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東漢之前,人死後不去“地府”,而是去了這個省

人死後到底會去哪呢?

從科學角度講, 人死如燈滅, 終究逃不過“塵歸塵, 土歸土”的命運。

但也有很多人堅信死亡世界是真實存在的, 六道輪回、陰曹地府也並不是虛構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 “陰曹地府”是佛教所構設出來的世界, 通過“地府”讓人們知道輪回報應。 雖然在春秋時期道教也出現過類似的說法, 但世人今日口中所說的“地府”概念, 是直到東漢時期才有的。

那麼, 問題來了, 在東漢以前, 人死後會去哪裡呢?

1、商朝, 人死後會上天。

根據商代甲骨文裡的記載, 很多帝王死後, 會變成天帝的伴侶。

有些名人呢, 變成天上的星星, 比如傅說、王良。 (《莊子·大宗師》:“傅說得之(道), 以相武丁, 奄有天下, 乘東維, 騎箕尾, 而比於列星”)可見商朝人認為, 人死後是要上天的。

2、周朝, 既得上天, 又得下地。

周朝人認為, 人是分魂魄的, 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 人死以後,

神魂靈氣歸於天, 精魄形骸歸於地。

3、春秋戰國, 終於可以進屋了。

春秋出現了“黃泉”這一說法, 用來指代人死後會去的冥界。 到了戰國時期, 一個新的地下世界誕生了, 這個地下世界就是幽都, 也就是如今“地府”的雛形。 值得注意的是, 此時的“地府”, 還多了一名管理員“土伯”,

這個時代的人, 死後終於能進屋歇一歇了。

4、秦朝, 人死後都去往山東!

先秦開始出現“蒿裡”一說。 “蒿裡”其實是泰山腳下的一座山, 當時的人認為, 人死去之後, 魂去高處的梁父山, 魄去低處的蒿裡山, 指出泰山是人死後的歸所。 東漢墓出土的《鎮墓券》也有“生屬長安, 死屬太山, 死生異處, 不得相防”的說法, 這裡的太山, 其實就是泰山的古稱。

這樣一來, 就很清楚了, 東漢之前的人堅信, 人死之後都會魂歸東嶽。 所以山東泰山在當時, 約等於一個靈魂收容所,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