說幾句就得了。”

這個讓程顯飛念念不忘的場景,似乎在提醒程顯飛:你就是在訓練場上日曬雨淋還可以,其他地方,還差得遠呢!

“我這個人,文化水準不算高,各方面的缺陷也很多,說白了,我做個打工的還行,要做管理,差遠了,差遠了。”正因為內心的這種“差遠了”的感覺,讓程顯飛感覺到,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怎麼就沒有好好抓住呢?

1998年,王健林準備買下鐵路毅騰馮瀟霆這批孩子,毅騰的老闆崔毅對程顯飛說:“萬達那邊發話了,你也可以跟隊伍一起過去。”

程顯飛的回答是:“我要見一下王健林,不見面我就不去,見面了看他怎麼說,我才能決定。”

程顯飛的性格就是這樣,“王健林帶領大連萬達拿了這麼多的甲A冠軍,在我當時的印象中,他豪爽、愛才,我很崇拜他,但即使這樣,我也要見他,要過去的話,總得看看自己老闆是什麼人。”

在大連中山廣場,萬達大廈的28層,王健林接見了他。對於這件將近20年前的往事,程顯飛幾乎一字一句地複述兩個人的對話過程:“小程,你很優秀,我很欣賞你,我給你一張名片,以後有事直接找我,不用通過其他人,我這咖啡不錯,你是喝咖啡還是別的?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要求,現在可以提出來。”

▲1998年。足協杯半決賽大連萬達隊和遼寧隊次回合比賽中觀戰的王健林。

“我的要求很簡單,希望到萬達以後,工資提高到一萬元一個月。"(程顯飛在毅騰的時候,工資是6000多元)”

“這不是問題。”

“我們這支隊伍裡面,已經有兩個人(朱挺和鄒遊)提前賣給萬達了,我希望過去以後能把他們兩個人要回來。另外,在昆明冬訓的時候,我發現當地有一個非常不錯的苗子,我也希望能買過來。”

“這些我都答應你,你要買哪個隊員,需要多少錢,打個報告就行了。聽說你這批孩子很不錯?”

“是的,不出意外的話,這裡面會出四個國腳。”

▲程顯飛帶出的國腳弟子們。

程顯飛估計的四個國腳,是馮瀟霆、董方卓、朱挺和權磊,那時候的趙旭日還沒有顯山露水呢。

“小程,你就好好幹,我會重用你。”豪爽的王健林和耿直的程顯飛這樣結束了這次對話,一個月以後,王健林就把這支隊伍賣給了實德集團。

想在萬達大展拳腳的程顯飛一下子感覺到了不妙,他聽到風聲,要調整,要清洗。而他呢,第一,高工資;第二,你是萬達的人;第三,你沒有大學文憑,不會外語……

於是,他選擇了自己辭職,和他一起辭職的,還有同是毅騰系的王軍。

雖然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可是,內心深處,程顯飛是多麼希望沒有球隊轉讓的那一幕,畢竟萬達的平臺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王健林給他的感覺是多麼的好啊……

但想留時留不住,命運嘛,有時候就是這麼的難以捉摸。

這一批隊員中,朱挺是最聽話的,從小就是全隊最能跑的,而且從來不偷懶,馮瀟霆則腦子靈活,雖然當時身體瘦弱,但是程顯飛認為他是塊好料。

至於趙旭日和董方卓,這兩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程顯飛傾注了更多的心血:“趙旭日的家境並不富裕,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病故了。他是大連甘井子區的孩子,那時我在隊中最為偏愛董方卓與他,這兩個孩子都沒有父親,我有時甚至會讓當時的主力隊員當替補,而把位置讓給他們倆踢。”

程顯飛回憶說,“我寵著這兩個孩子,不過打得也最多。趙旭日太頑皮,膽子大得驚人,什麼都不怕。董方卓訓練時有些懶,因為性格內向,在場上顯得有些膽小,不怎麼敢跟人家硬碰硬。他們是走了兩個極端,所以我管得也嚴格些。”

▲董方卓

趙旭日在個性方面有獨特之處,另外,身體條件很突出,力量、身高都要比同齡孩子好。1997年冬天,球隊在火車頭體育場進行冬訓。1月的大連雪很大,風更大,但是趙旭日卻在雪地裡撒開歡地跑,鏟球、帶球、過人……什麼動作都敢做。隨後的幾年冬天,集訓地變成了昆明,但場地條件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全是石頭地,可趙旭日還是沒變:

“我們就在這樣的球場上進行訓練和比賽。別的孩子在鏟球時都格外小心,但趙旭日卻不,他還跟以前一樣,猛鏟猛帶,結果腿上的皮一塊塊地掉,到處都滲出血跡。教練們心疼了,讓他下來處理一下。但那時醫療條件很簡陋,找個破紙殼,卷成一個紙筒,套在大腿上。處理完了,他拖著條傷痕累累的腿,照樣繼續踢!”

想留的時候留不住,該走的時候,卻又沒有走。

離開實德以後,程顯飛把於漢超這批隊員要走了。

當年要走馮瀟霆這批隊員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東北路挑了兩次;要走於漢超這批隊員的時候,大連漫山遍野都是隊伍,但東北路硬是把這批隊員留給了程顯飛。“也許就是柳忠雲跟我關係好吧。”程顯飛說。

把於漢超這批隊員要走,訓練的費用、比賽的費用、場地的費用、伙食的費用,這些都是程顯飛個人自掏腰包,在大連的夏家河子,於漢超這批隊員度過了四年。

▲於漢超與程顯飛。

當時程顯飛租用了大連鐵路療養院一塊地。開始那裡是個大斜坡,“我從海裡自己拉沙子鋪平,全是從海裡拉的,帶著於漢超、楊旭、楊善平、趙明劍和王大雷這些孩子,我們整整拉了七八百車。”

程顯飛他們鋪沙子填山,整整花了100多萬,“但4年後鐵路方面就要把地收回蓋別墅,還沒等法院判,他們就把場地用推土機給推了,蓋上了高檔別墅。”

為這件事情,程顯飛打過官司,狀告瀋陽市鐵路局,但官司輸了——有過這段經歷的,無論是教練程顯飛,還是隊員于漢超、戴琳等人都不會把這段記憶抹掉。

於漢超說:“他(程顯飛)的條件太艱苦了,就是這麼艱苦的條件,還能培養出這麼多人。”戴琳則說:“我爸在世的時候經常跟程導見面一起吃飯,他們的關係很好。我去了外地踢球後回到大連有時候也會給程導打電話。我們心裡都挺感激程導的,至少我非常感謝他,因為是他當時選中了我。”

▲國青時期的戴琳。

孩子們長大了以後,有兩種方式,一是留在大連,二是賣給外地。

“照我的本意,是想把他們留在大連的,但為何失敗了呢?因為實德只想私下操作,只要其中5個球員,但這樣一來,整隊就會不值錢、當時我們在鐵路療養院訓練,鐵路體協還是要給院方交錢,在欠了100多萬後,領導說,還是賣了吧,於是最終作價180萬賣給了遼寧隊。”

遼寧方面來商討此事的是當時俱樂部的總經理張曙光,雙方約定在大連火車站見面,上車以後,張曙光憋了半天,說了一句話:“你怎麼開這個車來接我?”

那是一輛價值“高達”兩萬多的五菱之光,這是鐵路方面一個特意的獎勵,程顯飛平時開著它買全隊的菜,開著這輛“專車”,程顯飛說:“我心裡美得很呢!”

當然,這輛“不合時宜”的車不會影響這筆交易。

▲實德時期的趙明劍。

“唯一留在大連的人是趙明劍,他打死不願意去遼寧,每少一個人,成交價就得降,好說歹說之下,原本的190萬降到180萬,但趙明劍因此留了下來。我堅信,趙明劍留下來是正確的,這個孩子脾氣急,碰到一點不愉快的事很容易毀掉自己,但在大連,好歹有他爸爸能管著他,最終他也加盟了大連實德。”

“在我帶過的所有隊員中,王大雷是最調皮、最有個性的,他經常和小朋友發生爭執,也經常惹事,為此挨過我的打。但這孩子有一點好,不管你剛才怎麼打他、踢他,哭得有多厲害,訓練時間一到,他都能馬上投入,該跑步跑步、該上力量就上力量,絕對不會耽誤訓練。”

另一個調皮蛋是趙明劍,這孩子家庭條件一般,趙明劍的父親把他交給程顯飛時說:“這孩子交給您,您只要能幫我帶出來,讓我上天摘月亮我都去。”但這孩子小時候的確不打不行,管他一松他就跑了,或者跟教練鬥氣,有一次我打得他滿地打滾,趙明劍給自己爸爸打了電話。結果他爸爸來了以後說:“程導,消消氣,我請你吃飯去。”回頭他爸爸又打了趙明劍一頓。

至於于漢超、楊旭和戴琳這一撥球員,“從他們小時候我就認定能成才,這幾個孩子小時候都非常好,於漢超自小就特別懂事、招人喜歡,楊旭和於漢超小時候,我就經常安排他們以小打大,接受鍛煉。”

▲楊旭和於漢超之後都來到了遼足。

在交易完成以後,張曙光問程顯飛:“願不願意來遼寧?有獎金也分你一份,另外,每一個隊員上一隊,俱樂部獎你一筆錢。”

這個條件讓程顯飛很心動,但他拒絕了,原因是:我還有一批89、90的孩子要帶呢!

該走的時候沒有走,命運繼續跟程顯飛在捉迷藏。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