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獲得榮譽背後有著怎樣的付出與收穫

歲末, 通江二小校長蒲芙蓉忙得不可開交。 不僅是因為年終事務多, 剛剛榮獲2017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稱號的她, 從成都載譽而歸後, 就被邀請加入到了縣法學會的法治宣傳團隊。 12月22日這天晚上, 她利用休息時間擬訂方案, 為寒假期間下基層開展留守學生家庭普法活動做準備。

半個多月前, 我省舉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四川依法治省新征程暨“12·4”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公佈, 蒲芙蓉等十人榮獲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司法廳聯合評出的2017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稱號。

“入選人物都是在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會法治、法治宣傳教育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的。 他們身後的法治實踐或許平凡, 但卻在悄無聲息中影響著群眾的法治意識, 推動著我省法治制度建設。 ”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些法治人物為何能登上領獎臺?他們如何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傳播法治力量?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紮根

他們堅守在一線默默無聞地付出, 用實際行動向群眾詮釋法治內涵

“不僅治理國家和鄉村要將法與德相結合, 每個家庭也應該將法與德相結合, 比如一些留守兒童家庭, 不能只是管孩子吃飽穿暖, 更要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德……”近日, 劍閣縣正興鄉龍虎村的一處院壩裡擠滿了村民,

遠近聞名的“背簍法官”郭興利這次背著十九大精神學習資料來了。

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劍閣縣法院黨組成員、開封人民法庭庭長郭興利, 最近下鄉都要找機會和鄉親們分享自己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說起“背簍法官”這一稱呼的由來, 要回溯到多年前。 一天上午9點郭興利準備開庭審理一起贍養案。 但過了12點, 兩位老人才氣喘吁吁趕來, “早上5點就起床, 走了30多裡的山路, 還是遲到了……”

這一幕給了郭興利很大的觸動。 “為什麼不主動到老百姓家中去開庭審理案件呢?辦理一件案件, 還能教育當地一片的作用。 ”郭興利決定走村入戶背著背篼巡迴辦案, 將法治精神送到群眾家中去。

這一背就是整整十年, 背出了“全國優秀法官”等多項殊榮。 即便這樣, 將郭興利評為2017年“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也還是經歷了嚴苛的篩選。

按照評選要求, 此次評選物件須為近五年在全省範圍內引起社會公眾廣泛關注, 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的四川法治人物。 11月上旬, 各地各部門共推薦申報參選人98名。 在此後的評選中, 主辦單位請來了10余名專家作為評委。

“好些評委都感慨, 大家的事蹟都很感人, 誰落選都不忍心。 ”省委黨校副教授胡業勳介紹說, 最終脫穎而出的十大法治人物雖來自不同的崗位, 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始終懷揣一顆法治為民的初心, 長年堅守在法治實踐的一線, 用實際行動向群眾詮釋法治內涵,

而他們的一言 一行, 也影響著身邊的每個群眾。

“現在, 我遇到鄰里矛盾都會先想想法律道理, 和和氣氣地去解決, 儘量少給社區王書記添麻煩。 ”採訪中, 宜賓市翠屏區紅壩路社區居民劉大宣提到的王書記正是此次獲評的基層代表王剛。

群眾眼裡的王剛總是樂呵呵, 很難將他與一名肺癌晚期病人聯繫在一起。 然而, 他身上的癌細胞已全身擴散, 在做了肺葉切除手術後, 又先後進行了多次化療、放療。

而就是這樣一位重症病人, 卻仍在法治一線耕耘, 將一個遺留問題集中、矛盾糾紛突出、群眾利益訴求強烈的“爛尾村”變成了和諧穩定的模範社區。 用一個一個依法化解的難題, 讓群眾明白了遇事首先要想“法律怎麼說”“怎麼用法來解決”。

前些年他曾帶領幹部群眾3個月內依法征地3000畝, 沒有發生一起因征地補償不公、分配不均而引發的矛盾糾紛。

法治人物默默無聞地付出, 被群眾銘記心中, 這或許是對他們工作的最高肯定。 被稱為“比男人還能扛的女捕頭”的涼山州公安局刑偵支隊教導員駱敏有幸收穫這樣的體驗。

去年, 當她帶著被拐人回到喜德縣冕山鎮和民村時, 上百名穿著彝族服裝的群眾敲鑼打鼓迎接他們。 從警25年來, 駱敏百折不撓地解救被拐兒童一百余人。 “每一起拐賣案件背後, 都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想著家人團聚場景, 每一次抓捕和營救我都有使不完的勁兒。 ”駱敏說。

創新

他們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 善於用法治方式破解社會治理難題

建立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室,協助黨委政府解決疑難信訪問題,這是我省基層法治工作的一個創新。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擅長調解的廣安市廣安區司法系統幹部郭太平成立了以他為主力的“郭太平調解工作室”,專攻難事急事。

在工作室成立之後,一件久拖未決的案子在郭太平的調解下案結事了。該區悅來鎮居民夏某委託李某雇請村民王某拆除舊房過程中,王某意外從高處墜地,經鑒定,其傷情為二級傷殘,需終身護理。為此,王某向夏某和李某提出42萬元的賠償請求,經多次調解,雙方未達成一致。

此案轉到郭太平手中後,他認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要求,反復疏導勸解,依法指出夏某和李某作為房屋的所有者和施工方,在拆房過程中存在缺乏安全意識、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護和防範措施的過錯,受害人王某也有疏於防範的過錯,各方均要承擔相應責任。擺事實、講法律,雙方最終達成共識。為表達感激,王某的女兒將一面繡著“心系百姓,排憂解難”的錦旗送到了郭太平手中。

“矛盾排查,用細心;案件處置,用公心;面對送來的禮金,用淡心……”經過多年實踐,郭太平創新總結的“調解十心工作法”在我省獲得推廣,以期破解基層調解的難題。

“善於用法治方式破解社會治理難題,是法治人物身上共同的閃光點。”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說,党的十九大對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次評選側重推出這方面的優秀典型也是為了起到示範作用。

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幫助誤入歧途的迷失者從思想和行動上回歸正道,就是一件難度不小的工作——基層從事社區矯正工作人手少、經費缺,個別矯正物件不服從管理情況時有發生。

總結實踐,創新破難題。長寧縣司法局硐底司法所所長吳詩華,在社區矯正人員的管理和幫教中推行“三不四心”工作法,“三不”即是對幫教物件有困難求助時不推辭、不另眼相待、不諷刺挖苦;“四心”即是對幫教物件思想上交心、工作上耐心、方法上精心、生活上關心。

曾經對管教不太配合的社區矯正人員廖某,得力于吳詩華提供的法律援助,先後兩次拿回工傷賠償金,從此,他大事小事都會及時向吳詩華彙報。正是通過一次次談心幫教、解困援助、就業幫扶,吳詩華幫助社區矯正人員加快了走向新生的步伐。他在實踐中積累出來的工作法也得到各界肯定。

在法治人物評委、四川尚上律師事務所主任鄧盾看來,吳詩華等10位法治人物雖不是制定法令的“高大上”人物,但他們在工作中迸發的釘釘子精神,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法治模範。“他們對法治創新的執著追求,自然能夠孕育出富有生命力的法治創新成果;而與此相反的則是人民群眾最不待見的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往者不可諫,來者尤可追!”

 求進

如何走好新征程?從領獎臺歸來後,法治人物心中都有了自己新打算

最近,康定市檢察院檢察長鮮麗忙著幫助協調一名性侵案的受害女孩到異地學校學習生活,早日走出陰霾開啟新的生活。這是她從成都領獎返回單位後做的第一件事。

鮮麗說,法治人物的身份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我希望每一起刑事案件都能懲戒壞人,同時彰顯法治溫情,更好地幫助受害者,而不是簡單地一判了之。”

站在新起點,如何邁步新征程?從領獎臺歸來後,法治人物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新打算。

為科學編制省人大常委會下一個五年立法規劃,省人大法制委辦公室副主任蔣強和同事正在改進工作方法,相對前五年,不僅徵求意見的面更廣,座談會、研討會召開的次數更多,而且對各個立法專案還要打分。“這次立法計畫充分聚焦治蜀興川的關鍵環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比如計畫為沱江治理立法,出臺成都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等,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蔣強說。

“法治人物評選,除了對其自身是一種激勵,更重要的是發揮榜樣的示範力量,這是評選法治人物活動的初衷。”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指出,要用先進事蹟、優秀人物感染社會大多數,同時讓人民群眾在他們身上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感受到更多公平正義。

短短幾周,這樣的示範作用正在凸顯。在法治評選活動當天,川報觀察、四川線上等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將10位先進人物的故事進行了發佈,引發了高度關注和廣泛的轉載、評論。正如網友“似水年華”所說:“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感受到了法治陽光的溫暖,對建設法治中國充滿信心。”

“雖然平日業務工作很忙,但是作為法治人物代表,多做一些有利於法治建設的公益活動,再累也值得。”蒲芙蓉說,即將到來的寒假,她打算在校內成立法宣小分隊,通過小分隊形式,深入留守學生較多的鄉鎮、村社,為孩子和家長送去喜聞樂見又務實管用的普法“禮包”。

“古人說,見賢思齊、擇善從之。每一位法治人物都是社會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不斷創新方式,謳歌榜樣精神,傳遞榜樣力量。”胡業勳建議,利用好法治廣場等場所,發揮好法治人物的示範作用。“我們各地已建設了不少法治廣場,如果廣場上只有法治語錄、標牌,就缺乏些生氣。而我們各級各系統評選出的法治領域先進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好例子,可以鼓勵和引導他們走進法治廣場,為群眾講解法治故事。”

省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通過電視、網路等形式,將這次十大法治人物先進事蹟向社會進行廣泛宣傳,同時鼓勵各級各地發掘更多法治典型人物,彙聚榜樣的力量推動法治四川進程。

建立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室,協助黨委政府解決疑難信訪問題,這是我省基層法治工作的一個創新。

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擅長調解的廣安市廣安區司法系統幹部郭太平成立了以他為主力的“郭太平調解工作室”,專攻難事急事。

在工作室成立之後,一件久拖未決的案子在郭太平的調解下案結事了。該區悅來鎮居民夏某委託李某雇請村民王某拆除舊房過程中,王某意外從高處墜地,經鑒定,其傷情為二級傷殘,需終身護理。為此,王某向夏某和李某提出42萬元的賠償請求,經多次調解,雙方未達成一致。

此案轉到郭太平手中後,他認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要求,反復疏導勸解,依法指出夏某和李某作為房屋的所有者和施工方,在拆房過程中存在缺乏安全意識、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護和防範措施的過錯,受害人王某也有疏於防範的過錯,各方均要承擔相應責任。擺事實、講法律,雙方最終達成共識。為表達感激,王某的女兒將一面繡著“心系百姓,排憂解難”的錦旗送到了郭太平手中。

“矛盾排查,用細心;案件處置,用公心;面對送來的禮金,用淡心……”經過多年實踐,郭太平創新總結的“調解十心工作法”在我省獲得推廣,以期破解基層調解的難題。

“善於用法治方式破解社會治理難題,是法治人物身上共同的閃光點。”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說,党的十九大對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次評選側重推出這方面的優秀典型也是為了起到示範作用。

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幫助誤入歧途的迷失者從思想和行動上回歸正道,就是一件難度不小的工作——基層從事社區矯正工作人手少、經費缺,個別矯正物件不服從管理情況時有發生。

總結實踐,創新破難題。長寧縣司法局硐底司法所所長吳詩華,在社區矯正人員的管理和幫教中推行“三不四心”工作法,“三不”即是對幫教物件有困難求助時不推辭、不另眼相待、不諷刺挖苦;“四心”即是對幫教物件思想上交心、工作上耐心、方法上精心、生活上關心。

曾經對管教不太配合的社區矯正人員廖某,得力于吳詩華提供的法律援助,先後兩次拿回工傷賠償金,從此,他大事小事都會及時向吳詩華彙報。正是通過一次次談心幫教、解困援助、就業幫扶,吳詩華幫助社區矯正人員加快了走向新生的步伐。他在實踐中積累出來的工作法也得到各界肯定。

在法治人物評委、四川尚上律師事務所主任鄧盾看來,吳詩華等10位法治人物雖不是制定法令的“高大上”人物,但他們在工作中迸發的釘釘子精神,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法治模範。“他們對法治創新的執著追求,自然能夠孕育出富有生命力的法治創新成果;而與此相反的則是人民群眾最不待見的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往者不可諫,來者尤可追!”

 求進

如何走好新征程?從領獎臺歸來後,法治人物心中都有了自己新打算

最近,康定市檢察院檢察長鮮麗忙著幫助協調一名性侵案的受害女孩到異地學校學習生活,早日走出陰霾開啟新的生活。這是她從成都領獎返回單位後做的第一件事。

鮮麗說,法治人物的身份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我希望每一起刑事案件都能懲戒壞人,同時彰顯法治溫情,更好地幫助受害者,而不是簡單地一判了之。”

站在新起點,如何邁步新征程?從領獎臺歸來後,法治人物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新打算。

為科學編制省人大常委會下一個五年立法規劃,省人大法制委辦公室副主任蔣強和同事正在改進工作方法,相對前五年,不僅徵求意見的面更廣,座談會、研討會召開的次數更多,而且對各個立法專案還要打分。“這次立法計畫充分聚焦治蜀興川的關鍵環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比如計畫為沱江治理立法,出臺成都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等,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蔣強說。

“法治人物評選,除了對其自身是一種激勵,更重要的是發揮榜樣的示範力量,這是評選法治人物活動的初衷。”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指出,要用先進事蹟、優秀人物感染社會大多數,同時讓人民群眾在他們身上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感受到更多公平正義。

短短幾周,這樣的示範作用正在凸顯。在法治評選活動當天,川報觀察、四川線上等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將10位先進人物的故事進行了發佈,引發了高度關注和廣泛的轉載、評論。正如網友“似水年華”所說:“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感受到了法治陽光的溫暖,對建設法治中國充滿信心。”

“雖然平日業務工作很忙,但是作為法治人物代表,多做一些有利於法治建設的公益活動,再累也值得。”蒲芙蓉說,即將到來的寒假,她打算在校內成立法宣小分隊,通過小分隊形式,深入留守學生較多的鄉鎮、村社,為孩子和家長送去喜聞樂見又務實管用的普法“禮包”。

“古人說,見賢思齊、擇善從之。每一位法治人物都是社會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不斷創新方式,謳歌榜樣精神,傳遞榜樣力量。”胡業勳建議,利用好法治廣場等場所,發揮好法治人物的示範作用。“我們各地已建設了不少法治廣場,如果廣場上只有法治語錄、標牌,就缺乏些生氣。而我們各級各系統評選出的法治領域先進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好例子,可以鼓勵和引導他們走進法治廣場,為群眾講解法治故事。”

省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通過電視、網路等形式,將這次十大法治人物先進事蹟向社會進行廣泛宣傳,同時鼓勵各級各地發掘更多法治典型人物,彙聚榜樣的力量推動法治四川進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