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豬場疫病防疫工作誤區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

豬場主要疫病淨化創建工作開展不是那麼容易, 豬場淨化不是說說而已, 需要養豬人的細心與耐心,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接下來我們列舉一下豬場主要疫病淨化創建工作的誤區及常見的一些問題, 供大家參考。

疫苗使用不規範

豬場疫病種類增多, 豬群需要按程式免疫多種疫苗。 市場上可供選用的疫苗種類繁多, 如豬偽犬病就有基因缺失苗、滅活苗、弱毒苗等多種疫苗, 由不同廠家生產, 而這些疫苗毒株之間有差異。 有些養殖場選用疫苗不嚴格, 接種不同廠家的疫苗, 影響淨化監測工作。

不開展定期監測

定期監測是掌握豬場免疫效果和疫病感染情況的重要手段, 也是制定免疫程式和瞭解豬群健康狀況的主要措施。 有些豬場老闆認識不到抗體檢測的重要性, 不開展定期監測, 照搬免疫程式, 盲目接種疫苗, 免疫效果如何不能確切掌握,

影響淨化工作的持續性。

對野毒陽性豬淘汰不堅決

近年來, 隨著動物及其產品的頻繁調運, 動物疫病種類增多, 病原污染面廣, 養殖環境惡化, 在有些繁育場, 偽狂犬、豬瘟、藍耳病等疫病的野毒感染陽性率較高。 受認識水準、技術、經濟條件等限制, 存在對野毒感染陽性豬淘汰不堅決的現象, 延緩了這些疫病的淨化進度。

政府支持力度小

除了少數大型養豬場外, 受技術、成本等因素的制約, 很多中、小型豬場沒有檢測條件, 而疫病的淨化是一項複雜的技術工程, 短期內難見效, 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和物力來開展, 單憑養殖場自身的力量難以實現, 急需技術、經費等方面的幫扶, 而政府支援力度小, 業務單位無力實施。

不規範引種

近年隨著品種更新加快, 很多豬場由於引種不慎導致發生疫病, 引種已經成為是豬場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是普遍的大腸桿菌或輪狀病毒, 由於引種帶入不同的血清型, 也會導致原用疫苗免疫效果降低而產生新疾病的問題。 同樣, 從不同地區收購種豬時, 也會從外地引入新血清型的病原或新的病原。 不規範引種加大了淨化工作難度。

消毒制度落實不嚴

很大一部分養殖場戶對消毒工作的理解不是很清楚, 真正能夠進行科學消毒的並不是很多, 消毒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影響到淨化工作的落實。

消毒工作上常見的誤區:

消毒操作不規範

有的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 消毒液的配製隨意性比較大,

不能正確認識濃度合理配製的重要性;對場地眼觀比較清潔的地方少噴藥甚至不噴藥, 也有的消毒速度過快、噴灑不均勻, 這些都會造成消毒不到位、不徹底, 為病菌存活、流行埋下隱患。

責任心不強

有的豬場負責人監督力度不夠或對職工的宣傳、教育、指導不到位, 造成不能徹底的貫徹和落實消毒程式和消毒制度, 導致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消毒池作為擺設

基本上所有豬場都設置了車輛消毒池和員工消毒腳池,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出現很大的漏洞, 對人流、物流、車流的消毒不到位。 如消毒池內消毒液的濃度不夠、不能定期更換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乾淨、員工通過消毒池流於形式等。

糞汙處理不規範

多數養殖場在建造時沒有充分考慮糞汙的處理設施, 隨著規模養殖的發展, 區域內生豬飼養量不斷增加, 所排出的糞汙對周圍環境污染加重, 不但危害生豬的健康生長, 也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 影響淨化工作的可持續性。

以上就是《豬場疫病防疫工作誤區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的全部內容,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請繼續關注豬OK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