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視點|新時代,需要啟動科普發展新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 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並在“科技三會”上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動員令。

應該說, 科普的春天已經到來。

那麼, 怎樣做強科普一翼, 讓她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 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呢?

我認為, 新時代的科普應該具有新的歷史定位, 具有新的發展目標和新的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已經為科普進行了新時代的歷史定位, 也指出了發展方向和戰略目標。 這就是“兩翼論”和“同等重要論”。 接下來, 應該啟動新引擎, 開足馬力, 向著新的目標前進。

發展科普產業就是新時代科普發展的新引擎。 這是因為:

第一, 依據新時代對科普的定位, 科普這一翼還很弱, 難以與另一翼雙飛, 這就要求大力加強科普能力建設。 而按照傳統的科普事業發展的思路,

無論是動力還是機制, 無論是市場還是效果, 都難以實現目標。 必須引進新機制, 即市場機制, 啟動新引擎即產業發展動力。

第二, 科普產業與科普事業是相互促進的。 科普產業為事業發展提供產品、活動、人才, 科普事業為科普產業提供政策、市場和發展引領。 只有科普事業發展了, 才能為科普產業提供基礎和市場保障, 同樣, 只有科普產業發展了, 才能為科普事業準備優秀的人才和優質產品資源。

第三, 科普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國民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 文化產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增強國家軟實力的必經之路, 也是滿足人們多樣化需求, 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點睛之筆。

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 而發展以科普、科技產業為載體的科學文化產業, 顯然是跟人類文明進程的方向一致的, 也是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 更是滿足人們多樣化需要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設需要的。

第四, 科普產業實體是科普技術創新主體之一, 也是科普理論的源泉之一, 更是科普產品創新的動力之源。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生命, 科普創新的主體也離不開企業, 沒有科普產業及其“細胞科普企業”的發展, 就難以產生高品質的科普創新。

科普企業的創新同樣離不開技術創新, 科普企業的核心技術是科普技術, 包括科普創作、傳播、教育、宣傳、推廣、終端呈現技術。 現代科普是多種技術融合、創新的結果。

以科普創作為例, 科普創作是科普的核心技術, 是傳播的源頭。 只有好的科普作品, 才能進一步製作出好的科普產品, 才能創造出強勁的需求。 而要創作出好的科普作品, 要求科普作者不僅是各行各業各個專門學科的專家, 具有專門的知識, 還要懂得科普創作的技巧, 掌握科普創作技術。 比如對醫學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 不僅要知道書本上的知識, 還要能把知識轉化為技術, 把知識轉化為智慧, 要有人文情懷, 知道公眾的需求和擔憂, 才能有效地寫好醫學科普作品。

目前, 我國的科普產業雖有一定基礎, 但是, 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 與新時代中央對科普工作的定位相比, 與人民群眾對科普的需求相比,

差距十分巨大, 發展的空間十分廣闊。 因此, 我們要大力研究, 敏銳地及時地啟動科普產業這個促進科普發展的引擎, 通過政策、投入、市場來促進科普產業發展, 真正做強科普一翼, 實現科普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 使科普真正發揮同等重要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